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谈中国式教育

心理学,中国式教育,这似乎是两个难以扯上干系的词。但实际上,任何人类的行为,都可以用动力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很好的诠释。

我们今天的题目,和教育心理学没多大关系。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枝,是研究教育的,属于社会心理学。我们今天谈的不是这个,我们今天是试图用动力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读一下现阶段,我们国家在教育上出现的新模式,新思潮,包括一些公知和盲从者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和诟病等。

要说到公知的出现和对中国发展成果的各种诟病和质疑,应该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定关系。

三十年前,世界的格局有了变化,中国关了好久的大门对世界打开了,我们今天称之为改革开放。用今天的眼光回过头去审视,发现当年的这个开放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对中国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可能是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经验,当年这个门儿开得猛了点,无论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东西,一股脑儿地都灌了进来。带来了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很多不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比如社会风气的急转直下,贪污腐败的快速泛滥等。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造成的影响可谓是灾难深重,以至于我们后来直到现在,都在不停地拨乱反正,重建思想准则。但有的东西真的是积重难返,重新改造起来,任重而道远。

对于这些问题,有人曾经辩解道,打开了窗子,进来了新鲜空气,也难免会进来苍蝇蚊子。

这个辩解有点牵强。窗子打开进来新鲜空气,固然是好事,但为什么不能事先装个纱窗呢?这样就可以把苍蝇蚊子都挡在外面。

哈哈,这句话就当是调侃!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马后炮。那就算是吧!但我这个人不知道是有点毛病还是有点自负,我从来不会因为你是伟人、名人,或是什么专家,就完全相信你说的话,或被你带着节奏走。名人和专家也往往有胡说八道的时候,特别是在他不擅长的领域。特别那些成为了公知的名人专家更是如此。有时说的话也会肤浅到让你恨不得下巴颏砸脚面子上。非常低级的错误言论让你都不好意思,他们却说得理直气壮。就像韩寒曾经说不需要读那么多的书,会说话的人就会写小说一样。虽然毫无道理到不值一驳,但却也真的坑害了很多不谙世事中学生。还有就是那个脸横着长腮帮子像得了腮腺炎的高晓松,典型的在某个方面出了点名,就认为自己哪哪都是专家了,经常肆意妄为地胡说八道,简直比特朗普还“懂王”。可能是玩音乐才思枯竭了,开始胡说政治历史人权民主了,满嘴里跑火车。结结实实地成了一个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者。

原来的“公知”是一个比较高大上值得自豪的词,曾几何时已经沦落为和“小姐”一样,成了一个下作的极度贬义的词。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大批这样的人,爱西方爱美国比我们爱中国还狂热,人家也没给他啥好处就莫名其妙成了洋奴,相反生于斯长于斯,吃得肥头大耳,还天天骂自己的祖国。可悲的是这样的人还很有市场。屁股后头还跟着一大堆不分青红皂白人云亦云的粉丝面条之类的,无脑之极。这些人给中国近三十年老百姓的整体思维和意识形态方面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今天我们别的不说,单说中国的教育。

很多人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体系下,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了人才或者有学问的人。但这些人不仅没有感恩戴德之心,反而天天回过头来诟病批评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把我们的中国式教育,批评为是一套呆板僵化的教育体系。是在扼杀儿童天性,是在培养对日后毫无用处的考试机器。是在毁掉年轻的一代。有的人甚至拿出许多数据图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比如说中国孩子和日本芬兰比起来,是学习时间最长,效率最低的。且不说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是否值得信赖。现在网上各种谣言谎言满天飞,各种假证据只要你会摆弄点办公软件儿刘能整得跟真的似的。让普通民众真的难以辨其真伪。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早在2015年,BBC有个爆红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在全球掀起狂澜后,2016,一部关于丹麦和中国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抗赛的纪录片再次给我们展现了结论。中国孩子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以四比一的傲人战绩,狂甩丹麦孩子几条街。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且抛开文化侵略或者其他什么阴谋论不说。中国很多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教师还是家长。脑子确实已被洗得完全西化了。但凡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逢西必捧,逢美必跪。就教育而言,认为西方的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在家庭教育上讲究父母要和孩子像朋友般相处,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家长和子女的关系。上课时学生可以随意和老师调侃,说一些没上没下的话。学生不用好好学习,只要张扬个性就好,说那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暂且不去从意识形态方面对哪种教育模式好与坏、成与败加以评判。我认为,不管什么领域,一种模式,必须是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适合国情的,就是好的,就是正确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天时地利人和,具备这三条的事儿就不会差。还有一个评判方法就是看结果。如果结果是好的、预期的,那么这种模式一定是好的。

