“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秋分节气,带孩子这样过,更有仪式感

今晚21时31分,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因此,古人讲秋分这一天,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每年秋分,我和孩子都会这样过:

1、画蛋、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秋分竖蛋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其实这其中包含了古人对天文学的深刻理解。因为在秋分这一天,地球地轴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里的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竖蛋,最为容易。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也有研究表明,鸡蛋的表面其实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合适的“小山”支点,就能使鸡蛋竖立起来了。

另外,生下4~5天的鸡蛋,由于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重心下降,更有利于竖蛋。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看了这么多原理,你一定也迫不及待,想要试试看啦?快叫上孩子一起开始吧:

首先带孩子选一个心仪的生鸡蛋,大开脑洞,让孩子在鸡蛋表面自由创作。工具可以是水彩笔,也可以是丙烯颜料。引导孩子想想秋天的景物,落叶、果实、舒服的阳光都可以入画,记得将鸡蛋的小头向上,进行创作噢。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然后,等画干透了,就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平稳的表面,一起开始竖蛋啦!注意:鸡蛋大头朝下,双手手指拿稳鸡蛋,不断尝试让鸡蛋立住。动作要轻,心要沉。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竖蛋的过程中,肯定要经过很多次的失败,此时家长一定不要半途而废,即使孩子放弃了,家长也要屡败屡战。每一年都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这种坚持。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去年秋分,我和孩子的作品


我家孩子从小观摩我年年竖蛋,一开始他总会放弃,我会竖好自己的蛋,再把他的蛋也竖好,然后拍照留念。随着他慢慢长大,他能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耳濡目染,也是对孩子“意志力”的一种磨炼。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去年秋分,我和孩子的作品


2、采集落叶

秋分节气前后,公园里落叶纷纷,带孩子清晨去公园逛逛,采集落叶,观察秋色。回家后,可以用落叶作画,也可以将落叶做成标本。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提升了对生活中“美”的感知。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3、秋季美食

每到秋分节气,我家就会飘扬着一股甜汤的香味。今天是银耳炖梨,明天是桂花米酒,后天可能是梨藕汤。竖蛋之后,用一碗甜汤庆祝一下,这是孩子对秋分的特殊记忆,也是舌尖上的生活美学。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4、登高锻炼

秋分节气之后,秋老虎逐渐销声匿迹,我会带孩子去野外玩耍,登高远望,那股子秋季特有的“悲凉”之感,会在欢声笑语的爬山运动中,被冲散开;在登顶的那一刻,被喜悦所取代。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我为什么要带孩子这样过秋分

1、了解节气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4节气是我国古人对“天、地、人”的深刻总结,人活在天地之间,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顺应天时生活才能精神百倍。

《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易经》中记载:乾卦第一爻“初九,潜龙,勿用”。

观上述古文可见,潜龙勿用这一成语,对应的就是秋分节气。提示我们,秋分之后,要注意韬光养晦,行事宜低调,内敛。这也是,秋分“养收”的由来。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金庸先生,对《易经》深有研究,把其中的卦象写进他的武侠小说中

因此,我在秋分这一天,带孩子做的活动,基本上都很有“养收”的要义。

可见,看似普通的一个“秋分节气”,其中所蕴含的节气文化,内涵深厚,值得家长和孩子深入学习。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24节气作为中国智慧,早在2016年,24节气就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受到世界瞩目。作为中国人,从小了解24节气,能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我想教育部门也是重视这一点,所以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考查内容。高考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中考,初中语文改革也重点强调了: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

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考题中,如果孩子平时不跟上节气的节奏生活,光靠死记硬背,还真是挺难将这些题目融会贯通的。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因此,了解节气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已经从一种情怀,提升了考试层面,可见跟着节气去生活,迫在眉睫。

2、修身养性,保持身体健康

24节气不仅仅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在古代,24节气的变化,更是文人修身养性的节奏表。

