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感统失调,从孩子0-3岁做起

很多孩子往往到了上幼儿园时,才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明显跟其他的小朋友存在着差距,家长不禁担忧焦虑。其实,这是“感觉统合失调(感统失调)”的现象,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还做过专题报道!

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指出: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阅读困难,记忆力差,情绪不稳定等状况,要警惕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需要针对性的训练。

据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感统失调的发生率在不断的攀升,尤其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而言,几乎成为了专利。孩子感统失调症状的最佳观察与预防期是0-3岁,最佳矫正期是在6岁前,一旦过了12岁,发现的一些问题很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人的各种感觉系统,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必须被统合起来才能使人完整地认知世界。感觉统合就是大脑接收身体各感觉系统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经过整合后再支配身体做出精准反应的过程。

预防感统失调,从孩子0-3岁做起

以“剥桔子”这件事来举一个例子:

老师让孩子剥一个橘子,孩子接收到这个指令——听觉;

眼睛看到橘子的颜色、形状、位置——视觉;

剥桔子的过程中,触摸橘子的凹凸表皮——触觉;

剥开后,闻一闻橘子的香气,尝一尝橘子的甜味——嗅觉、味觉;

如果需要多拿几个橘子,孩子在拿起橘子的同时,身体会倾斜来保持平衡——前庭觉;

孩子能够从背后、侧边传递橘子,顺利与老师完成交接——本体觉

简单而言,感觉统合就是孩子大脑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做出反应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偏差的话,就会造成“失调”的情况。

感觉统合失调是怎么造成的?

据研究显示,剖腹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感统失调,因为剖腹产的孩子缺乏产道的挤压,容易出现多动、淘气、注意力缺陷等问题。

预防感统失调,从孩子0-3岁做起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就有很多了,比如:

缺乏正确引导训练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0-3岁时期,各项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锻炼刺激大脑来获得。在孩子最需要收到感觉刺激,让各种感觉相互配合、协调的时期,缺乏正确的引导训练,容易造成感统失调。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很多小孩子喜欢玩手机、看电视,甚至玩游戏。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得不到开发,影响思维发散;电子产品的高声光刺激,会影响孩子视听系统的发展;此外,长时间的坐着不动,占用了孩子玩耍、锻炼、探索的时间,导致孩子各种刺激量和强度达不到。

以上的种种会使孩子各种感觉系统之间的联系、配合不当,进而导致感统失调现象。

家庭的过度保护

有很多家长不解,我们小时候都是放养的,现在孩子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还会出现问题呢?其实,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以前的孩子是“放养”的行态,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探索;现在的孩子被家庭保护的太好了,家长生怕孩子摔着、把衣服弄脏,以及其他的安全问题,孩子的天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感觉统合失调有哪些表现?

感统失调可以大致分为前庭感失调、触觉能力不佳、本体感失调、视觉和听觉失调,表现在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前庭感失调的表现

好动不安,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调皮任性,爱挑剔。

触觉能力不佳的表现

触觉敏感(防卫过当):对外界的刺激适应性弱,仅对固有经验有安全感。怕生、胆怯、不喜欢拥挤、排斥新事物、常陷于孤独、吸手指等。

触觉迟钝(反应不足)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缺乏自我意识,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本体感不强的表现

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走路撞桌椅,组织条理差,语言表现能力差。

视觉失调的表现

容易把6和9、b和d、q和p写反、阅读困难,丢字漏字,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或者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不爱收拾屋子,桌子总是乱糟糟的。

听觉失调的表现

常常对巨大的声音没有反应、或者很小的声音也会吸引到注意、经常听漏东西、记不住老师说的话等。

预防感统失调,从孩子0-3岁做起

贝格尔国际托育中心使用台湾现行的学前儿童发展评估筛检表(PCDC)为中心内的每个孩子定期进行发展评估筛检,跟踪观察并记录孩子在语言、动作、视觉、听觉、认知、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及早发现和预防感统失调现象的发生。

预防感统失调,从孩子0-3岁做起

抓住感统训练的黄金时期

家长要了解,感统失调的问题并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当感统失调的症状影响到孩子的生活时,必须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矫正。

6岁前是帮助孩子进行感统训练的黄金调整期,而0-3岁托育中心有着非常好的环境,可以利用多元多样的活动,引导0-3岁婴幼儿适龄适性的发展。

预防感统失调,从孩子0-3岁做起

台湾贝格尔育成集团耗时多年,从0-3岁适龄适性主题活动设计出发,投入多位社会、心理、幼教、机构管理等的博士、硕士研究人员,结合托育中心现场实务执行成果记录,开发出以“适性发展”为理论基础的《贝氏发展学程》,并通过了ISBN国际标准书号登记正式出版。

《贝氏发展学程》能够帮助托育中心在日常的运营中,提供非常丰富的活动主题,引导各月龄发展阶段宝宝适性学习成长,而且能够提早避免和调整感统失调的状况,对于引导婴幼儿发展和早期治疗等工作具有显著的成效。

《贝氏发展学程》涵盖音乐律动、美术创作、体适能力、智能开发、自然科普等五大适性发展领域,丰富0-3岁阶段婴幼儿在身体动作、社会情绪、语言沟通、认知探索、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发展。

预防感统失调,从孩子0-3岁做起

贝格尔国际托育中心以《贝氏发展学程》为教学活动设计蓝本,结合每个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行为特征和发育标准,设计出包含音乐、美术、科普、运动、自理、社交等不同元素的教学活动,正确引导孩子正向积极发展,及时矫正和预防感统失调现象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孩子   前庭   触觉   本体   听觉   婴幼儿   橘子   大脑   家长   现象   视觉   身体   动作   感觉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