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一、为什么年幼的孩子遭受虐待时不会告诉父母?

1、不懂

在知乎有这样的帖子:

幼儿知道自己遇到了让自己不愉快的事,会有两个反应:

第一、幼儿不知道自己受到的欺凌是不合法、不能接受的,他们会认为这是生活里的正常现象,所以幼儿受到欺凌也不会跟家长说。

内蒙古幼儿园11个孩子被针扎的事件完美的印证了孩子的这个反应。据被针扎最多的一个孩子的爸爸杨先生描述:

“孩子回家都很好,还愿意去幼儿园。因为她从内心里已经认同了‘我在幼儿园不听话,老师扎我是应该的,所以回家我也没必要跟爸爸妈妈说,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扎’。

据被采访的家长说,参与扎孩子的三个老师平时都是非常好沟通的样子,并且在群里也积极的跟家长们沟通互动,完全没想到会私底下这样来伤害孩子。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第二、幼儿可能会觉得这样不好、不对,但幼儿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可以求助的,不知道爸爸妈妈可以帮助自己,不知道和其他受伤害的小朋友可以互相救助,不知道谁能帮自己。所以幼儿不会有求救的想法。

当面对老师这个有权威身份的成年人跟他们下达“不许告诉别人啊”的威胁命令时,他们只会乖乖的照做。

2、不敢

有时候欺负孩子的人会直接威胁孩子:“不许告诉别人,否则我下次还打你!”孩子担心遭受更大的报复,所以选择保密。

加上孩子不愿意回忆不愉快的或让自己害怕的经历,父母有时候粗心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遭遇了什么。

A离婚了,女儿跟着爸爸一起生活。有次她看见孩子身上有淤青,以为被孩子的爸爸打的,但是孩子的爸爸也一脸的懵。后来询问了孩子很久,孩子才说是被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的。

二、那怎样才能让孩子说出来呢

1、选择正确的时间

放学后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或车上,孩子晚上入睡前,晚饭后一家人散步的时间,都是进行亲子沟通的绝佳时机。这些时间段,比较容易不受打扰能够安静的跟孩子聊会天。

2、采用直接问问题的方式

第一、不要问孩子难理解,难回答,答了也不正确的问题

比如:

今天表现好吗?

老师喜欢你吗?

有人欺负你吗

中午吃饱了吗?

这样的问题对于小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不是很容易理解,他们也无法记清他在学校里经历的所有事情。并且三岁多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因此难以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第二、要分策略问具体的问题

容易让孩子开口的问题一定是具体的,包括这3种:

唯一答案的题。今天学校最好玩的游戏是什么?今天老师对你生气了吗?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吗?幼儿园里最好玩的玩具是哪个?
选择题,你今天在学校玩滑滑梯/滑滑/做手工了吗?今天午餐最好吃的是哪个菜?你在幼儿园是一个人玩还是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是非题,今天有啥奇怪的事情发生吗?今天学校里有不开心的事吗?今天幼儿园有什么让你好笑的事吗?小朋友不让你玩玩具,是因为他不想分享吗?

想知道老师怎么对待孩子的,那么可以试着问一下孩子: “玩滑梯时老师有没有表扬你”,“今天你的裤子尿湿了,是老师给你换的吗?他有没有因为尿裤子批评你?”。上面每个问题,又可以延展出更多的问题。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如果你经常和孩子聊天,并且会问问题,那么你就会知道以下的细节:

放学后孩子会跟你说到幼儿园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孩子会告诉你学了什么新歌和新游戏,户外活动有难度的是什么;

会告诉你今天吃了什么;

会告你他的好朋友是谁;

会告诉你哪个老师今天表扬了他,抱了他。

3、 通过游戏表达自己
对于年龄小不,或者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模拟情境游戏是个不错的方法。 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让孩子假扮老师/同学,你扮演孩子,和他对话,看孩子会如何模仿老师和同学的行为。

这个互换角色的游戏很多家长都尝试过,算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准备一些不同表情的贴纸,或者是不同颜色的球,让孩子指一指,在幼儿园,老师、同学是哪个表情,自己是哪个表情,从某种程度上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绪。
4、反复引导孩子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出在幼儿园的点滴

知乎上有位家长在大概孩子三岁的时候,就这样教育孩子。

不管孩子能不能听得懂,就多次反复告诉他:遇到什么事要跟我讲,比如高兴的事、有意思的事、你能记得的事、让你惊慌或者害怕的事等等,都要告诉我,让我跟你一起面对这些事,你看我给你讲故事,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故事,我给你讲了,你就知道了,你也可以给我讲你的故事。

因此这位家长能够清楚的知道孩子的幼儿园有哪位小朋友尿床了,哪位小朋友中午因为没有好好睡午觉,老师下午不让他玩玩具。孩子在学校把谁打哭了,把什么东西弄坏了。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不管孩子说什么,听到孩子做错了什么,这位家长一概不批评不训斥孩子,因为她明白,所有的孩子,只要被父母训斥一次,就不会什么都跟父母说了,怕被再次训斥。

