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却被反驳"我不愿意听你说话",我用这招让孩子冷静

昨天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看到孩子的头低的都快挨到书桌了,于是善意的提醒他:"要坐直,不然眼睛要近视的。"而他却像没有听到似的,一动不动。我走过去,把他的头往上抬了抬。他很不满的看了我一眼,我问他:"我和你说话,你没有听到吗?"他嘟囔着说:"谁愿意听你说话?"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我心里一愣,原来这是故意和我作对呢。好,你既然不想和我说话,那我就不搭理你。

我走到自己的房间里,开始看书,不再管他。

过了一会儿,他写完了作业,准备去洗澡了。却跑到我的房间里,摸着我的头发,问我:"妈,你说我明天早上穿哪件衣服啊?"我没有搭理他,他又用手轻轻地拍我的后背:"你给我找明天穿的衣服吧,我去洗澡了。"我还是没有说话。

"妈,我洗澡去啦。"我依旧像没有听到一样,继续看自己的书。

他知道我生气呢,识趣的走了。洗完澡自己去找衣服,然后收拾好了上床睡觉了。

说实话,要是在平时,洗澡我得帮他拿浴巾、换洗的衣服,还要给他讲睡前故事。今天全省了。因为我生气了。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其实我的心里在偷笑,就怕自己笑出声来。)

其实以前我遇到孩子和我顶嘴的时候,特别生气,他越顶嘴,我越上火,然后对着他大喊大叫,最后还得把他给训一顿,他哭了,我的心里才会舒服。可是后来我发现虽然我对他发脾气,虽然他表现的很委屈,可是在行为上却没有一点的改变,依旧我行我素。

没有效果,我干嘛还要生气呢?我得换一种方式。

一般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吃软不吃硬",是顺毛驴,需要夸,需要爸爸妈妈温柔的引导和教育。而我家的这个孩子,妥妥的一枚逆毛驴,越好好的和他谈话,他越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听不进去。那我就试试另外一种方式-----冷处理,假装不在乎。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孩子现在已经10岁了,正处于叛逆期,对自我的意识增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赞赏,而对于家长的意见往往听不进去。家长说得轻了,就当做没有听到;家长说得重了,就开始掉眼泪,装委屈。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反而造成了亲子关系紧张,加重了孩子的叛逆心理。

在这个时候,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冷处理,即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家长不要过多的对孩子的这个错误进行说教,点到为止,让孩子在心里认识到错误了就行。因为反复说教,会造成孩子心理的反感,这个时候孩子内心里不是对自己错误的反思,而是对父母情绪的抗拒。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情,他心里很明白自己做的不对,也会担心父母会责备他,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严厉的训斥,孩子的心里就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做错了,父母也批评我了,那就没有什么事了。这样孩子就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不会及时的改正错误。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对孩子的错误保持冷静,视而不见,孩子的心理反而会变得紧张:为什么我做错了,父母不管我呢?他们在想什么呢?我这件事做得是不对,我该怎么办呢?怎么改正才能让父母注意到我呢?这个时候,孩子则会主动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改正。

伟大的教育家洛克说:"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加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如果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的犯错误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巧用孩子的心理来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

那么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一》点到为止: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作为大人,我们也有这种感觉,如果自己的错误被别人喋喋不休的说教的话,心里也是会很烦躁和生气的。

孩子也是一样,况且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弱,如果父母一直揪着孩子的这个错误唠叨的话,就会刺激孩子的反感情绪,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问题,还会激化亲子矛盾。

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家长只需要点到为止,直接告诉孩子哪里错了,应该怎么改正,然后就不要再揪着这件事情不放了。

因为我们表现出对孩子的错误不在意的时候,孩子反而更在意:我这样做是不是错了?妈妈为什么不管我了?我是不是让妈妈伤心了?我得注意了。

《二》就事论事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为孩子刚刚犯的一个错误,牵出孩子之前犯的很多错误,这样更容易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同时误导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我是不是真的像父母说的那么不堪,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给孩子指出来,而不是秋后算账,等到很多错误积累起来,一起教训孩子。针对这一件事进行引导,孩子的心理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注意力会集中起来,有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积极的改正。

在针对一件事情进行教育的时候,家长的教育有目的性,也会树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表面自己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三》注意方式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因为在气头上口不择言,什么难听的话都会冲口而出,这样会深深的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尊心,而且比成人更敏感。孩子错了,固然要教育,但是父母也要注意用词,不能一味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我们教育孩子也要顾及孩子的面子:

①注意场合

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育孩子,或者当着外人的面教育孩子。当孩子在外面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孩子承认错误,然后等回到家里,再和孩子就这件事情进行沟通了解,找到错误的原因,引导孩子意识到错误,进行改正。

②语气语调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的提高自己的音量和语调。其实大吼大叫并不能对孩子起到威慑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反感。

在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压低自己的音量,减慢自己的语速,保持平静的语气和孩子就这件事进行沟通交流。当我们以平静的态度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③注意用词

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用一些伤害的字眼来伤害孩子的心灵,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对自我认知的误差。父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还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认为自己在父母的心里"一无是处",也会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

教育孩子却被反驳

所以哪怕是再生气,我们也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进行教育,或者是先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静,再对孩子进行教育。

对孩子我们要"以理服人"。

家有神兽,父母总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当孩子不服管教的时候,不妨冷处理,让孩子自己反思,效果或许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育孩子   说话   冷处理   点到为止   名誉   反感   冷静   生气   情绪   家长   衣服   父母   事情   错误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