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友:书法如美女,各花入各眼,没有标准。你怎么看?

书法如美女,各花入各眼,没有标准。这是前天微头条下的一网友观点,个人以为此言论对大众,尤其对初学者具有迷惑性,也具有代表性,值得在此啰嗦下。

某网友:书法如美女,各花入各眼,没有标准。你怎么看?

先说观点对不对?当然不对,很明显,这是种常见的和稀泥的手段,是对无知与不思进取的掩饰。看美女并不是看艺术品,身上的某一特质符合自己审美即可;艺术品是要流通的,要圈内认可的,进行多维度评判的,而你爱的美女无需评判,也不可能流通,你也不允许流通,只求金屋藏娇,一人独享,所以,完全两回事。

再有,把书法二字换成大众熟悉的音乐,小说,电影同样不成立,尤其年轻人都曾经历过,好音乐就是飙高音,就是动次打次;好的小说就是爽文,就是故事会;好的电影就是高票房,高特效。这些常见的都是精神食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去选择,去评判,但也仅限于此,作品的质量不会因你的意见而改变,术业有专攻,自有业内人士去评判,大众从来只是接受方。

某网友:书法如美女,各花入各眼,没有标准。你怎么看?

扯远了,再说美女,不同的年龄段对美女的定义也是不同的

拿我自己举例吧,初中时喜欢一个五官精致,短发外向的女生,偶尔爆个粗口都觉得酷毙了,是美女;而高中又发现长腿长发的文静女生更好看,是美女;直到大学军训那一天,在美院数百女生组成的清一色的迷彩队列中,一眼看到了她,一支粉色丘比特之箭直戳我心,彻底沦陷。这一眼让我否定了之前所有,外在固然重要,但在气质面前输的彻底,美貌与气质并重。之后,身边有不少同学都感慨:“初高中看到的根本就不是女人”。虽是玩笑,但也是真话。

踏入社会后又发现谈吐,修养必不可少。之所以审美在变化,不外乎是阅历的增加,简单来说就是看的多了。当然,坏境很重要,也有很多人眼光也会一直停留在中学,如今网络的“美女”可以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就是受追捧哈,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不知有多少人感同身受哦)

某网友:书法如美女,各花入各眼,没有标准。你怎么看?

所以,如果非要和看美女扯上关系,那么以自己的审美变化过程,纵向去比较更为客观。若横向比较,每个人阅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评判机制也会不同,社会上也不存在美女的门槛与协会,也没有多维度评选美女的专业亦或专家,只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书法作为艺术,是一门学问,作品是要在市场流通的,是有一套严格的评判机制的,不是你识两个字就想当然的去胡搅蛮缠的。

某网友:书法如美女,各花入各眼,没有标准。你怎么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认清自己,做擅长的事,跨领域不是不可以,但请做好功课,言论自由不等于胡说八道,书法有门槛,审美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术业   多维   丘比特   书法   和稀泥   美女   大众   阅历   艺术品   门槛   气质   机制   观点   常见   女生   标准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