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黄帝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上次我们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解释了孩子吃多了会引起咳嗽的病机。今天再来聊聊宝宝咳嗽与便便的关系。虽说咳嗽和拉便便,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离得还挺远,可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见到以下两种孩子。

第一种,孩子偏小,多不足1岁,体质偏弱,咳嗽痰多难愈,在咳嗽几天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化验大便并无肠道感染,尤其是用过抗生素治疗的孩子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因孩子素体虚弱,咳嗽久治不愈,肺虚及脾,若进一步被药物所伤,加重脾的损伤,致水湿不化,下注大肠,就会引起腹泻。这时我们治疗时应肺脾同治,不可将咳嗽和腹泻当成两个病来治,在宣肺止咳的同时,要配合健脾化湿之法,可选用补脾经、揉脾俞、揉足三里等。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补脾经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揉脾俞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揉足三里


第二种:孩子素体壮实,平素大便偏干,外感风热或食积内热后咳嗽伴有便秘,反复难愈。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实热积滞,腑气不通,则致肺气壅阻,影响肺的宣肃,单治肺很难见效,在治疗时应在清肺止咳的同时,配合通腑泄热之法,可配合顺摩腹,清大肠,退六腑。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顺摩腹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清大肠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退六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黄帝内经   宣肺   关系   外感   久治不愈   内热   表里   同治   千丝万缕   肠道   大肠   抗生素   大便   中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