这两条应该是判断我们教育模式的金标准。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否科学、符合自然规律和适合本国国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教育。百度了一下,觉得这个解释还比较贴切。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这个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说白一点,就是把人类自起源以来所有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总结起来,传给后代,以少走弯路和重复过程。

中国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文字不见得是最早的但真正的系统教育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地球上最早的,也是最成熟的和最合理的。可以说,自从地球人开始有了人类,同时就有了教育。不仅人类,所有的动物都存在着教育。只不过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当中国已经形成了初级教育体系之时,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地区都还处于荒蛮之地,欧洲那时还没有一个能叫做国家的地方。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中国的古代教育起源于孔夫子。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早在商王武丁时期中国最早的教育雏形已经形成。

当时武丁拜奴隶傅说(yue)为相,傅说大搞改革,治理国家治理得很好。等到傅说年迈以后,武丁为了不浪费傅说的才能,命他挑选贵族子弟,教他们如何治理国家。这便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起源。

商王武丁大约是在公元前1200多年。而那时的欧洲还没有多少历史记录,还是蛮夷之地,人基本上还是野蛮人,还在茹毛饮血。真正有史可查的能成体系的以教会为主体的规模式教育,也都是在五六百年以后了。

也许有人会说,发展得早不一定就发展得好。那么好,我们来看看中国和欧美的教育模式谁很符合自然规律。

我们还是用动力心理学来剖析一下哪一种才是顺应自然的科学的方法。

动力心理学认为,凡事都有着最一般的相通的规律和道理。这个道理和规律要符合逻辑。教育的规律和逻辑是什么?

人类所有正常的行为模式都是有源可查、有迹可循的。不能毫无道理地说谁好谁不好。前面我们已经给出了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目的,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所有知识教给后代。无需后代再去体验或研究。只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就可以了。试想,如果前人花了几百上千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东西,我们每个人一生再去重新来一遍,所有的失败再去重蹈覆辙一次。这岂不是脑子有病。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做法很可笑?可是,欧美很多国家在对待年轻一代的教育上恰恰在做这么可笑的事。美其名曰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但现成的东西你都没掌握,你培养什么创造力?你的创造或许在现有的知识里面都是一些肤浅不过的东西,而你不知道还在那搞研究,你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腊。比如有的人又在研究永动机,但科学早就证实永动机是不存在的。有的人自己花了很多钱好不容易弄个初级火箭飞了几百米。可现在火箭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可以探索外太空了,科学家们正在为研制电子火箭、核火箭甚至光子火箭提出种种设想,并进行探索了,所以你搞那玩意儿还有啥意义?所以这完全是对年轻一代不负责任。

现在很多人提倡欧美那一套,在家庭教育上,要和子女做朋友,碰到所有的问题要商量,不能打骂,不能强力管束。这不扯蛋吗?这样能培养出一个健康良好的人格吗?能培养出一个强大的自我吗?肯定是不能的。人格的自由发展,只能是像一颗小树不去培养和修剪,成材率肯定是比较低的。因为人的本能只是享乐和逃避风险。人若自由发展,大部分只会依着本能去发展,最终发展成一种享乐型和畏难型人格。最终一事无成。在美国的实验室里,本国土生土长的孩子很少(可以去百度),这就充分说明了问题。

