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 煎煮中药学问大,这些细节要知道

中医中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目前到中医院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服用中药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很多中药会做成颗粒制剂,但仍然有很多患者选择自己煎煮中药。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正确煎煮中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煎药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锅为最好。如果家里没有陶瓷或者砂锅,其次也可选择不锈钢锅、搪瓷锅以及耐高温的玻璃器皿,这些器皿散热快,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所以煎药器具尽量选择陶瓷、砂锅。一定忌用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

检查中药的质量和煎煮要求

煎煮中药前首先要查看中药的质量,如发现有虫蛀、霉变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其次是查看有无需特殊处理的中药,如有应另置并按特殊方法处理。

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以水质洁净、矿物质少为原则,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外,一般用井水、自来水、蒸馏水或纯净水。另外,煎药必须用凉水或凉开水,禁用开水煎药。

煎煮前药物的浸泡

煎药前不可用水洗药,需用水浸泡。一般复方汤剂加适量水浸泡30~60分钟,以花、叶、草类等药为主的方剂需浸泡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类等药材为主的方剂,需浸泡60分钟。夏季气温较高,可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治疗外感的药物或有挥发性的药物(如:薄荷)不宜浸泡,先煎药和后下药物亦不宜浸泡。

煎煮方法

1.煎煮头煎药物时加水量应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2.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头煎煎好后,应立即滤出药汁,二煎后将两次煎的药液混合到一起分两次服。

3.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

4.煎煮时间:煎煮的时间是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一般药物,头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类药煎煮时间略短,一般头煎需10~15分钟,二煎需10分钟左右;滋补类药煎煮时间略长,头煎需40~50分钟,二煎需25~30分钟;有毒性的药物,如附子、乌头需久煎,约60~90分钟。

特殊药物煎煮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

1.先煎:将需先煎的药物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0~20 分钟后,再与浸泡过的其他中药合并煎煮。这些中药有:①动物的骨甲类如鳖甲、龟板等;②矿物类如生石膏等;③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先煎60~90分钟可大大降低毒性。

2.后下:待其他药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再加入需后下的中药煎煮5分钟即可。这些中药有:①气味芳香类中药如砂仁、薄荷、藿香、豆蔻、沉香等;②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如钩藤、番泻叶等。

3.包煎:将中药装入棉布袋中与其他药共煎。这些中药有:①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等,防止煎煮时煳锅底;②富含绒毛的中药材如旋覆花、枇杷叶等,防止脱落的绒毛刺激咽喉;③质地较轻或容易浮在上面,或容易成糊状的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等。

4.烊化:将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单独加温熔化或置于刚煎好的去渣的药物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的煎煮方法。目的是防止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煳锅底,如阿胶、鹿角胶等。

5.另煎:将贵重中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等用适宜的容器单独煎煮取汁服用。

熬成药液的服用

1.一剂/次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200毫升。

2.服药规律: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即头煎和二煎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一次。

3.服药温度:一般汤剂多采用温服,温服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瓜蒌、乳香等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温服能缓解不良反应。要温服时,应先加热煮沸,使汤剂中沉淀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后,再放温服用。不宜只加热到温热不凉就服用;解表药必须热服以助药力发汗。理气、活血、化瘀、补益药均应热服;一般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剂均应凉服。  

总之,在煎煮中药时严格按照煎煮要求进行操作,服用汤药时按照服药要求服用,才能提高汤剂的疗效,使中药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来源:北京护理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车前子   中药   汤剂   药液   文火   方剂   锅底   砂锅   绒毛   毒性   中药材   学问   药物   陶瓷   细节   时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