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军31师“小兵群战术”运用出色,蔡兴海班歼敌0∶40



12军31师“小兵群战术”运用出色,蔡兴海班歼敌0∶40

如此一来,到11月1日敌人就急了,原来敌人并不知道我们的企图,早先就将“战果”都宣传出去了,结果却被我们全面反攻下来​‍‌‍​‍‌‍‌‍​‍​‍‌‍​‍‌‍​‍​‍‌‍​‍‌​‍​‍​‍‌‍​‍​‍​‍‌‍‌‍‌‍‌‍​‍‌‍​‍​​‍​‍​‍​‍​‍​‍​‍‌‍​‍‌‍​‍‌‍‌‍‌‍​。 因为都宣传出去了,敌人就着急了​‍‌‍​‍‌‍‌‍​‍​‍‌‍​‍‌‍​‍​‍‌‍​‍‌​‍​‍​‍‌‍​‍​‍​‍‌‍‌‍‌‍‌‍​‍‌‍​‍​​‍​‍​‍​‍​‍​‍​‍‌‍​‍‌‍​‍‌‍‌‍‌‍​。 于是那个范佛里特就亲自督促总指挥詹金斯​‍‌‍​‍‌‍‌‍​‍​‍‌‍​‍‌‍​‍​‍‌‍​‍‌​‍​‍​‍‌‍​‍​‍​‍‌‍‌‍‌‍‌‍​‍‌‍​‍​​‍​‍​‍​‍​‍​‍​‍‌‍​‍‌‍​‍‌‍‌‍‌‍​。 詹金斯这个家伙比较滑头,韩2师接收阵地以后,本来应该由詹金斯指挥,他却派韩2师的师长来指挥,这就是让韩2师先打,韩2师的一个团一打,正好遇到我们在537.7北山连续和他争夺。

11月1日,接替美7师的韩军主力韩9师投入战斗,敌人集中坦克、飞机、火炮向我们阵地猛烈轰击,他纠集了4个营的兵力攻击597.9高地。 敌人先以数十架飞机实施轰炸,继以300余门重炮向我597.9高地疯狂轰击,发射炮弹20余万发。 从8时起敌人的进攻由小到大,逐次增兵,到12时连续进攻达15次。 9时20分,韩军第9师30团2个营和美7师2个营对我军发动连续集团冲击。 我们的炮兵不顾敌机轰炸,及时准确支援坚守阵地的步兵,并以榴弹炮50门集中火力,控制阵地前沿,迫击炮30门轮番向反攻的敌人射击。 参与战斗的134团、135团、86团步兵在炮火强有力的支持下,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坚守住阵地。 16时,敌恼羞成怒,集中了所有的残余兵力,发动总攻。 此时,我步兵只留少数监视敌人,其余都退入坑道。 炮兵群就抓住战机,对敌人实施火力急袭10分钟,然后炮火延伸,步兵一举夺回阵地,共毙伤敌1200余人。

11月1日在12时左右,我们发现7号阵地东北侧及下甘岭有敌人1个营兵力集结,企图再向我阵地发起攻击,由于我们在主峰有两部步话机,前沿部队及时将敌人兵力集结报告给炮兵指挥目标,待敌人还未发起冲锋时,我们的火箭炮立即打了一个连放,将集结的敌人歼灭。

在双方决战的关键时刻,12军陆续参战。 当晚,12军31师91团作为第三梯队,接受上甘岭597.9阵地的防御任务,接替3、9、10号。 86团守1、8、7号,134团守2、11号,135团守0、4、5、6号。

31师是个老部队了,代表12军参加15军作战行列,被叫作“12军的代表队”,他在东线和敌人争夺过程中打得也比较好,可是上甘岭这一仗他没打上,所以劲头憋得十足,主动请缨,要求此役火线锤炼一下91团。 31师要求部队“战胜困难,完成任务,只准打好,不准打坏! ”于是91团3营就在11月1日的夜间运动上来一个连,也就是“阵地8连”。 我们就把防守3号、9号、10号阵地的任 务 交给了8连。 8连从上到下都准备得很精心。 让我们介绍经验、摆沙盘、谈作战部署、谈步炮联合。 这一套他们的班长们都去听了,之后就回去研究,比我们的部队还带劲。 由于研究得好,到1日晚下半夜他们就运动上去,接近了敌人的阵地。


8连过去就有这个经验,如今又把我们的“添油”战法加了进去,总结为“小兵群战法”。 就是依托坑道逐次补充消耗的兵力,量敌用兵,发挥我们炮火和步兵近战夜战的优势。 这1个连就在9号和10号两个阵地上摆开了这个阵势,并根据我们反击与敌人反复争夺的经验,将枪、炮、弹药准备好。 那时候也就是机关枪、冲锋枪、手榴弹、手雷。 怎么使用? 具体打法是,在开打时,要把敌人放近一点,等敌人进入手榴弹的攻击范围内才能打,不要一看见敌人就放枪。 一般经验是在距离20到30米之间的时候打最好,因为敌人是从下向上进攻,此时你打了之后,前头的敌人一停,后头一拥,就容易成堆,这时就用冲锋枪扫射。 冲锋枪一扫,前头停了,后头上来,又比较集中,这时候就用“包饺子”,甩出手榴弹、手雷、爆破筒杀伤敌人。 如果此时敌人撤退怎么办呢? 这3个小组先各自打自己前头的敌人,然后再交叉着打,快打不上了的时候就赶紧呼叫炮火,再用炮打。