《黄帝内经》中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意思是说,智者养生必须要顺应四时和寒暑变化,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而现今,很多孩子只知道圣诞节、愚人节,对于中华传统的24节气,却知之甚少。只会背24节气歌,却不知道每15天都要微调一下生活方式。比如,到了秋季就要“早卧早起”,入睡时间要比夏季早一些,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很有好处。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南怀瑾曾说:我们天天用到这个“道”,可是却不自知。24节气中的各种民俗就是这样的“道”,是蕴含了“天人相应”的道理的。如果孩子能跟上节气的节奏,就能利用上这个修身养性的道理,像古代的智者一样顺应四时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3、品味美学,提升生活美感

每个节气,李亚鹏、王菲都会带女儿李嫣,到京郊十三陵水库,做科学观察。观测气温、水温、植物、动物、标本,一待就是一天,一年24次,7年从未间断。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黄磊在每个节气,他都会回答多多关于节气、时令、草木、动物的各种问题,并用节气美食喂饱孩子的胃,他希望多多即使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也能从身边细微的变化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为此,他还特意带着多多录了一期24节气的音频节目。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明星们为啥这么重视节气教育?因为在一草一木、一餐一饭之间,孩子能体会自然的微妙变化,能感知生活之美。

这才是“美学”对孩子一生的意义。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一个热爱生活、有美学品味的孩子,长大后,无论在怎样的经济条件下,都能把看似重复的生活,过得如诗如画、乐在其中。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从小对孩子进行“24节气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15天就有一个变化,是多么新奇的体验。孩子长大后仍会记得,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处暑要吃老鸭,白露要吃龙眼,秋分要竖蛋,霜降要去看红叶,还要吟诵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有滋有味的日子,就是这样一个节气一个节气地过出来的。在一茶一饭中,学习生活美学,在一诗一词中,品味人生情怀。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有的家长会说,我自己就不太懂24节气,怎么对孩子进行“24节气教育”呢?其实给孩子讲节气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单纯地读节气知识,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只给他们做节气美食,他们又会把24节气等同于饮食文化。

为了更全面地让孩子感受24节气,在生活中,我喜欢从《藏在地图里的24节气》这套绘本开始,跟孩子聊节气。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因为这是一套专门为孩子设计的节气科普绘本,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相比其他节气绘本,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1、节气与地理的结合,让节气更有说服力

这是一套将“节气知识”与“地理知识”巧妙结合的绘本。

秋分时节,辽宁盘锦的海滩犹如红色仙境;华北地区天高云淡;华中地区丹桂飘香;西南地区彩林花海;华东地区渔民捕蟹忙。

同一节气各地不同风景,让孩子对节气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从中找到自己家乡的节气特征,有亲身感受,也会更加认同节气理论。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2. 传说、诗词、美食,让节气更有烟火气

书中,每个节气都详细介绍了节气由来、神话传说、民俗美食和节气诗词。通过不同侧面,让孩子感受到节气既存在于传说中,又存在在生活里。古人用合辙押韵诗歌对节气进行纪念,我们用各色美食对节气进行品尝,生活中的烟火气,总是那么令人向往。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3. 视觉、手工、节气转盘,让节气更有仪式感

只需扫扫二维码,即可观看节气科普动画。节气手工制作、附赠的节气转盘,都让孩子在节气中动起手来,经过触感的融合,节气就变成了多年后的美好回忆。可以玩的24节气,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秋分”对应“潜龙勿用”,我带孩子这样过,品味生活美学


这套《藏在地图里的24节气》四册原价158元,现在头条价只要70元让孩子从小跟着节气爱上生活,何乐而不为呢?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

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 ¥70 购买

我是@蓁蓁宜人,关注儿童教育心理学,理清东方传统哲学,大多数家庭教育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欢迎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家长。

#头条品书团# #你好,秋分# #这才是国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秋分   美学   易经   孩子   都会   寒暑   修身养性   自豪感   节气   智者   落叶   鸡蛋   家长   时间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