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常有2个异常,早治疗或能摆脱痛苦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相当于每100个人里约有4个人是抑郁症患者。在中国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缺勤、医疗的开支以及其他的费用高达494亿人民币左右。

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高中和高等院校将对抑郁症的筛查,纳进学生的体检项目。

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常有2个异常,早治疗或能摆脱痛苦

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已达到了7%,而且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不只是成年人,越来越多青少年被诊断出抑郁,正确认识这一疾病并提高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一、4个抑郁症误区,把患者推得越来越远

对于抑郁症,大部分人并不是很了解,对其有很多误区,不了解不处理,可能会把患者推得越来越远,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不是病,认为抑郁很常见,或是认为抑郁症无需治疗,实际上,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有本质区别,的确每个人都有抑郁情绪,但是抑郁症是一种临床诊断,是需要服用药物的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且需要贯穿全程。抑郁症并不是一般的心情不好,常有极度内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等,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

有些看起来乐观开朗的人也可能被诊断抑郁症,有时候,看起来的乐观可能并不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可能只是出于礼仪等方面的需要,这时候的微笑反而是一种心理负担,长期下来情绪失调,从而引发“微笑型抑郁”。微笑型抑郁的人,在有悲伤、烦恼等情绪的时候,不愿意向别人吐露,负面情绪长期在内心深处不断积蓄,从而引发抑郁。

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常有2个异常,早治疗或能摆脱痛苦

有些患者觉得自己心情有所好转了就可以停药,但其实这样容易导致病情的反复。抑郁症的复发率是比较高的,治疗时间足够才能防止复发。而且突然的停药,可能会引起撤药综合征,轻者出现胃肠道和躯体症状,严重的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精神障碍和运动障碍。

有些人会认为和抑郁症患者相处,应当对其进行无限的迁就,对于抑郁症患者,要设身处地去包容和理解,但不代表要无限的迁就,应当通过积极的方式去引导,鼓励患者进行专业治疗,多给予关爱,帮助患者缓解心情,分散注意力。

二、留心几个表现,可能“抑郁不自知”

有些人平时可能察觉不到自己患有抑郁症,直到病情加重甚至轻生才发觉,那么日常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抑郁症呢?

1、犯懒

抑郁症的犯懒跟普通的犯懒不同,可能看起来是什么都没干,实际上大脑可能一直有挣扎、否定等多种想法中杂糅。患者通常觉得身心疲惫,失去了任何兴趣,简单的事都变很艰难。

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常有2个异常,早治疗或能摆脱痛苦

2、无故情绪低落

普通人遇到具体生活事件产生的情绪低落往往是短暂的,很快就能恢复。抑郁症发作时的低落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就就算有值得开心的事也开心不起来,还可能陷入很久之前的不好回忆,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内疚,这种状态会持续一整天大部分事件,有的会超过2周甚至数月。

除此之外,抑郁症会常有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每天都会失眠或者嗜睡,每天食欲增加或者减退,在没有节食的情况下体重出现明显减轻或是增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过分内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思考能力下降,出现反应或动作迟钝、坐立不安等,在没有过度运动的情况下,也觉得疲劳和精力不足。

若持续2周以上出现多种疑似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精神病科或心理科就诊,通过专业测试和诊断,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网传的各种测试表格仅仅只能当作一种参考,并不能作为个人“自诊”的标准。

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常有2个异常,早治疗或能摆脱痛苦

抑郁症不仅损害患者的心理,还损害大脑,越是拖延和回避治疗,造成的损害也就越大,在发现自己出现异常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诊,尽早接受治疗,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

在精神心理疾病中,抑郁症算是被研究得最充分也是预后最好的一种,当然关键在于正确的治疗,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正确认知度仍然不够,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抑郁症,抑郁症与意志力无关,也不是矫情或娇气,他们只是“病了”而已。#健康明星计划##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抑郁有五个常见误区》.生命时报.2021-09-14

[2]《抑郁症,一定要走出这6大误区!》.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2017-10-10

[3]《抑郁症用药四大误区》.健康时报.2020-11-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精神病科   心理疾病   病情   低落   内疚   误区   症状   抑郁   倾向   患者   乐观   异常   情绪   痛苦   精神   心理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