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8科满分的张学妍,6科满分的王柠允,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导语:中考分流让很多家长对孩子中考关注的热情不亚于高考。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家长总是急于了解他们成功的真相,以资借鉴。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学校就读的女孩张学妍,在中考中获取的总成绩是757分。而淮安地区中考12门课程总分是770分,张学妍在12个科目中只被扣了13分,其中8门科目:数学、物理、体育、历史等都是满分。

很多人都记得,去年广东中考,10个科目总分是940分。来自湛江的中学生王柠允最终取得927分的好成绩,10个科目仅被扣了13分,其中语文、体育、数学、英语等六科取得满分成绩。

注意!注意! 两个人都是体育满分,这对于很多在体育科目上仅仅追求及格的孩子,以及对孩子体育运动不重视的家长来说,是需要重新思考审视的问题了。很多中考文化课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体育也随之优秀,这应该说是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育标准。

中考8科满分的张学妍,6科满分的王柠允,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难怪小区的菁菁妈感叹:“优秀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除了自身努力学习外,合理分配时间,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绝对不是只顾埋头读书的那种,真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一不可。”

体育运动的作用仅仅是提高学习成绩吗?

  不是这样的,很多家长错把体育仅仅作为助力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家人认为孩子学习紧张过度时,通过体育锻炼能达到放松的效果,因此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然而体育运动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体育的本质功能绝不止于此。体育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助力学习,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一位父亲在谈到他对孩子的期望时,这位父亲重点提到他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喜欢并能长期坚持下去的体育运动,这种运动未必是考试项目,但一定是孩子深爱的体育运动,通过这种体育运动孩子可以放松身心,心态也会更加积极向上。

中考8科满分的张学妍,6科满分的王柠允,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知名学府牛津大学设立的罗德奖学金考核标准中,其中之一是喜爱体育,最好有运动成就。学校的依据是:孩子爱好体育运动,并有所成就,往往具有优秀的心智,是值得培养的未来领袖。

  体育运动的作用就是锤炼孩子的意志,健全孩子的人格,重塑并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积极向好的发展。

中考8科满分的张学妍,6科满分的王柠允,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呢?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教授认为,孩子只有感受到体育的乐趣,才会喜欢上体育运动。而要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则需要保持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也就是达到最大脉搏的7成多,且维持连续运动半小时以上,体内产生出快乐因子多巴胺,人切实感受到兴奋,才能体会到乐趣。

中考8科满分的张学妍,6科满分的王柠允,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进行体育运动

  家长认可的体育运动有跳绳、跳远、打篮球、踢毽子,其他还有:羽毛球、乒乓球、足球、体操和排球等。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上这些运动的一项或者几项就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家长在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扮演了具有裁决权的法官的角色。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是个有多好,没有也无所谓的附加项。在家长的天平中孩子学习才最重要,其他都可有可无。对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家长的应允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能够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是家长能够参与其中,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运动甚至体育比赛,这一点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孩子之所以称之为孩子,就是因为他们智力、体能还在生长期,还需要家长引导,示范。

中考8科满分的张学妍,6科满分的王柠允,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家长除了正面引导,告诉孩子体育运动的好处之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引导孩子进行体育运动,自己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并一直陪伴孩子坚持下去。只有这样,孩子才有机会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并根植于心。一起运动,一起进步,等孩子大一点,形成运动习惯就好了。

结语:孩子的运动天赋都来自家长从小开始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运动习惯的培养,以及日积月累的运动习惯养成。有了好的运动,才会有好的体质,有了好的体质一切皆有可能。

——END——

我是为娃学画,我始终坚信初生的婴儿好似一张白纸,一方未开垦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练“画功”,才能为娃画出一条人生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云南大学   满分   中考   孩子   总分   助力   体育运动   科目   乐趣   家长   习惯   成绩   作用   优秀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