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文|颜小二述哲文

《茶馆》这部作品里,有对那个复杂黑暗的年代,对人性的讽刺,以及对社会底层百姓苦难的“写实”。

老舍《茶馆》这部作品,以北京一家名叫裕泰的大茶馆,以茶馆的兴衰为大背景,书写了茶馆兴衰之下,于茶馆中聚集的人一生的兴衰,继而从侧面反映了满清灭亡,再到北洋军阀时期,以及后来的抗战胜利以后,北京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变迁。

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小小茶馆俨然是观察当时中国的“窗口”,对今人来说意义重大。

1、《茶馆》50年:一场新旧交替下的悲喜众生相

看过《茶馆》的朋友应该对这部作品的结构并不陌生。整部作品分三个部分,贯穿了清朝末期到抗战胜利以后的50多年时间。

50年,足以让少年老去,中年白须。

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而《茶馆》这部作品中的50年,旧社会消失,新的社会秩序在跌跌撞撞中重建。

清末晚期出现在茶馆中的许多人,经过50年,到整部作品的最后,有的饿死在乱世,有的苟且而无朝气的活着。而茶馆的老板也因为这老字号茶楼要被抢走,最后选择在茶馆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个小小的茶馆,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里面聚集了不同时期北京各个阶级的人物。

有拐卖妇女的人贩子。

有被父亲卖给太监做媳妇的贫苦女人。

有满清时期吃皇粮的正义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常四爷,和善良但懒散的松二爷。

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还有血气方刚期待“实业救国”的茶馆房东秦仲义,以及自私自利的茶馆老板王利发等等。

让人遗憾的是,《茶馆》这部悲喜剧中的人物,无论是善良正直而富有反抗精神的人,还是自私自利的人,最后的下场,尽是凄凉。

比如善良懒散的松二爷在满清灭亡以后懒散度日,宁愿自己饿着,也不让自己富有时养的鸟饿着,最后自己饿死了。连他的棺材,都是与他交好的常四爷讨来的。

正直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常四爷,满清时期吃皇粮,因痛恨清王朝腐败而蹲了一年大牢,后又参加义和团,再然后便靠着一身力气卖菜营生。

可敢于反抗、正直踏实的他到最后却于穷困潦倒中绝望高喊:我爱咱们的国呀,可谁爱我呢。

他甚至一度忧虑,自己帮松二爷讨棺材料理后事,那么自己死了,谁帮自己讨来一口棺材呢。

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期待“实业救国”的茶馆房东秦仲义被国民党政府没收了“实业”,年老时悟出一个荒唐的道理:有钱呀,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自私自利守着茶馆一辈子的老板王利发茶馆被夺,也在他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中上了吊。

老舍将《茶馆》这部作品的结局安排得如此惨淡,无不让人思考,明明旧社会的黑暗正在被推翻,新的秩序在重建,为何人们却比活于黑暗时更凄惨而没有希望?

社会颠覆性新旧秩序的交替,宛然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但壮举背后活生生而又渺小的人,却是这社会交替必须付出的“代价”。

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2、看似写“茶馆”,实则以横、纵两个侧面反映那个动荡年代的生活变迁

老舍《茶馆》这部作品,林林总总有70多个人物出现,整部作品看上去似乎没有一个围绕人物之贯穿始终的“矛盾”。

但形散神不散,70多个人物却囊括了当时社会上中下各个阶层的人。

里面有晚清时期的贵族遗老,也有宪兵司令部处长,有地方的恶势力小混混,也有咬文嚼字的评书人,有穷困到卖女儿的老汉,也有以“实业救国”的新生民族资本家。

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整部作品以人物带故事,用人物看似零碎的故事,横向拼凑出乱世之下的民生百态。

老舍用剧中的“茶馆”打开了一个观察当时社会的窗口,以整部作品中不同人物几近一生的经历、生活变迁,来侧面展现出当时社会“平淡”和“剧烈”演变背后的“悲与喜”。

3、总结

总的来说,老舍的《茶馆》反映了我国晚清灭亡以后,最期待“希望”而又最“黑暗”的时期。

这个时期里不同阶层的人,无论善良还是自私,许多时候大善良与小自私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们的生活面临的更多是威胁生命、丢弃尊严这般的不如意,而写这部作品的老舍本人,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受辱,投湖自尽。

老舍笔下的《茶馆》: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年代

但是,《茶馆》这部剧中的时代虽然残酷,可人的韧性却不可估量。作品里有些人坚持不到全剧终,逝者已逝,但他们大多为自己的坚守而死,这种坚守,于松二爷是他心爱的鸟,于茶馆老板是他经营了一生的茶馆。

但更多人,即便一时心灰意冷,即便心中有怨,他们依旧咬牙活着,他们还拥有那没有说出口的活着的理由。

在那个活着比死了辛苦了年代,或许正是他们的那份韧性,才造就了我们的安稳和平的今天。

过去值得被记住,这是为了迎来更好的明天。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老舍   茶馆   自私自利   兴衰   满清   棺材   懒散   正直   笔下   遍地   国人   绝望   善良   黑暗   时期   老板   期待   年代   人物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