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说“年”,关于“年”字的那些事儿!

#文化大拜年#明天,农历2021,辛丑年第一天——“大年初一”,而今天正值除夕,农历2020庚子年最后一天。上一年的最后一天到下一年的第一天,这个过程叫做“跨年”,也就是“过年”。

新年说“年”,关于“年”字的那些事儿!


那么有两个问题来了。一,“年”是什么意思?二,“年”字可否用其它字代替?接下来,主要聊一聊这两个问题(倒序)。

“年”字可否用其它字代替?

当然可以的。《尔雅》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也就是说,在夏商周及唐虞对“年”的称呼各不相同。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今天熟悉还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再有“岁岁平安,年年有余”……以上的“岁”,其实就是“年”。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甘销沉于二十载,风雨之鸣不己。——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

常见的“一年半载”,“数十载”等,而以上这些“载”也是与“年”同义。

《书·伊训》:惟元祀。传:取四时祭祀一讫也。

《释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气升故气巳也。

而今,我们熟悉的“年祀”就是年岁的意思。而“年岁”二字也是有出处的。

《周书·晋荡公传》:“今又寄汝小时所著锦袍表一领,至宜检看,知吾含悲戚多歷年祀。”

唐·刘知几 《史通·五行志杂駮》:“且春秋 之后,战国之时,史官闕书,年祀难记。”

宋·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舅氏张必用家藏唐诸帝全身小像,乃蜀中名笔,巾裹红袍,年祀悠远而色不渝。”

当然,至于“”“”“”三字为何有年的意思,并不在本文计划之内,暂不详谈。今天,只说“”!

什么是“年”?

《说文解字.禾部》称“年,谷熟也。”且看下图:“年”字甲骨文。

新年说“年”,关于“年”字的那些事儿!

上面一个“”,下面一个“”。这很好理解,用一人背着禾的形象,有庄稼成熟,五谷丰收之意。不过,这里“年”作为时间的意思还不够明显。

再看,《尔雅》亦有“年者,取禾一熟也”的说法。因为我国北方的地理原因,春种秋收,仅此一茬,用谷物的成熟,来表达时间的概念,这么一解释就豁然开朗了。

新年说“年”,关于“年”字的那些事儿!

到这里,我想大家可以大致明白了“年”的由来“年”的其它称呼;以及春节为什么又称“过年”,也都迎刃而解了。


最后,在这举国同庆的特殊日子,@书道拍案祝所有好心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尔雅   史记   书道   春种   名笔   夏商周   史官   硕鼠   年年有余   兵部   年岁   农历   事儿   熟悉   成熟   新年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