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自拍我的故事#《文东纪实影像》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叫祝永言,今年83岁,安徽怀远人。我这一生不沾酒不抽烟,唯一的爱好就是摄影。从1955年至今,60多年里,我用相机拍下了数万张纪实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那恰是“我和我的时代”。讲述丨祝永言,记录丨文东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1936年我出生在淝河岸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1954年高小(6年级)毕业便参加了工作。先后在怀远县委及工业、税务、司法等部门担任过通讯员、打字员、秘书等职务。195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陪同领导下乡调研,接触到了一架老掉牙的海鸥相机,从此便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图为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我。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搞摄影创作,一靠天赋,二靠勤奋,三靠名师指点,四靠舍得投入。自幼生长在农村,青山绿水,茅舍田园都赋予了我无穷的创作灵感。为了学习摄影技术,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摄影培训班,还参加了北京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的专业研修班和函授班,系统的学习了摄影理论和业务知识。我这满屋子里与摄影相关的书籍和杂志,都是我几十年攒下来的,没地方放,只能堆在杂物间。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在上个世纪,搞摄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因为投入高回报少,相机咔哒一响,票子就哗哗地往外跑。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叫:“穷玩金子富玩表,玩相机的是傻吊”,可我就是痴迷于摄影,几十年来,一天不拍就觉得浑身难受。哪怕是下雨天,我也要站在屋檐下拍拍天空和远处的树木。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我只能口中省、肚中挪,节衣缩食,不抽烟,不沾酒,连戏剧和电影也很少看,一毛一毛的攒起来,购买相机,添置胶卷和其他摄影器材。60多年来,花在摄影创作上的钱究竟有多少,我自己心里也没个数,家里光冲洗好保存下来的胶片就有整整10大箱子,国产的、进口的相机用坏了好几台。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虽然60多年来,我从未靠摄影赚过一分钱,但是大量的纪实作品被入选各级各类影展或被媒体使用,并获得了不少奖项,能够得到认可,我觉着比金钱回报更有价值。至少我记录下了我和我所经历过的时代,这本身不就是一种财富吗。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上世纪50年代下半页,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但是,酷爱摄影的我,每逢重要事情都会拍照留念,为的就是给未来留下回忆的依据。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1958年和1959年,中间的是我,照片上标注了拍摄的主题。当时的中山装、白衬衫,钢笔和书,以及站姿,都是那个时代文化青年的标志。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这张照片是1960年元月我在县委办公室用国产4A相机拍下的自拍照,后来放大保存至今。每当看到它啊,就能想起那个时代的生活。照片里恰是我当时在县委办公室做通讯员时的情景,一边打电话联系工作,一边用毛笔记录下重要的事情。而且在当时能够玩上自拍,也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精神面貌特别好。老百姓虽然贫穷,但心态平衡,社会治安也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青年人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以学习为荣耀。现在想来,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作为县委通讯员的我,只要一闲下来就是读书看报搞摄影。《红旗》是我们的党刊,创刊于1958年,终刊于1988年,总共544期,我期期都看。图为60年代初期的我。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同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是我生活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六七口人要吃饭,全靠我一个人的工资。想买一筒胶卷,都得从牙缝里挤出来。一筒胶卷要好几块钱,顶一个人一月的生活费了,所以每张照片,我都特别珍惜。也因此,那个时期拍下的照片不多。这是60年代我和爱人的照片。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70年代我被调到了税务部门工作,那时候与同志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遇到特殊意义的日子或活动,我都会拍下照片留作纪念。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5月20日,是我们单位欢送一位同事时的留影,后排右一是我。这些老同志,有的人已经不在了。每当回忆起当年一起工作的日子,内心总会掀起不少的波澜。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83年10月,我被调任县白乳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书记。长期置身于山水园林和游人之中,为我的摄影创作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增添了无限的空间,我的创作从此进入到了高峰期,一些作品也逐渐被报刊杂志采用。