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就是现实版的《悲惨世界》


我的童年就是现实版的《悲惨世界》


“这是一段短暂却离奇得难以言表的生活经历,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如今回想起来,它就像是一个阴森恐怖的童话故事,而它居然真实地发生了。”

我的童年就是现实版的《悲惨世界》


读高尔基的《童年》,仿佛目睹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被束缚在一个毫无生气的棺材盒里,寄人篱下受尽欺凌,压抑苦闷不得解脱。唯有外祖母的温情陪伴,才给他的黑暗童年带来一线光明与希望。


高尔基本名叫阿廖沙,4岁丧父,无奈之下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开始了可悲可叹的寄宿生活。


初到外祖父家,迎接他的不是亲友们的温暖和笑脸,而是满屋子的仇恨与敌意。两个舅舅生怕姐姐一家的到来会影响未来家产分割,当场翻脸开撕,要求外祖父立即分家。


自私自利的市井本性昭然若揭,令人难堪又悲伤。


舅妈难产而亡,米哈伊尔舅舅心中愤懑无处发泄,便拿路过的阿廖沙撒气。不仅故意使坏让阿廖沙摔跤,还把阿廖沙当沙包一样狠狠扔到地上,口出恶言道:“摔死你这个小王八羔子……”


外祖父同样酷爱家庭暴力,一不如意,便对相伴多年的外祖母口出狂言,拳打脚踢。对年幼的阿廖沙同样毫不手软。一旦犯错,孩子们都逃不了一顿皮开肉绽的鞭刑。


“这儿几乎听不到笑声,偶尔有人笑,你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人们总是大声嚷嚷,互相威胁,要不然就是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孩子们也不敢大声说话,没人注意他们,没人把他们当回事。”


这个家里,从来没有推心置腹的真诚交谈,互帮互助的和谐共处,唯有鸡毛蒜皮的吵吵嚷嚷,你争我夺的勾心斗角。


我的童年就是现实版的《悲惨世界》


因为嫉妒,雅科夫舅舅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因为嫉妒,两个舅舅合起伙来整阿廖沙的父亲彼什科夫,大冬天推他入冰窟窿,踩踏他搭在岸上求生的双手,险些酿成大祸;因为嫉妒,分家后的米哈伊尔舅舅每天带着一帮小混混骚扰父母,恶毒咒骂,疯狂打砸,甚至打折了母亲的手臂也不知悔改。


因为没有利用价值,即使是一起入行工作37年的好友,外祖父也毫不留情地将失明的格里戈里赶出家门,令格里戈里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因为移情别恋,继父对母亲的态度越来越恶劣,不仅冷漠地称呼她“您”,骂怀有身孕的她是没用的“老母牛”,甚至公然抬腿猛踢她的胸口,与求婚前判若两人,简直是衣冠楚楚的禽兽。


最令人心痛的是小茨冈人伊万的死亡。伊万是阿廖沙的外祖母收养的孩子,是个实心眼的好小伙儿。


每次阿廖沙做错事挨皮鞭时,他总是第一个冲上来,伸胳膊替阿廖沙挡下外祖父甩下的所有皮鞭。


当阿廖沙无聊寂寞时,他会召唤蟑螂和老鼠进行滑稽的情景表演,还会用纸牌和钱变戏法,简直就是个会魔法的孩子王。


天性活泼,热爱跳舞的他,转起圈来“像一只金色的陀螺旋转起来,只看见一团火焰似的流金在闪耀、颤动。”


可就是这样一个年仅19岁的好儿郎,被雅科夫兄弟俩使唤着独自去扛超重的大橡树十字架,结果不小心绊了一跤,生生被大树压死了。


出事后,两个舅舅毫不内疚,仅为自己逃得足够快,免于一死而庆幸,“要不是我们闪得快,也会被压在下面的。”


而从外公嘴里蹦出的话同样无情,令人心碎:

“你们这两个混蛋!你们毁了多棒的一个小伙子!用不了五年,他可就比金子还值钱了!”


在舅舅们的眼里,唯有自己的命是金贵的。

在外祖父的眼里,金钱比骨肉亲情珍贵多了。


我的童年就是现实版的《悲惨世界》


唯有外祖母是真心爱着养子伊万。即使伊万死相凄惨,她也毫不畏惧,只是像母亲爱抚自己的孩子一般趴在伊万身边,不停地抚摸着他的脸、他的头、他的身子,揉搓着他的手与他作最后的告别。


人性的丑陋与阴暗,人命的卑微与低贱如一幕幕悲剧在卡希林家族不断上演,令人窒息。


正如高尔基文中所述,

“在无边无际的单调沉闷中度日,悲伤能成为乐趣,玩火也是桩乐事。仿佛不在好端端的脸上抓出道伤痕来,就空落落的没了点缀。”


唯有处处警觉,事事提防才能在这恶劣的环境中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外祖母是这个家中唯一对阿廖沙温柔相待的亲人,也是他童年时代的一米阳光。不仅给他以亲情的抚慰,还帮他种下了慈悲的种子,辅以故事的滋养。


即使自己贫困潦倒,衣着破旧,也非从牙缝中挤出一点儿钱来接济更穷的人,给他们以生的希望;即使知道火灾可能会爆炸,还是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抱出易燃易爆的硫酸盐,以免更多的人在火场中伤亡;即使被老伴勒令分开生活,依然能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乐观积极地应对所有苦难。


空闲时候,她会给阿廖沙讲神人阿列克赛、战士伊万、智者瓦西莉莎、公羊神父和上帝的教子。她的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传说和诗。


“她什么都不怕,不怕外公、不怕鬼、不怕任何邪恶的力量。”


外祖母阳光、乐观、善良、勇敢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阿廖沙,支撑着他度过了这段短暂而又灰暗的童年时光。


我的童年就是现实版的《悲惨世界》


“我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比喻成蜂巢,形形色色平凡又普通的人们如同蜜蜂,把各自采集到的生活和知识的蜂蜜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为我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尽管这养料又脏又苦,但只要是知识,它就是蜂蜜,虽苦犹甜。”


除了人物的悲剧性格和凄惨经历外,《童年》中大量的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也是极阴暗苦涩的。


“到了中午,汽笛又尖叫起来。大门像黑嘴似的张开了,露出一个黑簇簇的深洞,被反复咀嚼过的工人从洞里呕了出来,他们像排到街上的一股污水,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把黑压压的人群驱散回家。

在这儿几乎看不到天空,被烟熏黑的屋顶上和落满煤烟粒子的雪堆上,低垂着一个巨大的灰黑的平顶盖,以它日复一日的单调色彩扼杀你的想象力,让你只感到一阵阵的头晕目眩。”


“母亲穿一双邋遢的旧毡靴,咳嗽起来隆起的肚子不停地颤动。灰蓝色的眼睛里神情冷漠而愤怒,她常常木然地盯着空荡荡的墙壁,目光仿佛被墙壁粘牢了。有时候,她整整一小时望着窗外的街道,一个劲地发呆。那条街道很像人的下巴,一部分牙齿老得发黑,参差不齐,另一些已稀松脱落,补上的新牙又大得可笑,恐怕连下巴都合不上了。”


读《童年》,你会沉浸在无穷无尽的悲凉与愤怒中,可又不由自主地被文中极具画面感的人物描写、优美动人的场景描写、总结精辟的心理旁白所震撼,所吸引。


或许这就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茶茶说道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简介:一个爱孩子,爱文字,爱做梦的80后宝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公羊   高尔基   格里   童年   外祖母   外祖父   火场   养料   皮鞭   年幼   舅舅   母亲   现实   两个   人物   孩子   悲惨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