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包宝宝

近日一个叫《包宝宝》的动画片获得了奥斯卡短片奖。

这部影片由华裔导演执导,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吃包子的时候,一个包子突然像宝宝一样哇哇大哭起来,看着乖萌的包宝宝,女人的心一下就化了。从此女人视包宝宝为自己的孩子,给它量身高,带它买菜买零食。一切都母慈子孝温馨动人。

自从包宝宝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包宝宝想和朋友出去玩,而妈妈总是横加阻拦后,家里变得鸡飞狗跳。包宝宝不再吃妈妈给它买的点心和精心准备的可口饭菜,甚至不准妈妈进它的房间。

矛盾在包宝宝带着女朋友回来整理行李准备搬出去时爆发了,崩溃的妈妈在劝阻无效后,竟然一口把包宝宝吃掉了。

这一举动在引起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说这是一部恐怖片,恐怖的控制欲。

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网友描述

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很常见,我们从小都被教导要听妈妈的话,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后,一场控制和反抗的较量就在很多家庭拉开了帷幕。

很多父母以爱之名挟制着孩子的人生,我们经常在育儿群里聊起一个话题,父母要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及离开。控制和不离不弃都不是最好的方式,学会祝福和得体的退场才是。

在知乎上一个匿名网友倾诉了自己被父母以爱之名牢牢控制的事,引发共鸣,高达数千赞。

网友说自己21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经济独立的能力了,却还会因为去看一场演唱会被妈妈痛骂,摔电话,冷战。原因仅仅是妈妈觉得看演唱会是浪费时间。要知道那场演唱会她整整期待了三年。

在未成年前,父母对她的控制更是变本加厉。一年到头只有除夕的那天晚上可以看电视,初一早上看了会春晚,结果隔着棉衣被打得浑身都是血痕。在上大学前她也是没有任何假期的,周末早中晚也全部被各种兴趣班挤满。她妈妈说这一切都为她好。

她说我妈给了我最好的教育但是她没有让我有自我生存的能力空间。

虽然父母给了她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但是也在心里埋下了深深地伤害和怨恨。

微博上曾有个段子,精准地描述了这种父母的“用心良苦”:5岁: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的所有生长轨迹,都是由父母来安排和规划的。这些父母看似很爱孩子,凡事操心,其实他们只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并希望能够永远控制自己的孩子。

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称这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不但会伤害子女并会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压抑他们的天性,不会反抗,长大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很难获得幸福。

“我是为你好!”这一句话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小时候,父母拿着鸡毛毯子盯着孩子学钢琴,小提琴,说我是为了你好。

升学时,父母要求孩子选择他们觉得好的专业,因为他们吃的饭比孩子吃过的盐多,这样做也是为了你好。

择业时,被要求考公务员端铁饭碗,也是为你好,因为稳定的工作更安逸舒适。

父母以一句“我是为你好”为理由操控着孩子的一生。

弗洛姆曾在书里评价操控型的父母:“他们带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

为什么很多父母喜欢控制自己的孩子?有4个原因。

1,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宝宝

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播出时朱雨辰的妈妈火了一把,这个火不是因为她演技好,而是她对孩子的控制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她说我是用整个生命来爱孩子的,我一个顶两个菲佣!

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可伶天下父母心

已经70多岁的她,对39岁的儿子还是要事事操心操心:

除非是自己在洗澡出不来,否则儿子需要任何东西,她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儿子面前;给儿子做了菜,硬逼着他吃下去,还上演“苦肉计”,不吃就是不孝;儿子去拍戏,她就跟剧组,带着一个电磁炉,宣称要给儿子一个移动的“温暖厨房”。

在很多中国式父母眼里,孩子永远就是孩子,哪怕孩子已经三十几岁了,很多妈妈依然会操心孩子饿了会不会吃饭,冷了会不会添加秋裤。

2,孩子是自己人生的延续

父母喜欢控制孩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把孩子当成是自己人生血脉的延续,而不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吃的用的全都是我的,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对孩子的控制给他们带了强烈地满足感和成就感。就像影片里的妈妈一样,当包宝宝还小,什么都听她的话时,她是温柔,慈祥,满足的。

