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有血管瘤,怎么办?

婴儿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间的血管组织增生而形成,发生率约4~5%,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不同婴儿血管瘤治疗方法不同。

根据血管瘤累及的深浅分为:

1.浅表血管瘤,起源于真皮浅层,即过去所称的“草莓状血管瘤”;

发现孩子有血管瘤,怎么办?

2.深部血管瘤,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外观呈蓝色或无色;

发现孩子有血管瘤,怎么办?

3.混合血管瘤,起源于真皮浅层和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

发现孩子有血管瘤,怎么办?

患儿生后3个月内会有一个快速增殖期,瘤体大小可达到最终面积的80%。然后增殖变缓,6~9个月为晚期增殖期,最终在几年后逐渐消退。

高风险血管瘤包括:

1.节段性血管瘤> 5cm ——面部,伴随结构异常,瘢痕,眼/气道受累;

2.节段性血管瘤>5cm———腰骶部、会阴区,伴随结构异常,溃疡;

3.非节段性大面积血管瘤——面部(厚度达真皮或皮下,或明显隆起皮肤表面), 组织变形,有形成永久瘢痕/毁形性风险;

4.早期有白色色素减退的血管瘤 ,溃疡形成的标志;

5.面中部血管瘤, 高度存在毁形性损害的风险;

6.眼周、鼻周及口周血管瘤, 功能损害,毁形性损害风险。

治疗血管瘤,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来判断是否为高风险的血管瘤,从而决定治疗方案。

婴儿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特征,并且消退后多数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所以大部分患儿不需要治疗。

高风险的血管瘤,可能引起溃疡、毁形性损害、功能损害或重要组织脏器结构改变等并发症;处于增殖期的血管瘤,也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低风险级别增至高风险级别。应根据其风险级别、是否处于增殖期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口服普萘洛尔治疗

该药目前是治疗重症婴儿血管瘤的首选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 优于糖皮质激素。目前国内常用剂量为1.5~2. omg/(kg.d)。疗程应根据年龄、瘤体消退情况及药物剂量综合决定,早期停止治疗可能会导致血管瘤的反弹性生长。因此,普萘洛尔的疗程应持续至瘤体生长期结束。

2.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主要用于有普萘洛尔禁忌证的重症婴儿血管瘤。用药方法:口服泼尼松3~ 5mg / kg (总量不超过50mg),隔日顿服。根据瘤体消退情况逐渐减量,服药期间应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3.激光治疗 目前用于浅表型婴儿血管瘤的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破坏患者的表皮才可以去除瘤体,一般治疗以后创面非常大,难以护理,同时还留有疤痕。

4.外用药物治疗

(1)目前常用药物有噻吗洛尔、卡替洛尔等,主要治疗小的、浅表型血管瘤。

(2)咪喹莫特:可用于浅表、局限性的血管瘤。

5.局部注射治疗

用于局限性、深在性、非重要组织器官周围的血管瘤,也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如术前使血管瘤减小、用于术后残留的病灶或某些不宜切除和修复的部位等。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无水乙醇、聚桂醇、平阳霉素等。

6.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孩子而言,需要全麻,全麻对孩子大脑有极大影响;需要住院,需要家人陪护,花费较大,切口缝合留有疤痕等弊端。手术切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要根据皮损部位、患儿年龄、皮损大小及有无并发症等综合因素考虑。对于早期的并且有消退可能的血管瘤不建议手术治疗。

7.放射治疗

效果尚不能够肯定,且有致癌的可能,目前已很少应用。
 8.冷冻治疗

低温冷冻治疗的损伤面积非常大,治疗后有发生水泡以及糜烂,容易出现感染,对于那些巨大血管瘤,一旦出现出血,是不容易止血的,而且留有疤痕。对于非暴露部位如米粒大小仍可选择此方法。
9.硬化剂注射

一般而言,脉冲染料激光对于那些浅表血管瘤作用很大,一般都是能够治愈的,而对于那些较深的一般难以治愈,而且还有可能会留下疤痕。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婴儿血管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全麻   血管瘤   瘢痕   皮下组织   可能会   疗程   疤痕   真皮   激素   溃疡   部位   药物   婴儿   风险   组织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