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当孩子遇见书……

书评:当孩子遇见书……

萨默赛特·毛姆说:“有读书习惯的人,等于拥有了保护自己的避难所,几乎能避免被人生的一切不幸伤害。”

绘本作为读书的入口,更作为人生的入口,在幼儿期的引导作用尤为突出。

对妈妈来说,睡前故事时间,就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时间一到,调皮捣蛋的宝贝便会抱着心爱的绘本,扬起笑脸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听故事。”

于是就算手头再忙,妈妈也要停下来,盘坐在沙发垫上。孩子则迅速蹲在妈妈的膝盖上,亲子共读便拉开了帷幕。

我们很享受这段母子共读的时光,但也常常因孩子打断母亲的阅读或者没读几句就换书而感到苦恼。

直到读了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当孩子遇见书》,才明白孩子这种看似捣蛋的行为,其实是在表达对书籍的浓厚兴趣。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心智的不断发育,以及对书籍的喜爱,孩子会渐渐静下心来,安静地听大人读完,并在脑子里形成深刻的记忆。

所以,当再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忍住焦虑和怒火,静待花开。

果不其然,一段时间的“折腾”后,宝贝真的不闹腾了,而是可以安静地听妈妈读完,当然爱思考的ta,依然会提“十万个为什么”,这时候只要妈妈帮ta一起找到答案后,ta便会饶有兴趣地要妈妈“快点读”。

由此可见,耐心和热爱,是养育好幼儿的基础。

书评:当孩子遇见书……

作为拥有4年养育经验的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产生很多疑惑,每当此时,我就会找来书籍,学习专家和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等综合情况,来制定出适合自家孩子的养育方案。

比如,当我不知道年幼的孩子该选择绘本,还是读大片文字的时候;当我不知道如何怎样陪孩子读书效果最好的时候;当我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书籍的时候;当我不知道如何调动孩子阅读兴趣的时候……

我一定会捧起《当孩子遇见书》,在里边找到想要的答案。

之所以要信任这本书,是因为此书的作者拥有长达17年的保育员经验。

这17年里她专注于于幼儿绘本阅读,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17年的实践经验足以盖过学位、学历、奖牌等光环。

在这17年里,中川李枝子边工作边记录保育经验,并在朋友的建议下将其整理成册,出版成书,供更多人来学习。

此书一出,便赢得了众人推崇。

中川李枝子还出版了童话著作《不不园》,荣获厚生大臣奖、NHK儿童文学奖励奖、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和野间儿童文艺奖推荐作品奖。

而《古利和古拉》系列绘本则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感染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

《中川李枝子经典绘本》系列,同样赢得了孩子们的普遍喜爱。

总之,作者的前半生用来读书学习,后半生则用来培育新生代。这可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

《当孩子遇见书》,是作者与其妹妹——山胁百合子,共同合作完成的。中川李枝子负责文字,妹妹负责插画。

成年人的思考加上富有童趣的图片,构成了一本实用的亲子教育书籍。通过这一本书,我们就能够解决“书、孩子、绘本”之间的所有问题。

书评:当孩子遇见书……

比如,读书有哪些好处?

作者出生在1935年,成长于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

这个特殊的大背景下,人们不仅要承受战乱的痛苦、死亡的威胁,还时常饿肚子,内心也极度空虚。

而读书则成了解救苦痛,打发时间,赶走寂寞的最佳选择。众多书籍中,绘本则是最适合、也最讨年幼的孩子喜欢的书籍。

绘本以图画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少量的文字,为的是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

所以,就算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幼儿,也能透过色彩、图画、线条等来感受故事的魅力。并深刻的记在脑海中,成为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

除此以外,作者在文中直言,有大量阅读基础的她,早早就学会了读写。而大量的阅读,也为她写出举世名篇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书评:当孩子遇见书……

比如,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

用今天的话来讲,作者工作的保育员,是典型的“三无”机构。无执照、无手续、无培训,全凭园长对孩子的喜爱而建立起来的。

ta没有高额的费用,也没有豪华的屋舍和花里胡哨游乐设施,更没有学历超高的老师。

但是ta拥有爱心满满、懂孩子、懂教育的保育员。

如果愿意,孩子们可以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奔跑嬉戏、玩水玩土……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而且还有经典的绘本可以读。

这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全可以掩盖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所带来的恐惧、紧张、饥饿、困惑……

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作者就提出“幼儿在玩耍中成长”的观点。

所以,她从不逼迫孩子读书,而是将刚刚入学的孩子搂在怀里,抱到自己膝盖上,选一本简单的、孩子感兴趣的书,然后用游戏或者表演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进来。

由易到难,由培养兴趣到阅读经典,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和陪伴下,渐渐地爱上绘本、爱上读书、爱上学习。

通过一遍遍演绎,孩子们不仅记住了故事本身,也能慢慢理解书中所蕴含的道理。

而且从作者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如果父母爱读书,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爱上读书这件事。

由此看来,家长和老师对待书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对待阅读的态度。

书评:当孩子遇见书……

比如,如何选书?

书中提到:“能否长久地被孩子们反复阅读”是评价绘本的标准,其实也是选书的标准。

而一提到好书,大家想到的大都是文学类的经典著作。所以,家长们通常会买一堆名著来供孩子阅读。

阅读名著固然重要,但优秀的绘本、画集、儿歌、古诗、故事、歌曲等也都是陶冶情操、美化人生的经典之作。

ta们只是将艺术美、人性美丑,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世人罢了。

所以,选书的时候,首先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书开始,然后渐渐接触更多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集百家精华于一身,自己的思路才能打开,视野才能更开阔。

书评:当孩子遇见书……

写在最后: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营销广告、电视节目等的出现,扰乱了父母的教育步伐,打击了父母的育儿信心。

这时候我们就要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下《当孩子遇见书》这本书,才不至于迷失自我,才会懂得要相信自我,要重视观察自家的孩子,要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比起迷信别人的经验更重要。

可以这样说,《当孩子遇见书》,它的文字朴实无华,也没有过分营销,而是运用大量的真实育儿案例,来帮困惑重重的父母们找到了教育的出口。

所以,值得被推荐,更值得宝爸、宝妈们一读再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厚生   保育员   枝子   孩子   书评   幼儿   形式   兴趣   父母   妈妈   书籍   文字   经验   时间   作者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