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与其求助专家,不如博采众长,回归常识


开学才一个月,孩子就在学校闯了不少祸,老师家长交流了多次,觉得有必要请专家指导一下。

跟儿科医生聊了一下,她的意见是:需要多次深入地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又跟儿童医院几个主任级朋友聊天,竟有人说:果农爆料:水果注射增甜剂,劝大家少吃水果。注射能增甜?那么,人减肥,丰胸甚至增高不更简单吗?有些人在专业的路上走太远,就忘了常识。

脱离常识,会用更高的成本,达到最坏的结果。除了破坏水果,也会害了孩子。黄静洁(育儿专家)在《父母的格局》提到一个案例:一个数学高级教师,退休后,教得孙子不愿再碰数学。美国著名心里学家华生(行为心理学开创者)也做过类似的事:通过行为塑造,他可以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医师、总统等任何人。结果,他亲手把儿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其实,孩子的错误,源自无知。不论孩子表现如何,都是暂时的,需要的教育策略并不会因为病理上的结论而有什么不同。要纠正的,是策略本身。盯着孩子,孩子就会成为牺牲品,因为问题不在孩子那里。

青少年人格成长四大动力:

  1. 与众不同
  2. 自己做主
  3. 离开父母
  4. 寻找玩伴

独立健全人格的三个目标:

1.人格独立

2.思想自由

3社会需要

成人的错误,多数也是无知造成的。家长需要读经典,比儿童需要正确引导更紧迫。因为孩子是渴望学习,而家长往往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代表孩子 、代表事实、代表真理。

家长失职三大原因

1.真无知

2.以为知

3.不负责

家长的努力的方向:

  1. 有真知,不要让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2. 有真人,就事论事,理解孩子感受,做好助手
  3. 有担当,承担起大人的责任,远离抱怨和谴责

这几天,细读《儿童教育心里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童年的秘密》和《教出乐观的孩子》《第56号教室的奇迹》、《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聚焦统一个事情,得到的确定性答案:如果教育有方法,那一定是榜样。不要为改造孩子不择手段,要信任孩子并给予积极指导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却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根据其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这些看法,有的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

何为正确?针对孩子常见问题,根据对各大门派的招式,总结出一些已经达成共识的处理方法。

看起来,就是常识。

如何影响儿童自我评价和道德发展

ICPS是一项有效的思维训练,可以让孩子们在碰到社会冲突时,能够更淡定地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理解别人的感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面对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与其求助专家,不如博采众长,回归常识


沟通框架:

1.“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了?” (有时候你也可以加一句:“因为这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问题所在。”)

2.“别人是什么感觉?”

3.“你有什么感觉?”

4.“你能想个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5.“这是不是个好主意?”

6.(如果是个好主意)“去试试.”

7.(如果不是好主意)“哦,你得想个新的办法。”

积极评价

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对儿童极其重要。评价的目的是引发孩子的思考。不是证明自己正确,不是谴责孩子规避责任。积极评价的四个标准:

  1. 有利于长期解决问题
  2. 态度和善且坚持原则
  3. 是否给了孩子安全感
  4. 是否给了孩子价值感

三多三少,积极评价方法:

  1. 少在乎结果,多关注过程
  2. 少评价特质,多关注事实
  3. 多关注好事,少责怪坏事

如何鼓励孩子

表扬是基于结果,而鼓励是关注过程,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更重要。

  1. 不能过分强调天赋
  2. 清晰具体的优点,明确努力方向
  3. 在真正进步时,发自内心的表扬。

鼓励的语言风格举例:

  1. 干得不错,你怎么做到的?
  2. 谢谢你给我(大家)解决了一个问题。
  3. 相信你可以做到....

批评是有技巧的

正确认识犯错误:孩子的失误都是因为不知道,每次失误都是学习的良机。

批评的4个原则:

  1. 批评要及时,过去不究
  2. 惩罚要有针对性,不伤及无辜
  3. 情绪要平稳,冷静是关键
  4. 说理要简短

面对挫折,是挫折教育的机会,基本步骤为:

  1. 接纳情绪,
  2. 认真解释过程和结果
  3. 谈谈下一步该怎么做

人是塑造和影响的结果,不同塑造方式,结果一定不一样。

人类认知的三个世界

1.主观世界,不等于真实世界,不能用想法代替事实。

2.真实世界,世界变化很快,过往经验对现在和将来都未必有用。

3.概念世界,概念世界五花八门,要博采众长,更要解决现实问题

家长要三多:

  1. 多接触多陪伴,走进孩子的世界,跟他建立连接。
  2. 多学习多思考,走进科学概念的世界,了解规律。
  3. 鼓励孩子自己探索并积极评价,孩子靠自己体验学习。这是最大的事实。

雷夫老师认为:一个人应该意识到,做正确的事是应该的,他的行为不应该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者规则。他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忠于自己的原则。——正确的事和自己的行为规则,是孩子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还需要师长的点拨,但不是把自己的主观强加给孩子。

家是社会基本单元,也是成长的起点。好家风就是好教育,家长自己的好恶,情绪化的行为是教育最大的敌人。只有用信任代替恐惧,讲究纪律和公平,把以身作则当成责任,家风才会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

儿童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已经有一百多年,形成众多大师和门派。最有局限的一定是经验。真正有用的一定是常识。常识不难,但常识的坚守很难。

  1. 难在实事求是
  2. 难在发挥主观能动性
  3. 难在坚守成长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跑马场   常识   家风   博采众长   焦头烂额   人格   无知   批评   事实   家长   正确   过程   评价   儿童   孩子   专家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