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

编者按

第56卷第6期

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病情重、恢复慢、症状复杂而广泛的特点,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加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症状管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至关重要。2021年第6期,《中华护理杂志》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共组织6篇文章,围绕脑肿瘤患者特异性症状测量工具的制订、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案的构建、个案护理经验等方面进行分享;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膜式血浆置换时发生滤器破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创伤后成长、患病体验的角度出发,提出神经重症患者家属、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和干预建议,欢迎关注。


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作者:陈璐 王芳 狄恒丹 盛李昕贝

专题导读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

本文第一作者:陈璐

由于术中神经或组织损伤、术后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因素,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高达46%~87%,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组建了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构建了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并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案有利于缓解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静息性疼痛,提高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康复信念,改善疾病的预后。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膜式血浆置换发生滤器破膜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龚立超 常红 赵洁 李苗 王召锋 魏京旭 张艳

专题导读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

本文第一作者:龚立超

膜式血浆置换时发生滤器破膜会导致置换过程中断,增加患者感染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该研究探讨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膜式血浆置换时发生滤器破膜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跨膜压的最佳临界值。研究结果显示,治疗过程中躁动、置换液量、治疗时长、下机血流速度、跨膜压等与滤器破膜有关,跨膜压是滤器破膜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最佳临界值为50mmHg。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将跨膜压维持在50mmHg以下,根据跨膜压预见性地实施干预,从而预防发生滤器破膜。

神经重症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作者:林琪 董芳辉 曾莉 俞群亚 薛翌蔚

专题导读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

本文第一作者:林琪

该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了解神经重症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希望、感恩、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构建基于感恩的干预策略,改善患者家属心理弹性水平,激活对未来的希望,提升感恩水平,提高患者家属从逆境中恢复并灵活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的能力,从而实现创伤后成长。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体验的Meta整合

作者:弓少华 孙超 杨姮 易晓平 胡楠楠 张傲 陈闪闪 刘幼华 郭红

专题导读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

本文第一作者:弓少华

该研究从疾病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Meta整合的方法,阐释了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体验、心理感受及需求,分析了临床护理和疾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消极心理,联合家庭与社会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回归家庭与社会;同时护理人员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患者制订针对性康复计划,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及时为患者提供专业支持。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并发食管真菌感染的护理

作者:王敏秀 黄温馨 林少宜

专题导读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

本文第一作者:王敏秀

该研究总结了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并发食管真菌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是加强鼻饲管的护理,包括做好鼻饲管识别、食管冲洗护理、预防堵管;加强用药护理和感染控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患者误吸;开展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减轻心理负担。经过62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成功治愈了真菌性食管炎并经皮置入胃造瘘管,保证了患者的长期营养供应。

中文版安德森脑肿瘤症状评估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蒲树英 姚芡芡 蒋玮 罗艳芳

专题导读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专题

蒲树英

肿瘤患者的症状管理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内容,而症状识别和监测是症状管理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对中文版安德森脑肿瘤症状评估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文版安德森脑肿瘤症状评估量表的信效度较好,可操作性强,可用于脑肿瘤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对生活干扰的评估,简便易行,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可靠的评估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安德森   系统疾病   神经   滤器   血浆   创伤   家属   肿瘤   症状   患者   疼痛   因素   发生   心理   专题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