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注意了!做好预防保健,才能赶走“秋燥”,安然度秋

燥为秋令主气,故燥邪为病,多发生于气候干燥、湿度较低的秋季。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初秋有夏火之余气,燥与热合,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则为凉燥。


宝妈们注意了!做好预防保健,才能赶走“秋燥”,安然度秋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燥胜则干”,故外感燥邪常会出现鼻咽干燥、口舌干燥等耗伤津液的症状。燥邪伤人,多从口鼻入,首犯肺卫,故外感燥邪常有声音沙哑、鼻咽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润之”。

生活中可从以下几点来做到防燥:

1.燥性干燥,易伤津液。故秋季要多喝水,补充水分。


宝妈们注意了!做好预防保健,才能赶走“秋燥”,安然度秋


2.燥邪伤鼻,会出现鼻粘膜敏感的症状,家长需要教导孩子不要用手抠鼻子,避免刺激鼻粘膜而出血。

3.秋燥季节,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润肺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食物。


宝妈们注意了!做好预防保健,才能赶走“秋燥”,安然度秋


4.秋季干燥,常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宝宝皮肤娇嫩,可使用婴儿润肤品滋润皮肤。

5.秋季天气干燥,需要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可以在孩子的房间放一盆清水,增加室内的湿度。

6.揉二人上马,二人上马具有补肾滋阴,顺气散结的功效,是滋阴要穴。


宝妈们注意了!做好预防保健,才能赶走“秋燥”,安然度秋

@头条健康#健康科普排位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秋令   首犯   鼻咽   素问   外感   津液   滋阴   湿度   安然   秋季   干燥   症状   类似   食物   皮肤   室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