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好痛!”:孩子被吼后的6个变化令人心疼

1

对待孩子时,父母控制不住的冲动有多可怕?

前几天,闺蜜切切实实经历了:她为此差点弄丢4岁的儿子亮亮!至今回想都胆战心惊,后怕不已。

在小区,她叫亮亮回家,亮亮不愿意,一屁股坐地上,怎么都不起来。

一只手提着菜、另一只手去拉亮亮的她,忍不住生气。最后松开手,说了句:“走了!”转身独自进了单元大门。

按往常,孩子很快会跟进来。可这次他竟一会后又爬起来玩,根本无视妈妈。

她火冒三丈:你真以为我不走吗?看我治不了你!

一冲动,上楼了。

10多分钟后,她下楼,天已经暗了。她以为亮亮会在原地哭着等她。

没想到:楼下竟然空无一人。

她懵了,大声喊亮亮,却没人回答。

她沿着小区的每条路找,内心充满了恐惧,恨不得扇自己的耳光:“孩子才4岁啊,我怎么会那么冲动?那么心大真把他丢下?”

万幸的是,在一个转弯处,她遇见了亮亮,被一位婆婆牵着。

婆婆说看见亮亮一个人在小区,问了他家在哪里,送上去,家里却没人。她正准备先把孩子带回自己家。

婆婆十分不解:“你们怎么会在小区走丢?要是孩子自己跑去其它地方了咋办?要是被坏人带走咋办?”

闺蜜搂着亮亮,不停流泪。

她说:“那一刻,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时候。”

“妈妈我好痛!”:孩子被吼后的6个变化令人心疼


2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中,包宝宝不听妈妈的话,执意搬出去住,妈妈突然愤怒地抓住他,一把吃进了肚子里。

“妈妈我好痛!”:孩子被吼后的6个变化令人心疼

流泪的神情、躺床上几天不吃饭,表明了妈妈有多后悔。

她多疼他啊,意外看见包子变成了小宝宝,她爱得不得了。

她从没想过他也会长大,会离开她,更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因为冲动吃了他。

尽管现实没有这么夸张,但父母冲动对待孩子的事比比皆是:

“有一次,我急着带孩子出门,孩子偏不起床,我生气地使劲一拉,孩子手脱臼了。”“晚上叫孩子洗漱,他怎么都不动,我的火一上来,把牙刷摔成了两半。”“孩子读初中,有一天说我不会当父亲,我平生第一次甩了他的脸一巴掌。”“陪孩子做作业,她不专心,气得我把她作业本给撕了。”......

大多数父母都小心呵护着孩子,可免不了的是,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发怒,冲动对待孩子。

孩子被打过的身体会复原,而孩子心灵所受的伤害,却是难以想象的巨大。

一位知乎网友说:小时候,妈妈哄她睡觉时,如果时间稍久,她还没睡着,妈妈就会突然暴怒,对她吼:“这么久了还不睡?那你自己睡!”然后冲出房门。

她总是充满恐惧,害怕妈妈真的不要她了,撕心裂肺大哭着找妈妈。

从小她就非常易怒暴躁,一点小事都会让她大声尖叫,跑得很远。在学校,她也是最受不了批评,最令老师头疼的学生。长大后,她在睡觉时也时常容易感到焦虑,长期失眠。

心理学者MatthewMcKay博士说:

“家长经常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发火的家庭,相比安静的家庭,孩子往往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更强势和容易情绪低落,学校表现也更差。愤怒,会毁坏小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们常低估了冲动行为背后,孩子内心会刻下多深的烙印,性格会受多大的影响。

“妈妈我好痛!”:孩子被吼后的6个变化令人心疼


3

一位妈妈说:“有无数次就因为孩子某个小小的举动,心中那团火苗‘蹭’地就蹿起来。”

很多父母觉得,这时只要控制住不在行为上伤害孩子,就没事,言语上吼骂几句不要紧,毕竟只是一次情绪发泄。

而孩子的真实感受,却令人心痛。

绘本《妈妈发火了》中,小山午饭时动作慢了、洗脸时玩起了水花、把画画到了墙上,妈妈爆发地大吼:“我要被你气死了!”

小山手脚不停发抖,突然消失不见。

妈妈翻山越岭,终于在一个城堡看到孩子的影子:“小山!”

对方却说:“我不是小山,我是小闹闹。”“我不是小山,我是小泡泡。”

“我不是小山,我是小涂涂。”这些都是她在发火时对小山的定义啊!

