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 害怕做插管胃镜?可以试试磁控胶囊胃镜

胃镜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检查方式。医生可以通过胃镜清楚地观察到胃黏膜的状态,并发现可疑病灶。


但由于人们对胃镜检查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对插管胃镜“谈镜色变”,甚至有人到了内镜室门口因为紧张而临阵脱逃,因此胃镜检查的普及率仍然很低。


这颗胶囊虽小

却内藏乾坤


为免去插管的痛苦,我国科学家与消化内镜专家不断探索内镜技术的创新,实现了这项医工结合的突破性成果。1米长的黑管子不见了,胃镜被装进了一颗重量不足5克、长27毫米、直径11.8毫米的小胶囊里。


小时候,我们看《西游记》,常常会对孙悟空化作小虫飞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感到新奇不已,磁控胶囊胃镜就把这样的魔法变为了现实。


磁控胶囊胃镜可在胃内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和水平、垂直旋转,通过毫米级小步长平移和微角度自如转动,令各种微小病灶纤毫毕现。磁控胶囊胃镜就像一部微型智能摄像机,以全方位网格式扫描,严格按照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的顺序对胃部进行依次有序的系统图像采集,确保每一例检查的完整性,实现胃部全面系统的检查及对可疑病灶的重点观测。


受检者穿上可接收和存储图像数据的检查服,随水吞服一颗胶囊,在检查床上躺15~30分钟,就可轻松完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磁控胶囊随肠道自然蠕动排出体外,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磁控胶囊胃镜

和常规胃镜有何不同


价格

因为磁控胶囊胃镜属于一次性消耗品,所以其检查费用明显高于胃镜。二者价格相差5~6倍。

检查舒适度

常规胃镜的检查,因为恶心、呕吐明显,很多患者难以接受,而无痛胃镜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与此同时,患者在做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时,需要喝大量的水来充盈。胃内充盈状态好,磁控胶囊胃镜才能发挥其检查效果。因此,在检查的舒适度上而言,无痛胃镜可能更优一些。尤其是做无痛胃镜的同时,还可以完成无痛胃肠镜检查, 亦增加了胃肠镜检查的性价比。

活检

常规胃镜检查最大的便利之处在于看到可疑病灶可以取活检,做病理检查,从而明确诊断。而磁控胶囊胃镜即使发现病灶,仍需再次做常规胃镜检查取活检。


综上所述,究竟选择磁控胶囊胃镜还是常规胃镜检查,需要根据检查目的、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哪些人适合

做磁控胶囊胃镜


磁控胶囊胃镜适用人群非常广泛,包括健康管理(体检)和胃癌初步筛查等。


健康体检人群

通过常规体检项目往往很难发现胃部疾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并不代表没有胃部疾病或者胃癌。

建议:大家在体检时,增加胃镜检查项目,才能将胃癌风险降至最低。

40岁以上人群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由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等制定发布的《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磁控胶囊胃镜是胃病初筛和检查的工具之一。

建议:40岁以后,无论男女都需要定期进行胃癌早筛。根据胃镜的检查结果,决定筛查的间隔时间。

生活、饮食不规律

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再修复,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长期如此可引发癌变。研究表明,当人疲劳、工作压力过大时,会导致肠胃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胃癌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主要原因和长期熬夜、三餐不规律等生活习惯有关。

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定期进行胃部检查。

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等药物

很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都在服用非阿司匹林等甾体类药物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两类药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长期服用“双抗药”的人群,更要关注胃部健康。现在有了无创的磁控胶囊胃镜,能够轻松地完成胃镜检查,避免了“插管”带来的风险。

有消化道病史

胃病和胃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胃癌是由胃病的迁延不治长期演化而来的。从胃炎到胃癌只有四步: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建议: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一定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树立消化道癌症早筛的意识。

有胃癌家族史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胃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如果某人的两三代亲属中,曾有人患消化系统肿瘤,则该人得胃癌的概率就会更高。

建议:应在该家族中最小患癌成员年龄前10年,进行专业的肿瘤筛查,并定期做好胃镜检查和随访。

哪些人不适合

做磁控胶囊胃镜

以下四类人不能做磁控胶囊胃镜,可以咨询消化科医生做适合的胃部检查。

1.吞咽障碍患者。

2.肠梗阻患者。

3.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人。

4.妊娠期妇女。


来源:健康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胃镜   胶囊   病灶   胃部   消化道   胃癌   胃病   可疑   中国   常规   药物   患者   人群   害怕   疾病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