最终这位家长只给孩子讲道理,告诉类似的事情怎样做才是对的。于是这位家长顺利的知道自己孩子在幼儿园被打的事情: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不知因为什么打了他一回,他也当讲故事一样讲给我听,我还跟他分享挨打的感受,嘻嘻哈哈的(这样做是为了淡化挨打带来的心理阴影,让他正面接受这个事实),然后第二天叫老师单独出来谈话。老师从此对他好得不得了,完全不敢报复或冷暴力虐待,因为他什么都会跟我说,老师再给他看脸色或者什么表现,他当天晚上就都告诉我了,包括“老师说不能告诉你”这句话他也会讲出来,老师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不会对他做任何恶劣的事了。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什么都跟父母倾诉的好习惯,在孩子遇到伤害时,就能够第一时间给孩子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避免更多的伤害。

三、语言会产生误会,但身心不会
孩子每天回家都已经把在学校的状况透露出来了。不过是父母不懂得读取。因为父母都习惯了等着孩子主动来告诉我们,但是孩子越小语言能力越弱,也是缺乏逻辑的。语言描述不清楚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孩子的身体和情绪。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信号:

1、孩子的情绪状态好还是不好

孩子的情绪容易外露,他不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在幼儿园过得不开心,他可能会有这样的行为表现,爸爸妈妈应该多关注:

第一、孩子是否开始变得脾气暴躁,喜欢指使人

第二、孩子是否不喜欢去幼儿园。

孩子受伤害后会不准提幼儿园的事情,不吃幼儿园的饭菜,会吐出来。

2018年,济南一幼儿园的4岁的小男孩腾腾被老师用开水严重烫伤,整个背部、屁股、腿的皮都掉下来了。

腾腾妈妈提到,小腾腾是曾经向她发出过信号的,可是却被她忽略。

面对小腾腾不想上学的请求,她并没有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只对腾腾坚决地说:“哭没有用,必须得上学。”

哪怕后来腾腾激烈的哭和反抗的时候,她一心只想着孩子必须上学,坚决把腾腾送到了学校,没有探究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去。

在腾腾跟她说:“妈妈,老师打我了”,她想的老师给点惩罚是好的,毕竟孩子比较调皮。

就这样,这位妈妈一步一步的的将孩子送到坏人的身边,这真是让人痛心和愤怒的结局,哪怕腾腾妈妈能够认真的对待一下儿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腾腾大概率也不会被烫成重伤。

第三、孩子是否经常哭,晚上会做噩梦

比如前面提到的杨先生,他开始并不知道孩子身上有被针扎的情况,是因为孩子班上有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上出现被针扎的情况后,建了微信群,他和别的家长才发现的。“我家孩子现在回家就哭,昨天更严重,身体一直发抖,一直到半夜4点多才睡觉。甚至还有自虐情况,经常打自己,有时还会打我和她妈妈。”

而另一位被扎针孩子的妈妈则表示: “孩子现在晚上睡觉之前会一直说妈妈我害怕,问妈妈会保护我吗?而且一直用双手打自己的脸和头。”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已经被伤害得挺严重的了。而当孩子连续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该仔细留意一下孩子是不是被欺负了。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第四、在幼儿园喜欢一个人玩,不合群,很少和小伙伴交流

2、放学后孩子愿意逗留在学校吗?

当孩子愿意在放学后逗留一会幼儿园,就能判断出孩子是喜欢和依恋幼儿园的,如果不是,那就会迫不及待的要回家。

所以父母可以尝试在接孩子后,不要着急离开,有意逗留十分钟,观察孩子是继续开心玩耍还是会烦躁不安,大概就能够知道孩子这段时间在幼儿园生活是否愉快。

3、孩子愿意在幼儿园里大便吗?

著名的绘本作家五味太郎先生曾写过一个故事帮助小朋友如何正确如厕,原因很简单,对大人来说,上厕所很正常。但是对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正常的放松的上厕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大便却是一件非常隐私、非常令人害羞的事情,如果没有放松的环境,他们就宁愿憋着。

从这点可以看到,孩子是否愿意在幼儿园里大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适应了老师的教育方式,他们就会愿意在幼儿园里拉大便。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如果老师表露出一点厌烦情绪,孩子就能感受出来,不敢在幼儿园里拉大便。我忽然回想起女儿当年在幼儿园是不敢拉大便的,一般都是晚上回家的时候才拉。那时候不以为意,觉得只要孩子每天在家有规律的大便,就没有问题。现在看来,女儿当时在学校还是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放松。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能够顺畅的在幼儿园里大便,至少能够从侧面说明,孩子的老师是非常有耐心和温和的,孩子在幼儿园是感到安全的,精神状态是放松的。

4、孩子上幼儿园后在家睡觉是否有规律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不适应新生活,睡觉会晚睡,或者惊醒和哭,很正常。适应幼儿园生活后很快就会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和习惯。

但是如果孩子长时间不午睡,晚上晚睡,早上起不来。那么家长就要重视这些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在睡觉上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害问不出来,从两个方面突破,轻松捕捉求救信号

其实在网上输入幼儿园针扎的关键词,你会发现,这样伤害孩子的事件几乎每年都有报道。可是每次出事后没多久,大家对这些事情的关注就转移了。

当这些社会问题不停发生时,我们只能暗自祈祷:这样的事情别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毕竟一旦发生,就是整个家庭的灾难。

作为家长,就只能提起十二分精神,细心用心的关注孩子一切反应,从孩子的语言上,孩子的身心反应上捕捉让他们不安以及害怕的东西,以求在孩子发出被欺负的求救信号时,第一时间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早介入,孩子才会获得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少受点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幼儿园   孩子   大便   小朋友   信号   害怕   情绪   幼儿   身上   爸爸   家长   父母   晚上   事情   妈妈   轻松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