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结束(10月14日至10月20日):重创美军“滴滴漏师”



第一阶段结束(10月14日至10月20日):重创美军“滴滴漏师”

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交战特点就是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每一场战斗都是惊心动魄,空前激烈,打得十分残酷​‍‌‍​‍‌‍‌‍​‍​‍‌‍​‍‌‍​‍​‍‌‍​‍‌​‍​‍​‍‌‍​‍​‍​‍‌‍‌‍‌‍‌‍​‍‌‍​‍​​‍​‍​‍​‍​‍​‍​‍‌‍​‍‌‍​‍‌‍‌‍‌‍​。 在上甘岭两个小山头,597.9和537.7北山两个阵地,我们就是根据敌人进攻重点,以主要兵力和火力与他们争夺597.9阵地,狠打美军! 战士们依托坑道,在表面阵地上进行阻击和适时反击,力争大量杀伤敌人​‍‌‍​‍‌‍‌‍​‍​‍‌‍​‍‌‍​‍​‍‌‍​‍‌​‍​‍​‍‌‍​‍​‍​‍‌‍‌‍‌‍‌‍​‍‌‍​‍​​‍​‍​‍​‍​‍​‍​‍‌‍​‍‌‍​‍‌‍‌‍‌‍​。 而美军的步兵则凭借着他们优势的火力和兵器,仗着他们的炮兵、坦克和飞机向我们坚守的阵地狂轰滥炸、猛烈攻击,整日以排、连、营不同规模,连续进行十次、几十次冲击,他们的企图就是要全部占领两个阵地​‍‌‍​‍‌‍‌‍​‍​‍‌‍​‍‌‍​‍​‍‌‍​‍‌​‍​‍​‍‌‍​‍​‍​‍‌‍‌‍‌‍‌‍​‍‌‍​‍​​‍​‍​‍​‍​‍​‍​‍‌‍​‍‌‍​‍‌‍‌‍‌‍​。

我们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按照自己的战术去打,稳扎稳打,依托坑道保存有生力量,在表面阵地上阻击、反击、打退敌人的多次冲击。 如果表面阵地被敌人攻占了,我们就利用夜暗反击夺回来,白天再阻击。 我们的炮兵也在一定时刻发挥威力,压制敌人的炮兵或支援作战的步兵。 经过7天反复争夺,我们三次全部恢复阵地,四次部分恢复阵地,迫使美军动用了31团、32团、17团的9个营,韩军也动用了32团、17团、31团和37团的8个营,敌人这17个营都曾打过了两番到三番,共死伤7000余人。

到10月20日,第一个阶段作战基本上就算结束了。 战役将进入第二阶段,按照志司和军的要求——坚守阵地的官兵就是要依托坑道,与敌人展开拉锯战,集中力量狠打美军。 我们战场上每一位指战员心里都很明确,只有彻底将美军打服了,才能奠定胜利的基础。 至于韩军,打垮了美军,自然对他们是一种威慑。

转入坑道斗争阶段以后,美军并没有全部撤退下去。

美7师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的部队,随后进入欧洲作战。 这个师成立以后,因执行任务准确无误而受到赞誉,所以获赠雅号——“滴滴漏师”,就是形容他执行任务像滴漏器一样准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又重新打出了美7师的番号,主要作战任务是在太平洋各个岛屿和日本人争夺,先在南太平洋的岛屿,以后打到菲律宾,最 后 打到冲绳。 日本投降的时候 美 7师在韩国,所以那时候李承晚军队的组建工作,美7师都参加了。 侵朝战争中,这个师先后参加了仁川登陆和东海岸登陆作战,并打到过我们的边界,随后退至长津湖。 我们27军的部队在长津湖与他交过战,战到最后他们从海上逃跑了。




坚守坑道的战士们传看缴获的战利品


1951年他是在朝鲜东线,就是常说的“伤心岭”——人民军守的那个850高地。 为什么叫“伤心岭”呢? 美军曾在那儿吃了苦头——美7师在那里守了一冬天,直到冬季过后才撤下来。 大概4月底、5月初,美7师接替美2师的防务,防守朝鲜中线,这样就与我们部队形成了面对面。 我们是4月份上的阵地,经过5、6、7、8、9、10月,一共6个月,自然对美7师就比较了解了。

