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华为,小故事看大变革:从相互扭打到建立LTC销售流程

我是199X年7月5日到华为报道的,直接从上海坐飞机到深圳,那是本人第一次做飞机。

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人生的很多第一次,都发生在了华为。所以,华为在自身的发展中,给所有的学生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大队、中队的培训中,很多部门的老大居然讲着课,就“吹嘘”起自己部门,害得新员工又骄傲,又好奇,公司内部居然”斗争“这么剧烈,这是第一次见识华为狼性文化。

其中,有一个秘书中队,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理工科学校很少看到这么大规模的一群女生,这队女生,后来都是一级部门秘书,华为的秘书都是很厉害!你懂的。

记得华为有位秘书,离开华为后,不断攀登,最终成为海军第一位女舰长。


亲历华为,小故事看大变革:从相互扭打到建立LTC销售流程

海军第一位女舰长

话说回来。

华为的设备比较复杂,所以市场部制定了严格的培训流程,一名应届生,要培训至少1年,才能正式上岗。在一年时间里,需要分别在生产线、用服、客户工程部等部门经过层层考核,否则会被退回大队。

在用服实习期间,被分配到合肥办事处,跟着夏工,去安庆开了一个局。

太惨了!

我们拆开木箱,把机柜抬到机房,机柜安装好后,发现配套的用户线居然长度不够,被客户投诉了!客户经理紧急从合肥赶过来,给客户赔礼道歉。夏工很委屈,因为是前端的产品经理做的配置报价有问题,没有提前让夏工到现场勘测。

那时候快递也不发达,只能让出差深圳的同事走特殊流程,去申领线缆,带回合肥。

夏工的态度以及技能,加上客户经理的努力,问题最后得到圆满解决,甚至客户关系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华为的特色,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在每次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而加速了客户关系的建设。

那时候的华为,销售的过程,主要是讲PPT,产品经理人工制作配置报价单,用服人员在项目前期几乎不参与。

亲历华为,小故事看大变革:从相互扭打到建立LTC销售流程

当时的华为合肥办事处,琥珀山庄

更惨的一次,是在福州办,宁德电信。

那时候,移动正在从电信局剥离出来,很多没有“背景”的人,被分配到了移动,后来才发现,到移动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亲历华为,小故事看大变革:从相互扭打到建立LTC销售流程

移动从电信独立出来

研发人员拍着胸脯答复客户,华为的接入网背板“肯定”支持共享带宽。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也就深信不疑,每次交流都是信心满满。在产品经理做配置报价时,已经让用服兄弟去现场勘测过,甚至每个节点间的距离,都在组网图上标注得清清楚楚。一切都几乎完美,产品经理掌握了总工的客户关系,甚至报出了比上一年高得多的价格(电子产品的价格,同等条件下,按趋势是会逐年下降的)。

但是,实际发货的接入网设备尚不支持背板共享带宽功能,导致客户投诉,并使项目回款困难。

后来,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吵起来了,年轻气盛,打了一架,双双被办事处处罚。

在这个项目中,用服经理和销售前端沟通很好,产品经理也提交了准确的配置报价,以及针对性强的技术建议书,但是研发部门的交流出现问题,各环节传递信息还是不顺畅。还有,所有的配置报价,原网的组网图,以及技术建设书,都保持在产品经理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中,没有办法和其他人共享。

所有的华为人,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去海外是唯一选择,越艰苦的地方,自由得越快。

艰苦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生活条件艰苦,比如非洲;另一种是工作条件艰苦,比如美国。

早期的新加坡市场,属于后者。

新加坡某运营商,客户经理是持新加坡护照的香港人。


亲历华为,小故事看大变革:从相互扭打到建立LTC销售流程

那时候的新加坡还没有开赌场

这位客户经理是我招进华为的,所以对他特别留意。

他在新加坡被分配攻打“山头运营商”M。由于M运营商全网都是友商N的设备,所以刚开始华为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交流机会。主设备没有机会,只好交流华为终端,那时候是3G上网卡,就是插在电脑上上网的USB上网卡。

幸好,在一次交流华为终端中,客户经理“偶然”得知,现网升级3G成本高,而且网络质量差,常常掉话。

客户经理抓住机会邀请CTO、CEO、CFO参观巴展,展开技术交流。解决方案经理也是我招的,马来西亚华人,他从新加坡吊装一个基站上楼顶是多么不容易开始讲起,引导上华为的小基站和分布式基站,最终以“两个苹果”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即总拥有成本)比喻和分析,成功全网搬迁友商设备。

在这个项目中,客户经理对客户界面的交流,每次都把关及其严格,包括从华为总部过去支持的人员,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交付经理,都要先给客户经理试讲,试讲通过后,才带去见客户。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不仅仅是讲产品技术,还讲工程实施和业务运营,完全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制定全套的解决方案,已经转为解决方案销售模式。

华为成立30多年来,就是不停地总结一个个案例,全公司学习、优化和固化,把各部门的经验,最终都落实到流程和制度中。2010年,华为销售额为1850亿元(海外占65%),净利润238亿元,11万员工。(整个公司每年处理合同多达5万多个,290万个PO,大量文档工作由手工处理);2019年,华为销售额为8588亿元,员工数量约为20万。销售额翻了4倍多,员工总数只增长了1倍。

2020年,在遭遇美国极限打压下,华为仍然保持了业绩增长,营收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


亲历华为,小故事看大变革:从相互扭打到建立LTC销售流程

华为30多年的成长曲线

​ 在这个UVCA时代(也可以翻译成乌卡时代,UV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华为以规则的确定性,去应对业务的不确定性,投入近500亿的巨额资金,持续开展了公司各线条的变革。

在华为的16个一级流程中,LTC销售流程位于运作流程类,是直接面对客户,完成客户价值交付所需的业务活动。

亲历华为,小故事看大变革:从相互扭打到建立LTC销售流程

华为16个公司级流程

LTC流程梳理了华为销售体系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端到端的销售流程,打通了管理线索、管理机会点以及管理合同的全部过程,使得销售除了“艺术”仍在,还增添了万能百宝箱。

二、组织保障,成立了铁三角CC3,让听得到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

三、制定了关键决策点规则,确保业务的有效以及风险可控。

​四、固化到了IT系统,一线人员登录IT系统后,就能获得作战所需的资源、能力和服务。业务过程透明、可视并监管有效。

流程变革,按任正非话就是:

一、以规则的确定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我们不可能理想主义地来确定我们未来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过程的规则,有了过程的规则,我们就不会混乱。

二、变革的目标是多产粮食(销售收入、利润、优质交付、提升效率、账实相符…)和增加土地肥力(战略贡献、客户满意、有效管理风险)。

以后,将持续介绍华为从小到大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如何通过引入国际一流的管理实践,推动公司内部的管理变革,逐步形成“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作战模式和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华为   流程   新加坡   基站   合肥   艰苦   客户经理   秘书   规则   部门   过程   客户   经理   业务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