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没脑筋,不成熟?一图读懂青少年人格特点与成年幼稚病

为什么有点大人像孩子,有的孩子像大人?

为什么有人一根筋,有人一包刺?

有可能是发育停滞了。

为什么有人没脑筋,不成熟?一图读懂青少年人格特点与成年幼稚病

两岁以前,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没有长久记忆,也没有“你”“我”“他”的概念和关系意识,在不断重复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孩子与家长是基于本能的依赖关系。随着神经元完善,所有的神经连接都是围绕安全感进行。所以没有安全感,孩子心智长不大。

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其他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才会放开了发育。

情绪化的人,表现为控制或者讨好型人格。这是生物生存的本能“战”或者“降”决定的。一个强势的家长,他孩子的能量一定在这里停滞。长大了成为新的控制者,用强权或者受害者优势实现控制目标。看问题也常常是要么“战”要么“降”将不同视为反对。处事极端,对中间的绿洲视而不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重视面子,习惯性逃避责任,忽视解决问题。

必须经过自我效能,找到人生的掌控感,才有机会实现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不是你反对的我就坚持,这依然是控制型人格。独立人格从强势开始(叛逆期),从证明自己到自己给自己评价,到自我效能,对事情能“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是一个进化过程。知道事情的各种极端表现,但在两个极端之间合适的地方采取行动是独立。所以独立人格需要突破两极化的认知模式,回到事情的本来面目,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此外,人类社会的发展用分工合作代替了生育界竞争优势,适者生存?但大脑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简言之,独立是自我中心点,同时也是与人连接的点。只有突破被看见,被认可的自我中心模式,突破人与人的单一链接,与社会建立有效连接,才是有效独立。自我价值感是人与社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前提。但不一定能成功,他常停留在交换层面。

独立意识,是人应该达到的状态(尽管很多人达不到)。交换实现了人的价值,也限制了人价值的实现。这还并不是一个理想状态。

理想状态的人,是成熟的,专注于解决问题的人。交换是有回报的,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交换,付出更是重要方式。回报是问题解决或者没解决背后的成长。


为什么有人没脑筋,不成熟?一图读懂青少年人格特点与成年幼稚病

不同阶段的人格分布

心智求真,务实,与事实接近。看问题事实求是,解决问题靠自己也靠外部资源,更尊重客观规律,接纳失败。乐之天命,知行合一。

人之初,心本善。认知从模糊混沌到逐步清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越过越糊涂。

人类目前认知触及的世界包括:心智的世界,概念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不同人对世界的认知不同,对这几种世界的关系看法不同处理也不同。有的人,自己知道的世界就是全部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人进步一点,知道自己和现实是两个不同世界,但从经验和教条出发,走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比如控制型家长。

有些人将自己交付给概念世界,比如潜心修道者。有人将自己交付给现实世界,舍己为人者,或者认为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人。

当然也有人能处理好两者关系。或者三者关系。

少有人在尽可能将概念世界有用的部分,纳入在自己心智的世界,并在真实世界实践,进而寻找更大的交集。就像千古圣人王阳明:至良知,知行合一。

好与不好,要不要做,高下立判。

一张图就明白了。

为什么有人没脑筋,不成熟?一图读懂青少年人格特点与成年幼稚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幼稚病   人格   心智   不成熟   认知   脑筋   安全感   青少年   家长   事情   独立   状态   概念   自我   模式   价值   关系   孩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