“妈妈每次生气,我都会好害怕。但我真的好爱好爱妈妈。”影子瑟瑟发抖地说。

妈妈哭着说:“对不起,小山。”消失的小山终于回来了。

当父母发火冲动时,孩子不仅想要消失,五脏六腑也如同被震碎了。

《托儿所》节目中,儿童心理学博士托德说,此时孩子的身体部位好像分裂成了6份,它们也代表着孩子的6种心理:

脑袋代表着注意力:如同飞到宇宙,因为被妈妈愤怒冲动对待的孩子,会变得不知所措,一点也记不住你说的内容,只记得你凶过他。

身体代表躯体感觉:如同掉进大海,象征着孩子的肠胃翻江倒海,身体很难受。

双臂代表安全感:如同飞到老虎身上,意味着孩子的安全感已经被破坏,家里如果没有另一个人保护他,他会感到绝望,只想逃跑。

嘴巴代表语言:如同落到山顶上,孩子虽然有好多话想说,可是他的语言被禁锢,只能沉默。

屁股代表自我评价:如同被扔在嘈杂的大街上,很多人指指点点,意味着孩子不断被否定,最终变得懦弱和不自信。

双脚代表情绪:孩子只想逃走,可是他只有脚,没有方向,迷失在沙漠。

父母只是冲动一时,孩子却内伤一生。

“妈妈我好痛!”:孩子被吼后的6个变化令人心疼


4

1、放下控制之心,接纳孩子的特性

尹建莉的女儿初中时,迷上了《还珠格格》。

许多父母会想:这还了得?万一影响成绩怎么办?万一学电视谈恋爱怎么办?许多冲动因此产生。

尹建莉却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看这些啊!

她没有控制女儿,反而尊重和信任她,让她自己安排时间。

女儿居然巧妙地做到了三不误:放学先练琴,吃完饭,边看电视,边在广告时间里,快速写作业。不仅没有影响孩子成绩,反而提高了学习的高效性和专注力。

父母记得自己曾经是孩子,理解孩子的成长之路,会避免许多冲动。

2、懂得“冰山理论”,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有个“冰山理论”:我们往往因看到孩子表面的问题而冲动,但那只是冰山的表层。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逛街,4岁多的果果挑选了两张贴纸,其中一张给我,依依伸手要,我顺手给了。

没想到,果果生气地大喊:“不许给妹妹!还给我!”

我心烦:“你有一个贴贴了,再给妹妹一个怎么了?而且你给妈妈了,就是妈妈的!妹妹要,妈妈可以给她!”

果果捂着耳朵,大哭大闹跑到一边。我当时特别冲动地想对她大吼一通,说她太不懂事。

在这瞬间,我突然尝试去理解果果的感受,才意识到:她的哭闹有理由啊。

她精心挑选了两张贴贴,一张给自己,一张给妈妈,希望妈妈能够喜欢。

可妈妈却毫不在意地直接给了妹妹,还是经常会和她争宠的“情敌”!

换了谁都会难过愤怒。

我一点气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疼和歉意。

走到果果的面前,我蹲下来,对她说:“对不起,妈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你送给妈妈这个贴贴,妈妈好喜欢啊,谢谢你!”

果果不再哭,安静了下来。

后来,她没有再要回贴贴,而是愿意和妹妹一人一个,其余的依然送给妈妈,还主动牵着妹妹的手回家。

当我们专注于孩子的内心,看到底下真正的冰山时,面对孩子会平和许多,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妈妈我好痛!”:孩子被吼后的6个变化令人心疼


3、父母的焦虑,别让孩子买单

有网友说:“我每次控制不住对孩子冲动时,都是因为自己压力很大,心里很烦躁、焦虑,不自觉就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可孩子不该为父母的焦虑买单啊!

遇到事情,努力寻找办法解决,使自己在孩子面前不泄愤、不冲动,不让孩子承受不该有的委屈和伤害,是为人父母该有的担当和责任。

如果,我们没有控制住情绪,一时冲动对待孩子,一定要跟孩子道歉。

每一次父母的道歉,都是对孩子伤口的包扎。

也时刻记住,孩子柔软的内心,需要我们小心呵护。

网上一位妈妈为女儿读《大嗓门的妈妈》绘本时,读到结尾处企鹅妈妈说:“对不起。”她问女儿:“小企鹅会原谅妈妈吗?”

女儿回答:

会呀,因为她爱妈妈。可是,小企鹅还是很痛很痛啊!因为她的身体是缝起来的。

5

看过一句扎心的话:“孩子小的时候,别把他的稚嫩和软弱当做软肋,用自己的愚昧和无知透支孩子成长的岁月。孩子长大了,内心的阴影面积和那些回不去的弯路,就是还不起的代价。”

一次次震碎孩子的心,让孩子消失不见,最开始还能不断缝起来,找回孩子,有一天就会真正支离破碎,孩子的心也再难挽回。

放下对孩子的控制之心,别再轻易冲动。

多接纳他,理解他,抱抱他,爱他。

你会更平和,更笃定,育儿生活会更快乐,更享受,孩子也会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文/羔小羊 亲宝宝特约作者

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专注于0~6岁孩子的早期开发和教育,为家长提供最科学最全面的亲子教育知识,更好地培养宝宝行为习惯的发展和养成。

亲宝宝APP,5000万年轻家庭都在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妈妈   孩子   冰山   小山   焦虑   心疼   冲动   愤怒   生气   情绪   内心   女儿   父母   妹妹   代表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