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背后的三个女人,坚强后盾,发妻王弗死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苏轼因为与当时新党不和,引发了一系列的自身仕途问题,人生几多辗转。

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度过的。他在嘉佑年间目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大声疾呼,要求改革。但苏轼并不赞成贸然激进的变革,所以又对王安石变法持反对态度,不但被外放出京,更因写诗讥刺新法而下狱,险些丧命。人生晚年被贬到荒凉的惠州儋州,更是苦不堪言。

在1065年5月,他的结发妻子王弗在京师病逝,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可惜天命无常,王弗死时年仅27岁,留下了一个6岁的儿子苏迈。

这一年,苏轼30岁。

苏东坡背后的三个女人,坚强后盾,发妻王弗死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30岁之前的他,除了学习、结婚、考中进士,扬文名于天下,母死守丧,后几处赴任,除此之外,人生算是比较顺遂。

1065年,王弗去世。1066年父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 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后,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爱妻病逝,接着父亲病逝,这对苏轼来说,可以说打击接二连三,然而,更可怕的命运还在后面。

我们来看看苏轼之后这些年的生平经历: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068年, 苏轼服丧期满, 十月,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王闰之为妻。冬,与弟辙携家赴汴京。

从1068年娶王闰之,到闰之1093年去世,王闰之陪伴了他25年之久。除了被贬惠州儋州没有陪着苏轼,其他的几多遭贬几多坎坷,都是王闰之陪伴着他,家庭的温暖及后盾,给了他几多力量与精神支持,王闰之实在功不可没。

苏东坡背后的三个女人,坚强后盾,发妻王弗死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王闰之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她在25年的婚姻中与苏轼情感如何?

王闰之(1048—1093),眉州青神人,与苏轼同为眉州人。闰之有自己的字:季璋。由此可见王闰之在娘家排行老四。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年龄上比苏轼小11岁。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这是在大家族中的排行。她是一位性格温和的女子,生性平和,知足惜福。

我们从苏轼给王闰之的祭文中,能了解到闰之的性格和美德。苏轼在1093年《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写道:

“昔通义君,没不待年;嗣为兄弟,莫如君贤。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通义君”为朝廷后来对王弗的追封,“没不待年”,是说在王弗去世尚不到一年,苏轼和闰之的婚事便已定下。王弗所留下的幼儿苏迈因此得到精心照顾与呵护。闰之对姐姐的儿子和自己后来所生的苏迨、苏过,“三子如一”,皆同己出。性格温柔敦厚,家庭主妇的职分做得十分到位。

苏轼的再娶,使他重新有了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后顾无忧。

从1068年嫁入苏家,到1093年去世,这段时间苏轼的年龄为33~58岁,王闰之的年龄为21—46岁。这是苏轼人生起伏最大的时期。王闰之陪伴苏轼,从家乡眉山来到京城开封,然后陪着苏轼各地辗转,具体地点为:杭州一密州一徐州一湖州一 黄州一汝州一常州一登州一开封一杭州一开封一颖州一扬州一开封 。她毫无怨言,一直默默无闻地陪伴在苏轼左右,陪苏轼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她伴随苏轼的时间最长,而且是在苏轼生活最为动荡的时期。闰之属于典型的贤妻良母。她通文墨,但是终日操持家务;她不浪漫,但却以一个女子的柔弱支撑起了一个家,陪伴苏东坡度过了一生最低迷、贫困、艰难的岁月。

苏东坡背后的三个女人,坚强后盾,发妻王弗死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苏轼的人品和诗品都是一流的,他是一个有才华,更有趣的人。他虽然人生坎坷,但是乐观豁达,能看透人生。他有真性情,不伪装。时而表现得像个智者,时而又像个孩子。时而悲愤,时而幽默,时而镇定,时而惶恐。他坚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又时时向往佛家的解脱之道,又热衷道家的长生之术。

这背后给他以力量的是妻子王闰之。虽然闰之不如王弗那样和他琴瑟相和,互为知己,但是日子也是过得平静安稳,给他以面对不幸命运的勇气。

苏轼刚到密州做太守时,正值天下大旱,蝗灾四起,民不聊生。苏轼到任伊始,便投身灭蝗,接着扶困济危,沿着城墙拣拾弃婴,最后与百姓一道挖野菜,度饥荒,几乎到了身心交瘁的地步,偶尔在家里发点脾气,对孩子说话会声音大些。苏轼有首《小儿》诗,就记载着家中发生的一件小事: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这个小儿应是闰之在杭州生的苏过,当时仅有四岁,见到父亲从外面回来了,大概是想和爸爸亲昵一下,或是要点好东西吃。苏轼又累又饿,身心交瘁,于是就发了脾气。其中“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是记述闰之的话,你怎么比他还任性?回到家就生气,为啥不找点快乐呢?”既有责怪,又有怜爱,还有对丈夫、儿子的双重关怀。接着她就给丈夫洗净茶盏,砌上新茶,端到苏轼面前,用浓浓爱意让丈夫回到家庭的温馨之中。

闰之还是一个很能干很有见识和眼光的智者。苏轼在与当时好友章惇的书信中写道:“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日:‘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与章子厚书》)闰之实在是很棒,可以称得上一位畜医了,对牛生病如何治疗都能知晓,可见其聪明智慧、见识渊博。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苏轼在湖州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由于事出突然,再加上“州郡望风,遣吏发卒,围船搜取”制造恐怖气氛,闰之和家人当时处于非常惊恐的状态中——“老幼几怖死”,情急之下将招致灾祸的诗书“悉取烧之”,虽然苏轼很多诗文被烧,对后代文学来说是不小的损失,但是这是情急之下闰之为了保护苏轼。可见闰之对丈夫的爱之深,情之切。

苏东坡背后的三个女人,坚强后盾,发妻王弗死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苏轼被囚京城,新党们要置苏轼于死地。但救援也在朝野同时展开,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在黄州的艰苦岁月,是闰之的体贴、周到、能干,使苏轼度过了危机。苏轼写的著名的《后赤壁赋》中,能看出艰难的生活, 有闰之的细心体贴周到:“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日:‘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闰之的细心周到,为苏轼夜游赤壁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酒这个助兴之物。这是妻子细致入微的一面。可见妻子是生活的好手,什么都能想到,家里家外都操持得井井有条。

苏东坡背后的三个女人,坚强后盾,发妻王弗死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东坡林

王闰之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亲自躬耕陇亩,躬耕的那片土地位于东坡,所以当时的苏轼就以地为号,自称“东坡居士”。“东坡”两字后来的影响力远比“苏轼”、“子瞻”更加深远、响亮。南宋陆游《入蜀记》:“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

王闰之46岁死去,这令苏轼痛不欲生。在她死后,苏轼在祭文中写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苏轼死后,确实与王闰之合葬。对于王闰之,他除了爱之外,应该也是有愧疚,跟随他辗转流离,受了那么多的苦难,他所能报答的,唯有死后同穴。

1101年7月28日,苏轼去世,苏辙遵照哥哥的遗愿,把二人合葬。苏轼与王弗是结发至亲,与王闰之是生同室死同穴。贤淑的闰之,是苏轼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苏东坡背后的三个女人,坚强后盾,发妻王弗死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儋州   太守   赤壁   东坡   京都   身心交瘁   湖州   妻子   惠州   发妻   尚书   杭州   朝廷   后盾   小儿   坚强   丈夫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