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1

女儿快两岁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要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老母亲终于写完了崩溃二字。

那个时候,女儿总说浑身痒,每晚睡前不停地拉着我的手,让我给她挠。

她的痒痒程度,一度让我怀疑她得了某种严重的皮肤病。因为她经常已经很困了,却还强打着精神让我给她挠。

还有的时候,她明明已经睡着,却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大事”一样,赶紧拉过我的手,让我继续挠。

第一次去医院,医生说儿童皮肤敏感,北方冬季又干燥,每天睡前抹点橄榄油也许会好。

可到了晚上,日常的“痒痒”,变成了“抹油油”,女儿又缠着我一整夜一整夜地给她抹油。

更神奇的是,她的痒只发生在夜里,只发生在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奶奶带她时,一点也不痒。

再次去医院,医生告诉我,她不是生理的痒,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她只是渴望妈妈的抚摸。

那一天,从医院走回家,回想女儿出生到现在一幕幕,真的感慨万千。

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从一出生的肠绞痛整夜哭,到每天夜里吃奶十多次;

从“溜达”着抱在怀里才能睡着,到要给她挠痒痒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将近两年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饭渣”,不该吃的都咬遍了,该吃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有时候又像个“小霸王”,总是没有缘由的就发脾气大哭……

多少次,我怀疑人生;多少次,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多少次,我怀疑自己的养育方式有问题。

有不少“过来人”告诉我们:

孩子哭闹只是在试探家长的底线,不能惯着他们;老抱着就把他们抱“馋”了,不能抱;而孩子不吃饭不睡觉,多半是欠揍。


身边很多像我女儿一样的“恶魔宝宝”,被贴上“皮孩子”、“讨债鬼”这样的标签,妈妈们采取的方式也只是吼叫、压制。

而粗暴的压制,对“恶魔宝宝”往往是无效的,他们反而会变本加厉。

很庆幸,这次女儿的“痒”,让我提早认识到自己中奖了,医生告诉了我一个词语——高需求宝宝。


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2

高需求宝宝的概念,是西尔斯博士提出的,他归纳了高需求宝宝几个特征。

这些特征的确会让人气得“牙根痒痒”,但是积极的看,每一个特征都有令人欣喜的一面:

情感强烈——哭的时候声音响亮,吃的时候狼吞虎咽,笑起来格外带劲;超级好动——不喜欢被束缚,很难安静下来,好像永远充满活力;强烈求抱抱——会不断地向妈妈索取,没完没了地要求抱抱、喂奶、抚慰;“苛求”多多——他们的要求必须立刻满足,不存在“延迟满足”的概念;经常醒来——睡眠与常人不同,他们似乎不需要很多的睡眠;无法满足——使出浑身解数安抚,但是宝宝依然不买账,大哭大闹;不可预料——昨天用过的安抚方法,今天也许就不管用了;超级敏感——很容易被打扰、被刺激,环境被改变后,立马抗议;分离焦虑——只有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舒服,和妈妈分开时会觉得害怕。


心理学将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情绪强烈的胆汁质、热情强烈的多血质,慢条斯理的粘液质,敏感脆弱的抑郁质。

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我们的双眼皮、高鼻梁一样。

同样的,高需求宝宝是天生的,并不是一种疾病,更不是孩子故意在“作妖”,不能通过压抑来制止。

通过积极的疏导方式,正确的教育方式,你可能会发现,我们的高需求宝宝,能带来更多惊喜!

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3

养娃就像一个升级打怪的游戏,虽然前期痛苦,但是后面收获满满。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什么事件上,突然“长大”。

心理学家杰伊·贝尔斯基,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高需求宝宝更能适应社会:

容易养育的天使宝宝,相当于保守投资,他们在各种情况下都会表现得很稳定,环境对他们不那么敏感。而那些敏感的孩子,面对压力、灾难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优势;面对和平、富裕,也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每一个高需求的孩子,都可能是高回报的孩子。