抛开人类,就说其它动物,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是以“做朋友”的形式来培养下一代的。时光短暂,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在学习阶段来充分张扬个性。不抓紧学习生存技能,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遭淘汰。所以,某些人所倡导的欧美教育模式,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何况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知识累积越来越多,近一百多年的技术进步,比以往至少一千年累积的还多,甚至更多。每个人要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掌握这越来越多的知识,不说时不待我,至少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在你的学习阶段去展示你的个性和创谓的创造力。

我们不是一味强调经验主义,到人类的经验真的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你少走弯路,不去做无谓的努力。

英国的教育大臣曾经说过,现在的中国是让所有的孩子都享受了精英教育。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私立名校多数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说是由特定的社会阶层群体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英国精英阶层的孩子只占英国所有孩子的5%,而剑桥和牛津大学的50%的生源来自于这5%。剩下的来自于那95%和外国留学生。

上面这段话看明白了吗?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英国的精英阶层,为了保住自己的精英地位,刻意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去享受所谓的快乐教育,放羊式教育。那样你就成不了才,成不了精英,威胁不到他们的精英地位,永远在被统治的阶层。你们快乐就好,其它爱咋地咋地吧!

多么险恶的用心!

中国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的教育(这不是我说的)。网上曾经有人这么总结说,八九十年代,一流的人才都出国了,二流以后的留下来建设祖国。就即便是这样,我们的国家依旧快速发展得让地球人瞠目结舌。

如今中国在快速复兴,有人却举着西方快乐教育放羊式教育的标语来诟病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你说不是一场阴谋是什么。

也有人会说,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这不跟它的教育有关吗?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这还真说明不了什么。可以说美国的兴盛,有很多机缘巧合,如一战二战它本国国土都远离战火,安然无事,同时它又大发战争横财。严格说属于土暴发户那种。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它当时占了前二,而当时世界上其它国家打得一塌糊涂,一样都不占。所以它有优势,它起来了。但最关键的是它缺第三个——人和。貌似它当时国民也挺和谐的。怎么能说没有人和呢?真的没有,美国的民众来自世界各地,大家去那里都是淘金的,内心对那里是没有归属感的。就像中国人到了深圳,即便买了房,你也对那里也没有家的感觉,没有归属感。所以美国人在没有大的动乱时能和平相处,但若遇到大风大浪,就像中国话说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而他们彼此之间连夫妻也不如。所以美国人和是没有的。所以它的兴起是机缘巧合,不是必然的,也注定维持不了多久。现在疫情肆虐,大难当头,美国社会的撕裂已经初现端倪,这就是没有人和的表现。总的来说,欧洲国家大范围内普遍是没有人和的,所以经常这里闹独立那里搞分裂,搞的一个个国家跟小豆腐块儿似的。这样的国家真正的兴盛也注定维系不了多久。英国兴盛了三百年就没落了,美国才一百多年,已经有了日落西山的迹象。别说在历史的长河里,就是和中国兴盛史比都算是昙花一现。如今中国在经历伟大复兴,在可预见的未来又将重回世界之巅。复兴是需要大量人才的,而大量的人才哪里来?真的可以说,中国式教育功不可没。

抨击中国教育的,除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公知外,还有很多的盲从者,这其中有很多是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淘汰者或者牺牲品。他们这些人成为垃圾其实和什么制度什么模式毫无关系,任何国家都有垃圾、废品。说得难听点,他们在中国是垃圾,去其它国家也只会是垃圾。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结果上,中国的教育都应该是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而且是成功的。中国人现在建立的应该是自信,儒家的精髓是,既不盲目自大,也别妄自菲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心理学   自然规律   英国   美国   兴盛   意识形态   中国   火箭   人类   精英   东西   模式   孩子   科学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