这个经验的运用,91团8连做得比45师和29师,甚至比整个15军都更精心,因为他要“当好12军的代表队”。

从30日以后连续3天拉锯战,敌我双方争夺更加激烈。 他们的远程火炮猛烈轰击我炮兵阵地,敌机轮番轰炸我前沿阵地。 果然,11月2日这一天敌人又疯狂进攻了,他们仍以韩军第9师第30团2个营,美7师2个营的残部,另外再投入美军空降第187团,对我军阵地冲击30余次。 坚守坑道的部队91团和86团在炮兵密切配合下,进行英勇顽强的阻击。 敌人每一次进攻都会准备1个小时的炮火,随后再发起攻势。 据此,我们就采用多用炮、少用兵的战法,大部分人员进入坑道,少数留在阵地坚守,边打边补充,以保持战斗力。 步炮协同,激战整日,毙伤敌1500余人。

2日这一天进攻597.9高地的是韩军。 韩军共有4个团,番号是17团、31团、3 2 团,还有一个韩9师30团。 李承晚从济州岛和汉城又准备了1个编练师,战斗打 响 以后还在不停地运输,以准备在作战部队伤亡大的情况下及时补充兵力。 加上敌人从汉城又开来的3个编练团,等于敌人在这个地方一共部署了6个团的兵力。


原先我们对韩军估计不足,觉得很奇怪,“打了他不少啊,怎么还是这个番号又上来了,人还不见少? ”确实韩军为了与我们争夺,准备得很充分,动作也比较快。 特别是詹金斯把战场指挥交给韩军之后,李承晚又相继调来一些部队,因此韩9师的后续力量是比较大的。

11月2日这天,韩9师30团多梯次反复攻击我们阵地。 91团8连在炮火支援下,一个班坚守,采取“小兵群战法”,以小组坚守,边打边补,7次击退了敌人。 随后,敌人由班的进攻上升到排的进攻,最后升级为2个连的进攻,甚至有一部分敌军疯狂地一下子攻到了9号阵地。

敌人攻到9号阵地时,守卫阵地的战士就有点儿慌,因为此时班长眼睛被炮弹打伤,什么也看不见,虽然有个副排长,但却没有指挥经验​‍‌‍​‍‌‍‌‍​‍​‍‌‍​‍‌‍​‍​‍‌‍​‍‌​‍​‍​‍‌‍​‍​‍​‍‌‍‌‍‌‍‌‍​‍‌‍​‍​​‍​‍​‍​‍​‍​‍​‍‌‍​‍‌‍​‍‌‍‌‍‌‍​。 这时有位副班长是战斗英雄,叫蔡兴海,他遇慌不乱,马上就接替指挥:“我们是12军的代表队。 听我的! ”一下子把一个组稳住。 在战斗中,他边打边研究,及时发现敌人的炮火规律,提出对策。 他发现敌人在炮火攻击后,会停留一段时间,诱骗我们冲出工事后,又炮击。 据此他们马上研究决定,在敌人炮火袭击后,暂不出工事,待敌人冲击时再出工事; 若敌人一路来,就集中射击,多路来,就分头射击; 要打就打敌人的头头,把头头一打,后面的兵扭头就跑。 于是,经过这么一打,再加上炮兵的配合,两个连的敌人就被打下去了。

蔡兴海立功还有一条,他参加作战时是个副班长,当时有400个敌人在集结过程中被他看见了,我们主阵地的观察哨也看见了,观察哨叫张计发,他就是电影中啃苹果故事的主人公。 看到那个情况以后,蔡兴海立马把远射炮要到了,基本上把这400个集结的敌人都给消灭掉了。 激战一天,这个班除了班长等3人负伤以外,没有阵亡士兵。 他们自己报的战果是0∶400,就是说他没有一个阵亡,敌人却伤亡400个。 就他那个组来讲确实是这样子的,这一天的战斗当然不止消灭400个敌人,所以说他们坚守了整一天,经验比较好。 不光这一个阵地是这样,其他阵地也都同样。


从2日起,在大反击的关键时刻,12军91团和93团陆续投入战斗。 已恢复的597.9表面阵地,突击构筑工事,加强防御设施,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北山阵地的争夺,继续杀伤敌人,准备完全恢复阵地。

由于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英勇善战,597.9高地坚如磐石。

当晚,15军致电表扬31师的战斗作风:“31师去年11月进入阵地至今已一年,上月底下阵地即迅速投入我军战斗,经三昼夜激战,击退敌1个连至3个营的50次反扑,歼敌2500余名。 阵地屹立未动。 部队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往往以小的动作,控制要点。 指挥上注意研究,刚作战不久即摸住敌人规律,注意保存有生力量。 该师人生地生,情况不明,困难殊多,但能动员直属队解决运输问题。 且十分照顾45师之疲劳。 此种战斗团结是应当发扬的。 当前敌恼羞成怒,韩9师参战,美25师可能投入战斗,战斗方兴未艾。 在今后作战中,这种作风是可贵的。 号召全军学习31师,边打边研究,打一仗进一步,以小的代 价 歼灭敌人,最后把敌人熬垮。 31师想办法克服困难,特予通报表扬。 望继续努力,争取最后胜利。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上甘岭   坑道   工事   战法   冲锋枪   代表队   炮兵   炮火   步兵   高地   兵力   小兵   阵地   战术   部队   敌人   出色   经验   蔡兴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