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本文共2338

预计阅读5分钟 与你分享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曾经,我以为自己只会写新闻稿、育儿心得、读书笔记,不曾想有一天我会迈开步子去写散文、故事,并受到不少读者的喜爱与鼓励。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没有人愿意看见赤裸裸的事实,即便你袒露了真实的自己


记得读大学时,我写过一篇祠堂的故事,大致内容是祠堂祭祀时,摆在供桌上的鸡不翼而飞,所有人以为是鬼神作祟,不寒而栗。正打算请道士做法事安抚魂灵时,隔壁人家从狗窝里扫出一堆鸡骨头,这才破了案。


这是一个真实事件,听了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付诸笔端。这个事件本身就很吸睛,祠堂通常与诡异、阴森、鬼魂相关,而贡鸡的不翼而飞自然而然加重了人们对鬼神说的猜想,细思极恐。结尾时大黑狗、鸡骨头的加入,又为故事增添了前后反差的喜剧效果。


可完工之后,我发现自己只是单纯地记录了这个事件,并没有刻意营造恐怖阴森的氛围,也没有逻辑推理上层层递进的酸爽与刺激。主要原因在于,我并不了解祭祀的详细步骤和现场布置,没法真实地还原现场,也不能细腻描摹那种身在鬼屋,头皮发麻的感觉。


好素材没加工好,便成了一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晓吾姐姐说,我们必须学会用故事去包装事实,“既能够直接地记录社会现实,写出漂亮的通讯报道,也要加上想象和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把一篇报道练习着写成故事。《红与黑》就是司汤达根据报纸上的一条消息而拓展开来的。”


“平铺直叙是设计情节的大忌,柳暗花明的戏剧性转折才是故事的命脉。厉害的作家总会给读者制造期待感,但又不会轻易地满足他们的期待,而是不断制造出各种意外,让读者惊出一身冷汗而大获快感。”


关于故事情节结构的设计,晓吾姐姐大方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三幕+两扇门


三幕,就是开头、中间和结尾。两扇门就是,开头和中间之间有一扇门,中间和结尾之间有一扇门。门的设置是为了阻挡,是为了让后面的结局更能掀起高潮。


在故事的写作过程中,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情节设计太过平缓,人物冲突不够明显。晓吾姐姐的讲座对我可谓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只是我积患已久,需要慢慢改变写作习惯倒是真的。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寻找自己的弱点,有针对性地恶补


晓吾姐姐提倡我们多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泛读的同时还要学会精读,对喜爱的作品进行深度解析:这个作品写得最出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哪里;故事结构设计是怎样的模式;人物形象是通过哪些方面进行塑造和补充等等。


只有不断地精读和剖析,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所爱,所求,才能更好地模仿,进而超越和创新。


作为初级写手,我知道自己在写作上还存在许许多多的弱点和不足:人物外形、个性塑造不鲜明;故事情节设计过于平缓;环境描写不够细腻;虎头蛇尾,常常收尾变成了烂尾……


但我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得一项一项慢慢弥补。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就《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侦探小说而言,书中勾勒人物形象的用词用句极其平常简单,在人物塑造上却相当有特色。


“这个男人有六七十岁,从远处看,俨然一副慈善家的和善面孔,有点秃顶,圆圆的额头,微笑起来露出一排洁白的假牙——这些都展示了他随和的性格。只是那双小眼睛露了馅儿——眼窝深陷,眼神十分狡诈。还不止这些。他跟他年轻的同伴说话时,扫了一眼房间,瞪了波洛片刻,就在这一瞬间,脸上流露出一种奇怪的恶毒神情,透着不自然的紧张。”


“在一张小桌子旁边,笔挺地坐着一位他见所未见的丑到极点的老太太。那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丑陋,与其说令人厌恶,还不如说是令人不解。她腰板儿挺得很直,脖子上戴着一条硕大的珍珠项链,看着不像是真的。两只手戴满了戒指。貂皮大衣披在肩上,一顶小巧、珍贵的无檐丝绒帽和下面那张蜡黄的、癞蛤蟆似的脸极不相称。”


这两段简洁的文字中,有外形描述,有神态描摹,有心理揣摩,还有强烈的视觉反差,特别有画面感,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感官印象。


我立刻把这些喜欢的段落摘录在手机备忘录里,时时查看。有时候坐地铁无聊时,就审视坐在或站在对面的旅客,试着用类似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神态动作,甚至根据他们外形猜测其职业或生活过往。


要想不让短板持续存在,唯有日日巩固和修补。只有这样,写作桶里存的素材才会越存越多,付诸笔端的文字才会越来越出彩。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切忌浮躁,好故事都是反复琢磨出来的


“你糊弄自己,这个世界就会糊弄你,而文学又是最糊弄不得的艺术。”


晓吾姐姐说, “修改让文章呈现出最佳状态,和一个女子出门时保持妆容一样重要。反之,没修改的文章直接发出去,就像一个不修边幅的女人穿着睡衣走在大街上。”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每次写好一篇文章,我基本上会在电脑里存两三天,再三修改后再发布。


当天写的文章,即使多遍浏览,也很难发现文章里的基础错误,因为大脑已经疲劳或者适应了当下的文字模式。


隔一两天再看,效果就大不相同。我们能以旁观者的心态去审视旧文,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昨日文章,在更大程度上查找出错别字,修改语句不通顺之处。


记得写《青面兽杨志的前世今生》这篇文时,我前面写得意兴阑珊,收尾时却草草了事。投稿故事优选时,阳光老师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我的问题,结尾部分男主角的成功来得太快,情节有点突兀,最好修改下。


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仓促和急躁,也向阳光老师承认了错误。我不该草率处理结尾,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个人品牌的展示。我必须认真严谨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作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


在阳光老师的督促下,我认真地对这篇文章的结尾做了修改,这才有了推文时的良好呈现。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与打磨


有关修改,晓吾姐姐还分享了村上春树的好方法:每次修改只关注一个领域。比如,第一遍只做删减;第二遍只做增补,给文章增加血肉;第三遍只做语言的润色,之后再调整内容的逻辑和节奏,最后修改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唯有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精心构思,用心打磨。终有一天,我们将会为自己今天的认真与执着而自豪。


注: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情感##写作干货##写作##写作有感#

本文由茶茶说道原创,给你分享最接地气的育儿经验,最持久耐用的婚姻保鲜秘籍,最甜蜜撩人的爱情故事。


作者简介:干过传统纸媒的记者,新媒体编辑,任过中国500强企业的董事长秘书,当过最佛系的微商,开过最小资的淘宝店,直到拥有了可爱多,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累计书写22万字,粉丝超3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笔端   祠堂   不翼而飞   平缓   收尾   阴森   结尾   外形   情节   姐姐   读者   文字   老师   故事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