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3,安全感的缺失

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妈妈们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各种成本都是不可估量的。有一个心酸的笑话,科比曾说他看过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而在育儿群里很多妈妈说每天凌晨123456点的城市的样子都看过。

一个孩子出生后,从小要照顾吃喝拉撒睡,上学了要辅导作业。很多妈妈人生的下半场全部是子女,没有自我,当孩子一旦想脱离自己的照顾,她们就会觉得世界要塌了,连自己的孩子都背叛自己。

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实现自己的占有欲,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通过对孩子的呵护来寻找价值感。

4,原生家庭的影响

控制欲强的父母,大多来自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他们在年幼时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控制或经历了某些事情,让他们长大后对自己的孩子也如法炮制。

苏珊.福沃德在其著作《原生家庭》里写道: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的影响会代代相传。这个体系并非你的父母所发明,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累积而成的 感受,规则,交流,观念。

在《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报告显示。

"有温暖的家"排在学生认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无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学生,在他们观念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均为"有温暖的家",选择比例分别为39.3%和49.4%,远高于其他价值追求的选项。这表明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孩子都将家庭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反映了他们对家庭的重视、依赖和对温暖家庭的期望。

那么怎样的家庭才是温暖的?父母要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和离开?原生家庭里的父母要如何爱才能让孩子觉得在童年时不贫瘠,在成年时不窒息?我有几点建议:

1,学会情绪管理,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很多人不能能控制自己情绪,其根源在于自身内心的脆弱感和对自身生活无法掌控的恐惧。当她们无法控制外在的环境时,就会把注意力转向身边的亲人、弱势群体,以此来获得对于生活的掌控感。

在电视剧《垫底辣妹》中,工藤的父亲年轻时梦想着成为一名职业棒球手,由于能力有限,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工藤的妈妈生了弟弟龙太。父亲开始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给他买最好的棒球设备,带他去参加各种棒球比赛,一心想让龙太成为职业棒球选手。

在执着追求棒球梦的同时,工藤的父亲开始变得情绪化。他的眼里只有龙太的棒球比赛,龙太赢了他就开心,龙太输了就嘶吼和怒骂。

什么是情绪管理能力呢?它是指一个人觉察和表达自己情绪、感受、识别他人情绪,并依据某一目标,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和能力。

作为父母,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亲子沟通的保证,更是父母主宰自己人生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有利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整体的心理健康。父母自我的情绪管理是正面积极的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2,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兴趣爱好,做自主有趣的人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曾说过:“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界限感是在人际关系中,懂得自己与其他人或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有界限感的亲情,不会让子女沦为父母的木偶,深陷令人绝望的原生家庭,找不到人生的出口。界限感让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舒服又亲密,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自由,各得其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也有自己努力和追求的东西。让自己努力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而不是让孩子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学习中交到朋友,在学习中找到自信。

当我们自己有了独一无二,热爱的人生,内心就不会焦虑不安,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把它们培养起来,就算老了,孩子离开身边也能真正地做到老有所乐。

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3,学会得体退场和祝福,做个有爱却不溺爱的人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有一个动人的回答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为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同行一段。

生孩子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也不是为了养老,而是是为了付出与欣赏。

在影片放到妈妈把包宝宝吞进肚子后,很多看过视频的网友都吓坏了,这妈妈的控制欲也太强了吧!不听话,宁愿毁掉也不愿放手?

好在转折马上就出现了,原来是妈妈做了一个梦而已,包宝宝只是她潜意识中的儿子而已。正当她为自己在梦中吃掉包宝宝而难过懊恼时,她儿子回来了。现实中,妈妈也接受了孩子的长大会离开的事实。

孩子不听话,妈妈竟然一口把它吃了?原生家庭的父母要如何爱?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长。

高瞻远瞩又睿智的父母,能在孩子幼年时给予孩子最热烈的爱,能在孩子长大走向独立时优雅地退出,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能在孩子获得成就并由衷地祝福,也能在孩子摔倒时为他加油呐喊。

北大才女赵婕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父母子女一场,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孩子和父母给彼此最好的礼物。

为人父母要懂得隆重登场,也要学会得体的退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父母   妈妈   孩子   家庭   得体   棒球   子女   情绪   你好   温暖   儿子   能力   宝宝   网友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