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婚姻还是亲子关系,拥有“爱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动权!

前几天有个女网友来咨询婚姻问题:婚姻中,感觉自己总在付出,很累,但老公却不领情,完全不以为然,不认可自己的付出,自己内心充满了委屈和怨恨,由此,婚姻也岌岌可危,濒临破碎。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的就是“爱的能力”,很多人很想爱,但却不会爱。

同时,若爱错了方向,则越用力,往往越疏远。

虽然,婚姻情感也是我的咨询强项,但在处处有心这个头条号里,我还是想说说育儿。

其实,育儿和婚姻真的很像,父母如果具备爱的能力,那么非但孩子会特别幸福、快乐的成长,以后他们长大了,也会成为一个“会爱”的人。

无论婚姻还是亲子关系,拥有“爱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动权!

爱的表现方式

1,拥抱

拥抱是人与对方的最大身体接触,而大人拥抱孩子,更是如同包裹一般,传递出强烈的安全感。

在拥抱中,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被父母接纳、包容、关爱。

当然亲子间也可以亲吻,但在中国,异性亲子间,一般到孩子读幼儿园,就会越来越含蓄。

而当大人对孩子的索吻要求半推半就的时候,孩子对爱的确定性就不那么强了。

因此,亲子间爱的表现方式,首推拥抱,无论孩子多大,都可以拥抱。

这么个小小的动作,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无论婚姻还是亲子关系,拥有“爱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动权!

2,肯定

育儿观念的普及,让现代父母都明白“肯定”孩子很重要,但具体怎么做,却还是困惑。

比如:处处有心经常会在游乐场里听到父母们一个劲儿的对孩子说“宝宝真棒!”,但这样贫乏的语言,在传达爱时,实在效果不好。

那么该怎么肯定、表扬孩子?这里推荐我一篇旧文:都知道夸奖孩子要具体,但遇事还是脱口而出“你好棒”,怎么改?,大家可以过去看看。

家长经常用正确的方法肯定孩子,孩子会更有价值感,更有方向,更有自信,而这正是被爱滋养着的孩子的典型特征。

3,礼物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孩子受礼物已经成常态,生日、春节、儿童节……都能受到来自父母的礼物。

但父母在送出礼物的时候,有没有精心安排过相应的场景呢?还是随手递给孩子就结束?

这里就涉及仪式感了,父母适当的安排一些小小的,但精致的送礼场景,会让孩子更珍惜这份礼物,同时,对礼物背后的爱,记忆更深刻。

而这一安排也解决了,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玩具很多,却不珍惜的抱怨。

无论婚姻还是亲子关系,拥有“爱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动权!

4,互动

分2部分:和父母的互动、和周围人的互动

这便是一整个亲子互动,传递爱的方式。

孩子收获爱是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光,在收获的时候,学习如何爱。

而对周围人的互动,则给了孩子一个付出爱的实践机会。

其实不必刻意要求孩子对周围人如何,孩子在家里习得如何爱别人,自然就会体现在行动中。

无论婚姻还是亲子关系,拥有“爱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动权!

了解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需求和性格,因此对父母来说,平时要多观察孩子如何向别人表达爱;多听孩子提出的要求;多问孩子的具体想法。

如果父母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而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以为是的关心、爱护孩子,那恐怕就是孩子眼中的“唠叨妈妈”,“强势爸爸”了。

具体该怎么做?很简单,父母保持一点敏感度就行,不需要很多,因为孩子的表达都很直接,只要留个心,就能了解到孩子对爱的渴求方式。

举个例子:

小红,经常对妈妈说“妈妈好漂亮!”、“我妈妈最美了!”。

小兰,经常对爸爸说“爸爸,我今天做了个手工劳动,送给你,希望你喜欢!”

小明,经常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们晚饭后一起去散步好吗?”

这样三句话,你听出了什么?

小红,喜欢赞美、肯定的夸奖;

小兰,喜欢礼物;

小明,喜欢互动、陪伴。

所以,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侧重,虽然你给孩子拥抱、表扬、礼物、陪伴,他们看起来都很开心,但细心留意过生活后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而这些侧重点,其实也是让父母喘口气的时机,也就是说,当孩子最重视的一条,得到了充分满足,孩子便能减少其他需求。

比如,当孩子特别渴望礼物时,给一个玩具作为礼物,他能自己玩好几小时,这时孩子对爱的陪伴需求量就少了很多。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学校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们经常聚一起聊天:

甲:我们家孩子就是黏大人,一刻都不能自己待!

乙:我们家倒还好,只要给他乐高,他能玩一下午。

这便是不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父母要有针对性的满足。

无论婚姻还是亲子关系,拥有“爱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动权!

如果孩子心中充满爱,消极情绪和坏脾气便会远离他,面对问题,以积极的心态,泰然处之,沉着应对,并能在任何情景下体会美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大概便是如此了。


大家好,我是处处有心,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致力于青少年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婚姻情感、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咨询和研究。


我的微信公众号:处处有心

新浪微博:处处有心·青少年行为研究


欢迎关注、评论、以及转发我的文章!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给我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爱滋   猛虎   婚姻   侧重点   主动权   亲子   青少年   场景   礼物   爸爸   父母   需求   能力   妈妈   方式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