这是我初到风景区管理处与全体同事们的合影,前排右二。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80年代中后期,由于改革开放,我们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开始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了欣欣向荣地景象。市面上的摄影器材性能也有了大步提升,我拥有了第一台彩色相机。有了色彩,就能让照片变得更有灵性。这是80年代下半页,怀远县首届集体婚礼上,我拍下的一对新人。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调到风景区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每一天我都活得很带劲。因为,可以做到兴趣工作两不误。白乳泉有着天下第七泉的美誉,古时曾招来无数文人骚客到此观赏留墨。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我的摄影创作提供了方便。同时,我的摄影也给景区带来了一些宣传。为此,安徽省旅游局曾授予了我“行业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图为1988年12月20日,我们景区管理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合影,前排右3是我。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为了提高摄影技术,1987年后,我曾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摄影专业及摄影研修班学习。学习期间,我多次深入工厂、农村、名山大川采风创作,拍摄的作品入选各级影展800余幅。图为部分入选全国摄影大赛的作品及获奖证书。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在我的眼中,改革开放,不仅带动了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建设,眼界逐步拓宽,对艺术文化的追求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被称为“东方芭蕾”的怀远花鼓灯在当时就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图为80年代末我拍下的《东方芭蕾》组图之一,曾被多家媒体引用。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1991年,我们怀远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我跑遍了县内多条大河、堤坝,拍下了500多张干部、群众和官兵们抗洪抢险的画面。后来这些照片被制作成30多套水灾纪录片,为当地方争取到了一些海内外同胞和华人华侨的资助。图为1991年城乡水灾现场画面。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1995年,59岁的我,被调到县城建局档案室工作。期间,由于工作得力,我们档案室的档案被评为“安徽省二级先进档案”,我个人也荣获了省二级先进个人称号,同时我们科室也被评为了“蚌埠市先进集体”。那时候业余时间,我开始主拍民生建设,记录下了不少珍贵的瞬间。图为我的个人荣誉证书。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1997年7月,我退休了。退休至今,我还担任着怀远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县摄影家协会高级顾问及安徽省老年学会常务理事等工作。还参与了《金色夕阳》、《诗国风光》等大型画册的编辑。同时,我对摄影创作的投入也更多了,我想活到老玩到老,只要生命不息,我的相机就一天不得闲着。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大概是2004年前后,我换了数码相机。第一台数码相机就花了我一万多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相较传统相机它的优势很多,性能也强大,不仅可以查看拍摄效果,尺寸格式等都可以调整。不过,我一直不对作品做任何后期加工,更喜欢原质原味的画面。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60多年来,我拍下了数万张照片,先后有1800多幅作品被国家、省、市报刊杂志采用,千余幅照片参加过省内外摄影展,100多张作品获奖,并被载入多类大型画册。它们组成了我几十年的回忆,也记录下了我和我所经历的时代。这本《中国名胜楹联大辞典》中就收录了我的作品。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年轻时,有人劝我多研究研究官场学问,还推荐我去担任某局局长,我都没干。我觉得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有那时间,还不如拿着相机到处走走转转。干到退休,我还是个副科级,可我一点都不后悔。一辈子能够领略世间繁华,记录下社会发展,我觉得这种“享受”比财富好得多了。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20年前,当我成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并被收进《中国摄影家全集》和《蚌埠人物志》等史志以后,就对摄影就有了一种使命感,于是更加热衷于纪实。我觉得纪实影像,最能透露一个时代的历史信息,为未来留下最真实的印记。现在我已经83岁了,回顾一生,能做一件自己钟爱的事情,挺好。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以上是83岁纪实摄影家祝永言老先生的故事。他为人谦和低调,一生都在记录他所看到的世界,作品内容广泛,不仅有工业、农业、商贸、水利、交通、文教、卫生、城乡建设,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等等。他60多年如一日的记录世界,给我们留下宝贵地视觉艺术享受和历史文献,十分令人敬佩。如果你也有故事,欢迎投稿。

我,83岁,用了60多年,记录“我和我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怀远县   怀远   中国人民大学   安徽省   时代   胶卷   县委   纪实   多年   事情   年代   相机   照片   故事   作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