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速递 | 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痰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整理自《中华护理杂志》2021年第8期)

痰液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但调查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痰标本采集质量不高、痰标本的量不够、痰培养率低等。规范、准确地进行痰标本采集对提升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十分重要。该研究系统检索了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集的相关证据并进行了汇总,包括采集前评估、采集前干预、采集方式、痰标本评估与转运、职业防护、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以期为制订和规范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集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肺结核住院患者,年龄≥18岁;涉及肺结核住院患者痰液采集评估及干预措施研究;结局指标包括痰标本采集及时率、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痰标本质量合格率;文献类型为指南(近5年)、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手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语种限中文或英文。

排除标准:重复发表、信息不全、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文献类型为计划书、草案、报告、摘要;未通过文献质量评价的研究。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该研究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指南6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4篇。

学术速递 | 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痰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整理自《中华护理杂志》2021年第8期)


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痰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

采集前评估

1.患者评估:①评估患者口腔清洁度及有无义齿;②评估患者排痰体位,保持直立的坐姿,最大限度促进肺部扩张。

2.痰液留取容器评估:应采用广口、干净、透明、密封、防泄漏、不含蜡或油、直径40mm、高20mm、容量5~10ml的一次性无菌螺旋盖塑料痰瓶。

3.痰液采集设备:①75%乙醇凝胶;②手套;③一次性隔离衣;④护目镜;⑤一次性痰标本容器;⑥医疗废物收集箱。

4.环境评估:痰标本采集环境应在通风良好、远离人群、具备呼吸隔离条件的露天区域或配置紫外线杀菌条件的留痰室内完成,必要时在配备负压通风系统的单间内进行,不应在实验室、厕所、候诊室、接待室等无呼吸道隔离条件的封闭空间内采集痰标本。


采集前干预

1.痰标本采集前给予患者进食热饮。

2.应在患者开始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之前收集痰标本,如果无法完成,应在开始治疗的7d内进行。

3.痰标本留取前应使用清水漱口,清除鼻腔分泌物,装有义齿的患者在留取痰标本之前应先将义齿取出,可用氯己定和制霉菌素液进行口腔冲洗,降低污染率。

4.留取痰标本前,应通过图文、视频及现场示范的形式向患者提供标准化指导。


采集方式

1.应每隔8~24h收集3个连续的痰标本,如在同1d收集3份深咳痰标本,留取时间至少相隔1h,其中包含1份清晨痰标本。

2.患者应在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工作者指导下留取痰液。

3.指导患者痰液留取方法:①深呼吸,屏住呼吸几秒钟后缓慢呼气,连续2次;②第3次深吸气,屏住呼吸后用力用嘴呼气;③第4次深吸气后用力咳嗽;④重复呼吸运动直至获得至少5ml痰标本。

4.应将打开盖的痰标本容器靠近嘴边收集痰液,留取痰液后,立即加盖,确保盖子密闭,避免污染容器外部。

5.应至少留取5ml痰液。

6.排痰困难患者应采用诱导痰或支气管灌洗技术取痰。

7.诱导痰留取前给予3%~7%的盐水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15min,合并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先使用雾化支气管扩张剂,后使用3%~7%高渗盐水雾化吸入。

8.应组织多学科团队提供呼吸系统物理治疗辅助清除呼吸道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叩背、主动呼吸周期运动、自体引流、体位引流、强制呼气技术。

9.痰标本标签应粘贴于容器侧面,标明患者姓名、编号、采集时间、检查项目、标本性质、痰外观、序号、送检日期、生物危害标签。附申请表,包含患者信息、医生姓名、采集时间、样本类型、采集地点。


痰标本评估与转运

1.痰标本应由经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验收,对痰标本的质量及外观进行评估,痰液不合格者,要求重新送检。记录痰液留取情况,如痰液的颜色、质量。

2.痰标本采集后应核对容器标签是否与检验单一致,采用专用运输盒运送,痰标本容器密封勿倒置,防外溢,周围环绕吸收性物质,避免光线照射。

3.痰标本留取后应于24h内迅速运输至实验室,如果预计出现痰标本运输延误,则应将痰标本保存于4 ℃冰箱,并在冷藏箱中运输至实验室。


职业防护

1.采集标本过程中,护理工作者不应站在患者面前。

2.痰标本采集过程中,应佩戴防微粒呼吸器(N95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护目镜。

3.护理工作者和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后应使用75%乙醇凝胶、肥皂和水彻底清洁、消毒双手,采集标本后应立即更换手套、一次性隔离衣、防水围裙。


健康教育

应为肺结核患者提供口头或书面的痰液留取知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①痰液留取步骤及目的;②咳痰技巧;③最小留取量要求;④痰液留取容器要求;⑤痰和唾液之间的差异;⑥痰标本质量对检查结果的影响;⑦呼吸锻炼方法。


该研究总结了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痰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为制订和规范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集和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建议进行证据转化时,结合临床情境、患者意愿等情况,充分考虑证据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

本文整理自《中华护理杂志》2021年第8期

作者:龚贝贝 米元元 韦彩云 黄海妹 吴金艳 玉明柳 刘宁梅 朱政

编排:马杰 周晔 郝淑龙 李伟杰

审核:曹作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肺结核   标本   证据   病原学   患者   咳痰   护目镜   义齿   体位   中华   速递   容器   手套   工作者   文献   呼吸   学术   质量   杂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