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被列入“黑名单”的危险亲子游戏,别再玩了

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是非常珍贵的亲子时光。爸爸妈妈可以在游戏中,建立和孩子更亲密的联系,创造美好的回忆。


但有的亲子游戏,危险系数其实很高,稍不注意就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些隐藏在温馨下的“Killer”,你可能还在跟孩子玩着!


这些被列入“黑名单”的危险游戏,你做过吗?


①举高高、高空抛接


危险等级:


“来,宝宝,爸爸给你举高高!”这一幕是不是特别熟悉?看着孩子们的哈哈大笑,大人们也露出了开心的“姨母笑”……


但是!这个游戏存在着的安全隐患,很少爸爸妈妈会考虑到。一个可怕的隐患就是:大人失手没接住!孩子从空中下落时,孩子脆弱的头部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爸妈摇晃宝宝的力度过大,还有可能导致脑神经纤维受损,也就是“婴儿摇晃综合征”。

这几种被列入“黑名单”的危险亲子游戏,别再玩了

②拉手转圈、荡秋千


危险等级:


“爱的魔力转圈圈”……嗯,配合这个BGM,感觉到欢乐的气氛了。可是这其中的危险,十个爸妈九个都不知道:转着转着,可能孩子胳膊就给转脱臼了。


拉起孩子的胳膊玩“荡秋千”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孩子的骨骼、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当大人拉着他的手臂,如果用力过大,就可能造成孩子肘关节脱臼;如果孩子甩起来的时候,一下没抓住,就可能导致孩子摔伤。

这几种被列入“黑名单”的危险亲子游戏,别再玩了

③骑脖马


危险等级:


“骑脖马”,大概是很多爸妈小时候也没少玩的“传统游戏”——就是将孩子架在大人的脖子上,让孩子坐在大人肩头。


孩子视野更开阔,当然更快活了。但这个游戏存在的危险是:如果大人手滑或者重心不稳,或者因为孩子太兴奋、好动,就可能导致孩子跌落,造成孩子头部、身体的伤害。

这几种被列入“黑名单”的危险亲子游戏,别再玩了④捏孩子脸蛋

危险等级:


看见孩子肉嘟嘟、水嫩嫩的小脸蛋,很多大人们都会忍不住想捏一捏。这么“有爱”的动作也有危险?嗯,是的。


我国《儿科学》和《儿科护理学》介绍: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口腔黏膜易受损伤和发生局部感染。


因此,大人经常捏孩子的脸蛋,可能会刺激孩子唾液腺,导致孩子口水过多分泌,从而出现口水疹,也可能损伤娇嫩的口腔黏膜,甚至发生局部感染等。


爸爸妈妈和宝贝在一起的游戏时光,快乐当然是重要的,但安全也要重视哦!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脊椎和各个器官都还很脆弱,任何不当的外力,都容易造成身体损伤。所以在亲子游戏中,那些“隐藏的危险”爸妈还是要多留意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亲子   唾液腺   危险   黏膜   游戏   脸蛋   损伤   口腔   黑名单   大人   爸爸   身体   等级   妈妈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