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勇敢说不

扁担宽,牙签细,牙签虽细但有脾气。

有人为他千寻百觅,有人给他把名单递。

没收手机无从违逆,只能默默心中记。

很大实在叫人出戏,“流言蜚语”有人辟。

转眼一切都成追忆,“猛男”铁窗空流涕。

近期,某牙签,不对,是某吴签的事儿闹得风风火火的。与前几次不同的是,本次从“辟谣”、针锋相对,到被警方通报刑拘,某吴签终于等来了法律的重锤,相信司法机关最终会给他以公正的判决,还受害者以公道。而某吴签的被拘,似乎也掀开了娱乐圈混乱内幕的一角。他或许会像南美洲的蝴蝶一样,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无独有偶,昨天阿里女员工被公司某领导灌酒、侵害的事件也冲上了热搜。

作为孩子的家长,既对这个不知道玩意儿的犯罪行为感到气愤,又对阿里女员工的遭遇感到痛心,对她勇敢揭发违法犯罪的行为感到敬佩。

进一步来讲,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该如何远离人渣,拒绝无理要求,防备非法侵害呢?

我认为以下两点(一要一不要)尤其重要。

第一,要无条件的爱孩子。

家人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来源,是孩子一生中最坚强的后盾,有爱才有安全感。安全感足够,孩子才能足够的独立,才不会去奢求别人可怜的爱,也才能学会拒绝,因为他知道,他背后还有支持他的家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些时候非常希望孩子能做某些事。比如说,睡觉前要求孩子刷牙,孩子却不愿意。可能有些家长就会说了,你要不刷牙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或者你如果刷牙爸爸/妈妈会更爱你。这种话在家长看来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作为孩子,她的感觉却可能是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不确定的,我必须做到某些事才能/才配得到爸爸妈妈的爱。这对孩子的安全感,无疑是一种打击。

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带任何条件的。

第二,不要拿家长的身份以势压人。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事实上一直在面对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博士生,老师和学生知识、阅历、生活经验上的差距,都造成了师生关系事实上的不对等。甚至于在成年工作以后,也要面对和领导的不对等关系。

而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始于孩子在家庭里和父母的关系。因此,父母怎么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势必会影响到以后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里孩子的选择。

需要把握的重点是,要让孩子认识到,即使在先天不对等的关系中,双方的地位依旧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孩子依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权利,会被尊重;他合理的建议,会被采纳;合理的意见,会被重视;即使是不合理的,他的声音也会被认真对待。

相反的是,不能够以家长的身份来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长此以往,要么会让孩子变得叛逆,要么则形成了对于“权势”的屈从。毫无疑问,这两种情况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在把握“一要一不要”的基础上,其他诸如拒绝不合理要求、勇敢发声、维护自己的权益等自然会水到渠成。

当然了,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养儿育女,道阻且长。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我是一言,会持续和大家分享孩子成长路上的点滴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南美洲   以势压人   勇敢   孩子   阿里   牙签   对等   不合理   教会   安全感   家人   爸爸   家长   父母   妈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