同事家的孩子璇璇,从小是出了名的“磨娘精”,吃饭、睡觉是老大难问题。

但是同事一家没有粗暴处理,而是尽可能的满足她。因为他们发现经常抱着她,和她亲密一些,她就没有那么难养。

既然上天赐予了他们这样一个孩子,就意味着他们要提升养育方式,也不是什么坏事。

璇璇上幼儿园时,同事已经做好了非常充足的心理准备:哭的时候怎么办,非要回家的时候怎么办,不合群怎么办。

惊喜的是,这些都没有发生。璇璇上幼儿园并没有很抗拒,晚上回到家也没有大哭大闹。

而且还像个“小大人”一样,和同学关系都很好,一副热心肠,还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璇璇爸妈坚持的亲密育儿方法:

因为她从小被爱包围,非常富有同情心;她内心充满安全感,愿意信任别人,愿意和陌生小朋友玩;她很敏感,能敏锐地观察到别的小朋友的变化,从而帮助她们;她很了解自己的需求,也习惯了表达需求,能在幼儿园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好。虽然有时候,还是不能午睡,或者要老师抱着才能睡着,吃饭也是时多时少,但是她不会去打扰别人,和幼儿园的一切相处融洽。


高需求的宝宝就像一颗种子,用爱滋养,他们会结出令人惊喜的果实,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身上还有哪些闪光的特质。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中,归纳了孩子从高需求到高回报的改变。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高需求宝宝那些磨人的特质,最终都可能变成优秀的品质。


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4

从某种角度说,所有的宝宝都是高需求的,大多数宝宝至少在某个方面是高需求的,只是有些宝宝高需求的方面特别多。

但不是所有的高需求宝宝,都有成为潜力股的特质,这还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只有足够的爱,才能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采用压制、漠视等“传统”方式,孩子内心不安的种子会生根发芽,融入性格,长大后反而变得胆小、自卑、抑郁。

这几个小方法,可以帮你应对孩子的高需求,让孩子的成长“顺势而为”,真正的成为潜力股。

一、不和“天使宝宝”比较

避免自己陷入比较的陷阱,客观地看待孩子。别的孩子身上有我们看不到的缺点,我们的孩子身上,也一定有他独特的闪光点。

你的孩子只是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而已,这世上,本就没有一样的孩子,没有谁好谁坏的差别。

二、坚持自己,回应别人的批判

育儿最大的挑战,不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回应别人对我们育儿方式的批判。

别人否定的声音,或许有些嘲讽,有些不理解,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我们要相信自己。

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你知道最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


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三、理解孩子的沮丧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他们也会很困顿的。

在幼儿园,每个孩子都能安静地吃饭,只有他不能。每个人都能躺下睡觉,只有他无法入睡。这个时候,他也会沮丧。

如果家长也不理解他们,他们也会觉得是自己的错。

毕竟,不同不等于不对,我们的孩子没有做错什么。

四、原谅自己的崩溃

如果你真的要崩溃,理智马上余额不足,想要冲着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停下来,把孩子交给一个情绪相对稳定的人抱一下。

让自己走出屋子冷静一下,给自己的沮丧找一个发泄口,也是很有必要的。

并不是说,你会冲着孩子愤怒,你就是一名不合格的妈妈了。

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妈妈也不是超人。

五、给孩子更多的亲密与积极回应

亲子关系越稳固,孩子的性格越健全。

亲密的育儿方式是父母与孩子的深度对话,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理解我们,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来源。

孩子的需求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从心出发,才能给孩子抚慰。

不要担心会把孩子惯坏,3岁以前,给多少爱都不算多。被爱供养的孩子,比在怨怼中长大的孩子,性格要健全多了。


哭闹敏感的难搞宝宝,为什么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5

作为妈妈,我们更应该明白,被孩子黏着的时间是幸福的,而且只有几年的时间。

那种无所畏惧,没有任何条件的依赖与信任,只有孩子能给予我们。

等孩子长大独立之后,当我们回首,那种失落感才提醒我们,孩子的黏人,真的很可贵。

皮小子是好的,皮闺女是巧的。

高需求宝宝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要轻手轻脚地“拆开”,才能收获盒子里完整的美好。

妈妈育儿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高需求宝宝的那些“养育之苦”,早晚会成为收获。

文/妙黛 亲宝宝特约作者

亲宝宝APP:一家人的亲子空间,千万家庭的选择。怀孕、育儿必备,轻松记录宝宝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敏感   宝宝   痒痒   多少次   出息   特质   安全感   幼儿园   亲密   特征   性格   女儿   需求   妈妈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