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每年的3-8月是小龙虾最肥美的季节,作为夏季美食的代言的它,不知何时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时值6月,我们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走入蚌埠蚂虾街,去寻找一批“虾界”的老手艺人,阿亮和他的合伙人们便是今天的主角。(图为阿亮)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蚂虾街以虾得名,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是安徽省小龙虾美食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虾王”商标就诞生于这里。1979年,一个叫石顺利的人在这条街上最先卖起了卤煮小龙虾,在他的带领下,渐渐地打开了小龙虾市场,并逐渐形成气候,最终发展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小龙虾美食一条街。(图为蚂虾街)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蚌埠蚂虾街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短短百十米的街道,挤着六七十家虾铺。整条街上生意最好的当数石顺利、阿亮和吴孝怀,他们三分天下,自成一派,共同推动了蚂虾街的发展。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2000年左右,蚂虾街达到了鼎盛,整条街日均销量三四万斤。街道两旁,但凡有空的地方都摆满了桌椅。蚂虾街的繁荣吸引来了各大媒体,就连央视也来凑个热闹。一时间蚂虾街名声远扬,四面八方的食客纷至沓来。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然而,物极必反,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夺得客源,一场“腥风血雨”竟悄然而至。商户之间明争暗斗,奇招不断,甚至打架斗殴、掀摊砸店。生意最好的石顺利、阿亮等人自然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几番较量下来,最具影响力的他们纷纷倒下,被迫歇业,蚂虾街也因此走向了衰败,最终于2009年被取缔。(图为阿亮)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就在蚌埠龙虾最火爆的时期,盱眙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2001年,盱眙县举办了第一届龙虾节,并通过连续多年的努力,最终做成了地理标志性产品。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小龙虾的上位,离不开蚌埠人,更离不开蚂虾街。带着那段历史,和对“小龙虾江湖”的探究,我们采访了从业30多年的阿亮。说起蚌埠龙虾往日的辉煌,他掩不住流露出许多自豪感,当谈起衰败时,他又唏嘘不已。蚂虾街带动了小龙虾经济,却没能保住“大哥大”的位置,阿亮表示有些可惜。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现在的蚂虾街早已成为了蚌埠人心中的记忆,往日的荣光不复存在,只有街角仅有的几家店还能看出它的痕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小龙虾已不再属于某个区域,而是一种遍地开花的网红食品。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4年前,阿亮与吴孝怀、范二毛等人合并,在街角开了一家相对较大的店面。他们都是蚂虾街的“老人员”,最早的烧虾手艺人,亲身经历着蚂虾街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又一步步衰败的全过程。从对手到合伙人,这种关系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也道出了蚂虾街的现状。(图为吴孝怀的妻子岳国俊在店外揽客)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多年前,安徽地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河虾、海虾,都不如蚌埠的大蚂虾。蚂虾是蚌埠方言中对虾类的统称,大蚂虾指的就是小龙虾,这句顺口溜恰恰反映出了蚌埠小龙虾当年的“江湖地位”。昔日辉煌已不再,今日萧条尤可期,蚂虾街的历史值得品味。

他在小龙虾的“江湖”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却要与对手抱团取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盱眙县   盱眙   蚌埠   街名   海虾   肉中刺   手艺人   抱团   摸爬滚打   街角   龙虾   往日   街上   对手   辉煌   街道   时期   多年   江湖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