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防止消毒过度?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继口罩之后,各种消毒产品也是一件难求,有些小伙伴恨不得喝两口消毒水清清肠胃,却没有意识到消毒剂毕竟是化学产品,过度使用会对皮肤、黏膜造成伤害,尤其对于有孕妇和宝宝的家庭来说。

日常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防止消毒过度?

哪些属于过度消毒?

官方消息表明,对车轱辘、楼道空气、鞋底、快递外卖包装、空旷地面等进行消毒,频繁对手消毒,在加湿器中加入含氯消毒剂,等等,都属于过度消毒。

预防新冠肺炎是一场长期战役,钟南山院士预测4月底才能基本控制疫情,正确的消毒才不会过犹不及,杀敌一千而自损八百。

那么日常怎样消毒才不至于用力过猛呢?

日常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防止消毒过度?

如何防止过度消毒?

1、购买有效的消毒产品

目前已知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他不能有效灭活病毒的产品不推荐使用。

2、正确使用消毒产品

①75%医用酒精可以直接使用,如果酒精浓度过高(例如95%),需要稀释至75%左右再使用,否则无法有效灭活病毒。由于酒精易燃易爆,不建议喷洒消毒,最好采取擦拭的方式,注意避开明火、高温。

②84消毒液、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并非越浓效果越好,应当按照产品使用说明稀释后进行消毒杀菌。且刺激性较强,使用时注意避开皮肤口鼻,佩戴口罩、手套,消毒后注意通风。

③含氯消毒剂不能和洁厕灵、醋同时使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不推荐和酒精同时使用,消毒效果可能减弱甚至可能产生有毒气体。

日常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防止消毒过度?

3、这些情况下需要消毒

①手沾病毒概率极大,眼膜感染率高,外出时可使用75%酒精湿巾或免洗酒精洗手液用于手部消毒,回家后要用六部法洗手,手部消毒前不要揉眼。

②随身携带的常用物品,尤其手机等高频接触物品,回家后需用医用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③到过医院等特定场所,回家后最好全身消毒。

④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需要严格进行消毒。

日常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防止消毒过度?

4、这些消毒不必要

①对头发、衣服、鞋底进行消毒:没去过特定场所不需要消毒,做好日常清洁即可。

②往身上喷洒酒精消毒:容易导致过敏和中毒。

③对空气喷洒酒精消毒:空气消毒以通风换气为宜。

④使用紫外线灯进行室内消毒:不仅达不到相应的消毒目的,还有致盲和皮肤致癌的风险。

⑤频繁进行家居消毒:如果居住小区及附近没有确诊或疑似病例,不用每天消毒,做好正常清洁就好。

⑥餐具、宝宝奶瓶、玩具等耐热物品可选择物理方式进行消毒,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就可完成消毒。

日常生活中,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和他人保持距离,就能有效预防感染性冠肺炎。疫情终会过去,愿小伙伴们都能健健康康迎接那一天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消毒液   过氧乙酸   消毒剂   鞋底   肺炎   口罩   疫情   病例   酒精   频繁   日常   空气   皮肤   物品   病毒   冠状病毒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