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好》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她说得太对了

《都很好》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她说得太对了

最近一部话题度很高的电视剧《都很好》频频上热搜。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家庭情感剧,它直接,真实地撕开了原生家庭的丑与恶,揭露了有毒父母和子女之间脆弱的亲情,展示了有毒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影响他们的一生。

有网友称,这部剧简直就是如何养残孩子的示范教学,直呼不敢看,太真实了。

也有人击节叫好,终于有一部电视剧来讲原生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一,家真的会伤人?

这几年,原生家庭这几个字,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那原生家庭是什么呢?人的一生会有两个家。一个是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叫原生家庭。另一个是长大后,自己组成的家庭,叫再生家庭。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都很好》里面,有一幕让人泪目。喝醉了的明玉喜欢躺在浴缸里睡觉,浴缸代表一个结实安全的保护体,也暗示了她年少时受到的伤害,一辈子都无法磨灭。苏母为了儿子,卖了明玉的房间,让她和自己挤着睡。长大后让明玉不管月薪几何,豪宅多大,心都无处安放。

托马斯·刘易斯在《爱的基本论》说,爱和缺爱,永远改变了一个婴儿的大脑...大部分的神经系统,如记忆力,注意力,脑边缘系统等,需要关键的人生经历刺激才能够成长....缺乏一个关爱的母亲,会给人类复杂又脆弱的脑边缘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成年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而童年所接纳的教育、信息、观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父母日常的言行举止,无形中影响,塑造了孩子们的世界观,家庭观和婚姻观。

荣格说,每个人穷尽一生,都极力整合自己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性格。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儿,很多人都陷在了少年,痛在成年,苦在中年。

有毒的原生家庭真的会伤人。

《都很好》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她说得太对了

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苏珊.福沃尔德在《原生家庭》里把有毒的父母分为6类,分别是不称职型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和性虐待型父母。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父母,有毒的父母带给孩子的伤害都是一样的。

有毒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缺乏自信易自卑,没有安全感

张爱玲在文学上造诣非凡,但在爱情面前却非常的卑微,她曾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上写到,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张爱玲童年遭受过的巨大阴影,导致了她一生的坎坷。

曾有人这样评价张爱玲,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和怀疑,在心里筑起一道坚硬的屏障,把她与世界隔开。在这种阴沉冷酷的环境里长大,青春期遭受过如此残酷的折磨,心理上不发生一些畸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都很好》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她说得太对了

2,爱无能,让孩子恐惧婚姻

曾有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婚姻频临崩溃的人,53%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其中,超过50%以上的人来自于父母常年吵架、酗酒、外遇、家暴的原生家庭。

伊能静曾在一期Tedx的演讲中说:“我个人的问题,真的就是我原生家庭给我的问题”。对于第一段婚姻破碎的原因,她坦言,那时自己仍然停留在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与妈妈没有和解的紧绷状态里,没有足够的智慧来经营婚姻。

小时候的伊能静被父亲抛弃,被母亲否定,心理极度脆弱、敏感。在成长的岁月中,伊能静也极少能感受到母爱,她母亲曾无数次对她说:“如果没有你,妈妈可能会过得好一点。”

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不知道怎么去给与爱,接受爱。会恐惧婚姻,会特别害怕和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都很好》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她说得太对了

三,在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都很好》里有一句台词,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如何才能真正地放下,自我救助呢?

1,敢于直面问题,勇敢说不

心理学家苏珊.沃福德说,要祛除过去和现在的妖魔鬼怪,正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要切忌,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审视。

如果原生家庭伤害了我们,不要逃避,也不要幻想父母会改变。要敢于直面自己的原生家庭,正视存在的问题,承认童年的不幸,承认自己对父母的爱,恨和愤怒。承认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不公,伤痛和挫败。

刚开始会让人痛苦,但躲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有问题止于我的勇气,只有面对它、消除它,才能帮我们解开心底的结。当父母试图再次伤害我们时,要勇敢地说不。

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却可以选择让我们的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就是自己子女的原生家庭,我们也在创造一种家庭文化。如果不幸成长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里,请不要将错误延续。

《都很好》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她说得太对了

2,经济独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独立是脱离原生家庭,自我成长的基础。经济独立了,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和父母的物理距离,从而控制与原生家庭的心理距离。经济独立了,才有钱租得起房,吃得起饭,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剧中的明玉,在和家人决裂后,发愤图强当上了公司的金领,买了别墅。她再也不用害怕被骂,“滚出我的房子,永远别回来!”

很多人一边在网上哭诉原生家庭给自己的痛苦,痛斥父母对自己的肆意操纵,做事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一边又在生活中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行。

经济独立,才能真正地人格独立。

3,和自己和解并自我重塑

有一句话说,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一句谢谢,而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对不起,但我们彼此都等不到。其实不然。

我们的父母大多数都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如何让孩子健全的活下来,是他们生命的全部要义。

当我们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原谅他们时,我们也就饶恕了过去的那个自己,和自己和解。

性格不仅来源于原生家庭,还来源于后天的教育和自我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改变认知,改变行动,自我重塑,从而改变命运的走向。

《都很好》原生家庭里受伤的孩子要如何自救? 她说得太对了

四,自身圆满,无惧外物

北大高材生王猛曾写万字长文来控诉父母,并将自己性格中的缺点全部归咎于父母,并不惜12年不归,6年拉黑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很多人认为,工作烦心,原生家庭的原因。恋爱不顺,原生家庭惹的祸,越来越多的人用原生家庭来为自己的失败背锅。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事情就能解决,人生就能解脱了吗?

原生家庭是我们人生的起点, 却绝不是终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主动掌握幸福的能力,要学会为自己负责,不要把原生家庭当成不成长和改变的借口。你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正如《都挺好》编剧王三毛说的那样,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都挺好。

自身圆满,无惧外物。

与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孩子   家庭   子女   童年   对了   脆弱   恐惧   性格   独立   母亲   父母   婚姻   自我   妈妈   心理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