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农村过年——撒丝糕

七八十年代,家里穷,吃馒头必须要等到腊月二十八,也就是俗语说的:“二十八白面馒头”,我家只有到了腊月二十八,妈妈才会发面蒸馒头。

然而农村还要正月不蒸馍,或者十五之前不蒸馍的说法。因为小麦少,就用各种粗粮代替,那时,妈妈一到二十三就开始ju白棒子(白色玉米),就是把白棒子粒在大锅里浸泡一会儿,淘洗后,趁湿去磨面,这样的棒子面比干磨的要细,并且面有点湿,再放几天,也有一点发,就用来撒丝糕。

老家的丝糕也就是发糕,用白色的棒子面蒸丝糕,大概就是想以假乱真吧,应该都是被穷闹的。每年蒸丝糕,妈妈都会烧一锅滚开的水,烫一大盆白棒子面,等凉到不烫手时,再加入泡软的老面,搅匀,放到炕头上,盖上棉被等发酵。等半盆面发满盆时,再细细地撒入食用碱面,再搅,一定要把碱搅匀,否则蒸出来的丝糕上有紫色的碱疙瘩。

面搅好后,就要开始蒸了,这时我也已经把锅里的水烧开了,放上高粱杆做的大篦子,再铺上笼布,把面均匀的铺在笼布上,用手轻轻的拍拍,再用筷子扎几个洞,盖上锅盖,就只剩下烧火了。

那时,农村平时做饭烧的都是棒子秸,到过年蒸丝糕时,可以烧棉花柴、豆秸,这两种柴火禁烧一些,妈妈做饭,我一直都是烧火的丫头。

我至今不记得要蒸多长时间,只记得妈妈说,要烧两顿饽饽的火,丝糕才能熟,不烧火了还要再焖一会儿,老家叫助助火,才可以掀开锅盖,一个比脸盆还要大两圈的丝糕就出锅啦。放凉后,妈妈会把丝糕切成薄片,放到院子里的大缸里,吃的时候拿出了熥热就行了。

那时的丝糕属于粗粮细作的一种,现在的人偶尔吃一次也是一种回味吧,很多年没有吃过了。


七、八十年代农村过年——撒丝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丝糕   豆秸   棒子面   切成   篦子   发糕   锅盖   粗粮   腊月   棒子   会儿   馒头   老家   也就是   妈妈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