第一天战斗,也就是14日,美军是31团打头阵,结果被我们打垮了他们2个营。 于是10月15日的进攻就是32团上阵,31团2营还没有与我们“见面”,这时他就配合32团进攻。 由于32团伤亡惨重,17团3营又接防参加战斗。 美7师的3个团中,17团资格最老,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17团,他是美7师的主力团,是1812年战争时候成立的,当时称之为步兵17团(肯塔基团),有“水牛”之称。 最后,这个老资格团也撂在上甘岭了。 他们打了整整7天,都没能把志愿军赶下山。 敌人虽然占领了表面阵地,但他们却没有料到,屁股坐在了志愿军给他们准备的火药桶上。 后来美军才得到消息,说志愿军都隐蔽在壕沟和洞穴里,“是受命战斗到死的”。

我们就是要利用自己的阵地,这个阵地并不是一般的阵地,它的肚子里头有的地方是空的,可以囤粮,囤弹,屯兵。 利用这个阵地,我们与敌人进行反复争夺,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敌人,即一小口一小口地把敌人吃掉。

原先美军总以为我们这两个阵地突出在他们的阵地前沿,打起仗来论纵深的话,咱们的步兵和炮都不容易及时过来支援,这两个小山头好攻占,几百个人就能解决战斗!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双方反复争夺,两个“好占领的小山头”,难以啃下来。 敌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骄兵嘛,装备精良,有飞机、有大炮,还有坦克,志愿军有什么呢? 他们根本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 打了这几个回合之后,他们才感到,尽管战前他们是看来看去,研究来研究去,但真 打 起来,顺利拿下这两个山头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事后,他们承认对我们修筑的坑道估计不足,对我们炮兵、后勤的支援能力以及战术水平估计不够,还有一点——对志愿军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作风更是估计不够。 结果怎样呢? 一上来就碰了个钉子吧! 美军不打到山穷水尽是不服输的。 这7天来反复的拉锯战,美7师伤亡4000多,近5000人,那个伤亡是非常惨重的。 难怪他们认为上甘岭战役是1951年“伤心岭”战斗以后的最大一次挫败。 美国的新闻报道也承认说:“美国第7师步兵曾经苦战并付出了很大的生命代价。 ”“中国军队打得出色! ”结果是让他们也觉得没有力量再坚守“三角形山”了,这样他们才不得不以伤亡率升到一年来的最高点而将撤离前线,调韩国军队接替他们。


就在10月20日,15军党委向全军指战员发出了号召,要“以百倍努力奋勇杀敌,战胜困难,忍受艰苦,发扬高度坚忍顽强的战斗作风,将进犯敌人歼 灭 在我们钢铁阵地前面”。

为在两个前沿阵地上拖住和消耗敌人,制止敌人的扩张,争取时间,调整部署,做好大反击准备,并确保反击得手后能持续作战,军首长决定:

1 . 第45师调整建制,重新部署,补充人员弹药物资,增加坑道屯兵,加强坑道内人员生活管理,提高生存能力。

2 . 为增强持续作战能力,前运山炮、野炮、榴炮炮弹10万发,迫击炮弹3万至5万发。 要以炮兵火力为骨干,持续支援坚守坑道部队连续反击,打退敌人的进攻。

3 . 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加强对敌炮兵斗争,打击对我前沿危害最大的敌炮兵,积极展开对空斗争。

同时兵团决定:调第12军3个主力团为第45师战役预备队,第12军炮兵团的16门迫击炮进至菊亭岘、454高地,配属第45师作战; 132团接替87团防务,东调归还29师建制; 29师接替45师(除597.9和537.7两阵地之外)的防务,45师全力打击敌人向这两个阵地的攻击。 调炮11团2营配属15军作战。 至此,大口径火炮增加到133门。


师里依据上级指示和部署,随即调整建制,补充坑道兵员和弹药,指派得力干部进入坑道,传达作战计划和调配干部。 师炮兵指挥所专门指派部分火炮,特别是担负直接支援任务的迫击炮连,随时支援坑道作战,打击敌对我坑道的破坏活动,确保坑道部队安全​‍‌‍​‍‌‍‌‍​‍​‍‌‍​‍‌‍​‍​‍‌‍​‍‌​‍​‍​‍‌‍​‍​‍​‍‌‍‌‍‌‍‌‍​‍‌‍​‍​​‍​‍​‍​‍​‍​‍​‍‌‍​‍‌‍​‍‌‍‌‍‌‍​。 坑道部队仍采用“小部队”“添油”战术,积极组织各坚守分队以班、组小群动作,利用夜暗,在炮兵支援下,频繁出击,袭扰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上甘岭   小口   美军   坑道   志愿军   防务   作战   炮兵   步兵   伤亡   阵地   战役   部队   敌人   两个   结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