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虽然还在暑热难耐的伏天,但秋天真的来了。从第一片梧桐叶子落下起,天地间阴阳之气已由夏长转为秋收,人体气血亦同,由生长转为收敛、肃降。自然万物经过春生夏长,发育成熟,开始进入平定收敛的阶段,将生命能量转化为果实。


秋季与肺同属于“五行”中的“金”,故肺主秋季。从季节养生角度看,秋季最宜养肺。秋季做好孩子身体的养护,对于减少、预防孩子的肺系(呼吸系统)的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秋季五行中属金,有肃杀之气,因此,秋季养生之道,重点在于养“收”。


秋天的“收”体现在方方面面。


01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和夏天的“晚睡早起”不一样,秋天要“早睡早起”,这是秋天对生活的第一大影响。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早睡,孩子在当地时间的9点以前最好就能上床睡觉,成人建议在10点半之前。早起,太阳升起后半小时到1小时就可以起床了。


早睡养阴,早起养阳,秋天正好是阴阳的大格局转换的时候,阴阳都需要养好。


02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秋后不吃瓜


我国民间自古有立秋日“啃秋”的习俗,就是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清《津门杂记 岁时风俗》中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日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朝时还有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晒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可清暑气、避免痢疾的习俗。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我的理解是,因为以前的人阳气比较足,夏天没有空调、电扇,而且还要在田间地头干活,经过一夏天的暑湿气候,体内难免有湿热之气,所以在立秋当日,借着秋天的一丝清凉,用凉性的西瓜把身体里的湿热清一清,就能免除很多因湿热带来的疾病。但是,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夏天都是空调、风扇、西瓜、冷饮环绕,早没有以前人那么足的阳气做底子了,所以即使有湿热,也不能用寒凉之品大肆清热。因此虽然立秋吃瓜这个习俗有着中医的道理,但并不一定适应当今的生活环境,不能照搬。


而过了立秋这一天,无论什么体质的人,最好就都不要再吃寒凉的瓜果了。俗话说:“秋瓜坏肚”,初秋虽然还比较热,但毕竟大环境已变为阴盛阳衰了,如果再吃寒凉的瓜果就很容易伤阳气,要知道西瓜可是大名鼎鼎的“天然五虎汤”。


除了西瓜,香瓜、菜瓜、甜瓜、哈密瓜不适合吃了。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其要注意。


03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预防秋燥


燥是秋天特有的邪气。虽然初秋还不明显,但预防却很有必要。


燥气易伤津液,防燥就要想办法让津液多一点,津液是由脾胃运化而生的,因此健脾是根本。


尽量不吃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辛辣之品,和烧烤、煎炸类食品,这些燥热的食材都会加重秋燥。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还可以多吃些滋阴的食物,粥、豆浆、萝卜、莲藕、荸荠、苹果、梨、葡萄、百合、杏仁、木耳、银耳、山药、南瓜,尤其是白色的食物,白色入肺,正可以润肺。


04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立秋后不适合大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很多地方有贴秋膘的习俗,但这种做法同“立秋吃瓜”一样未必合宜。


在饮食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往往都是营养过剩,即使身体虚弱,气血不足,也不是像过去人那样,是因为吃不饱饭、吃得没有营养,而是脾胃运化能力较弱导致的。而且夏三月,很多人因过食寒凉之品,使得脾胃功能更加减弱,此时如果吃太多高营养的食物,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养肺”的原则,推荐一款立秋养生粥:

立秋养生粥

大米100克、山药30、百合10克,煮粥。每周喝5至7天,每天喝1至3顿。


六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儿童可食用。


对于发热、咽喉肿痛、严重便秘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05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避免胃火大


根据今年的五运六气来看,因少阳相火旺盛,容易出现热邪容易侵袭胃的情况,引起情绪上容易烦躁、惊恐,胸口、胃脘疼痛,容易呕吐,而且因为胃火大,导致胃功能亢进,容易饿,胃口好,吃得多,但如果此时纵容孩子吃太多就会伤害到脾胃,出现肠胃病症。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按揉大都穴外,还可以适当喝些金银花茶。同时也不能纵着孩子大吃大喝。


06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小心湿气重


今年也容易出现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湿为阴邪,郁在体内就容易发生下焦寒湿性的病症,比如腹泻,胃胀等。如果体内还有热,湿热积郁,就容易发生疮疖,溃疡等皮肤感染性病症;如果流散于外,会引起心痛、头痛、咽喉肿痛的病症。因此饮食要清淡素食为主,避免肉蛋奶等油腻食物更加助生湿热。南方潮湿地区可常用除湿机除湿,或者使用空调,降温干燥,但务必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造成屋内外温度差别过大。


07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适当运动


《金匮要略》:“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收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逞。”


秋高气爽,户外活动会非常舒服。但秋天的运动要把握一个度。秋天是阳气收敛的时候,这种收会带来一种肃杀之气,初秋还不明显,越到后面越强烈,所以秋天里人的情绪也会趋于低沉,就是常说的“悲秋”,这时就要运动起来,动能升阳,运动带来的好心情是治愈这种悲凉、抑郁情绪的良药,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通过运动走出来的。

立秋养生|把生长发育的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但是毕竟阳气收敛才是秋天的大趋势,如果如果太剧烈,大汗淋漓,都会带动太多的阳气跑到体表,不利于阳气的收敛。所以秋天的运动应以舒缓些的运动为主,如爬山、骑车、跳绳、踢毽子、打球、慢跑、走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立秋   津液   寒凉   阳气   湿气   脾胃   湿热   生长发育   初秋   病症   习俗   早起   秋季   西瓜   体内   能量   秋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