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去别人家玩?因为他们考虑的是自己

和孩子们玩了一天,早早的就感觉疲惫了,这种简单的状态让人舒适:玩、跑、跳,累了就睡觉。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有着不一样的认知与建构,小宝宝感受着大人的关怀与快乐,大孩子在游戏中探险、认识自然中奇妙的现象,

而每个人又带着各自不同的个性,以及那不同的家庭背景,塑造着个人不同的命运。


看到一个奶奶不断的在孙女玩得开心时打断她,强行要求她喝水、穿衣服,又在孩子玩得有一点夸张的时候(比如把她们自制的山楂水蘸到嘴里尝尝),用尽所有力气去恐吓、制止,严厉凶狠的骂她,又说水有毒,喝了会死。我深深的恨恶这样的方式,他们深深的吸食着孩子,在孩子身上建立自己的存在感,又把自己不安全感笼罩孩子,让孩子的生命力变得微弱、狭隘。


跟两个孩子玩到后来,他们想跟我回家玩,让我去跟他们的爸爸说,我像孩子一样就跑去问他们的爸爸,哪来那么多的理性与考虑呢?想完就继续玩咯。不过预料之中的是,他们的爸爸一口否决了,没有同我有什么交流,即使我说:“孩子们很想去我家玩。”


如果是我的孩子,她很喜欢的东西,我会引起重视,我认为这是判断一个家长是不是真的爱孩子的一个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孩子   山楂   年龄段   小宝宝   孙女   凶狠   狭隘   微弱   生命力   认知   严厉   预料   安全感   奇妙   爸爸   家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