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初中优等生到高中成绩就变差,班主任告诉你,不是智商的问题

初升高是一个分水岭,能完美适应过渡的学生,便能在高中时期继续保持优秀,但有的学生,明明在初中时成绩名列前茅,但升到高中便出现了反转,成绩一落千丈。

究竟是学生不努力,还是学生的智商不足以再在高中阶段领先同龄人?

有经验的班主任告诉你,不是学生智商的原因。

为何初中优等生到高中成绩就变差,班主任告诉你,不是智商的问题

家里有初升高学生的家长,一般在学生步入高一的第一年都很紧张,原因就在于初升高后成绩变差例子数不胜数。

但纵观这些例子中,有多数学生在初中的成绩可以被称之为“学霸”,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极为端正,并不存在懈怠或偷懒、厌学等问题。

同样的勤奋,同样的聪慧,究竟是为什么会让这些初中学霸在高中时跌落神坛呢?

高中班主任明确地告诉家长,不是学生智商的问题,是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

为何初中优等生到高中成绩就变差,班主任告诉你,不是智商的问题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学习方式大不一样,初中在很多学科中都处于打基础阶段。

诸如物理、化学和数学,这三门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做题方式多为套用模板,只要学生掌握做题找关键信息并且将其套用到公式中,就很容易得分。

更不用说初中阶段的历史和政治,只要死记硬背,记好老师做好的总结,在卷子中总能得到分数。

但高中的做题思路与考察重点则完全改变,高中的题多为综合性考察题,很容易一道物理题中考察3、4个公式,文综类的科目也由死记硬背变为深度分析。

所以学生想要在高中考试中得分便难上加难,但多数在初中使用固定思维的优等生在高中依旧未改变思考模式,不能灵活地结合,这让他们难以在高中考试中找到拿分的诀窍。

为何初中优等生到高中成绩就变差,班主任告诉你,不是智商的问题

关键是这些初中优等生还很勤奋,他们认为自己做题没思路就是因为练习太少,于是他们努力的方式就是“疯狂刷题”,但刷题真的有用吗?

相信很多高中刷题的学生都有过这种困扰,自己练习一种题型已经很多次,但是再出现一道同类型的新题,自己的脑中却依旧一片空白。

这就是因为学生一直在无效刷题,他们学会的只是每一道题单独的做法,而没有学会一类题的解题思路。

在高中以量为尊的只有英语词汇量和语文的写作,理科中的各学科除了需要对基础的熟练度有要求外,还需要学生有灵活的解题能力。

为何初中优等生到高中成绩就变差,班主任告诉你,不是智商的问题

而想要锻炼这种解题思路,就需要学生把练习重点从题型放到思路上。

就拿错题来举例,多数学生积累错题后可能就把错题本放在那里吃灰,或者经常看一看把题背住,但这种对待错题的处理方式对学生并无大用。

最好的做法是学生把错题经常拿出来重新做,在看过一遍做题方法后,学生按照那个做题思路自己尝试练习,自然会加深印象。

为何初中优等生到高中成绩就变差,班主任告诉你,不是智商的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优等生到高中后成绩变差,多数学生都是受到环境变化影响或者是学习方法跟不上节奏。

如果学生能过早意识到自己成绩退后的原因,并且开始尝试改变,这些外部原因造成的困难自然很快就会被克服。

所以,在高中除了智商以外,提高成绩的关键就在于有效学习。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优等生   智商   班主任   初中   成绩   高中   死记硬背   题型   公式   思路   阶段   原因   关键   方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