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中的不可忽视的简答题

教师考编中的不可忽视的简答题

教育学类:

1.《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①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

②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③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④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作为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2.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3.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4.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1)评价目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2)评价主体和内容多元化。提倡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对学生所做的评价为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重评价过程。

5.如何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直观性语言。

6.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人主观能动性。

首先,遗传是先天性因素,它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再次,学校的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最后,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因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7.简述新课改中教师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换?

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型的教师

⑤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8.简述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9.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简述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一)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三)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四)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1.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进行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 (4)研究学生情况 (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6)建立资源数据库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12.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

(2)内容正确 ;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重点突出;

(6)组织严密;

(7)课堂气氛热烈

13.备课的基本要求

首先,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学方法,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其次:写好三种计划:分别是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再次是写好课题(单元)教学计划,最后是写好课时(教案)教学计划。

14.简述谈话法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准备计划,提出问题,善于启发,做好小结)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的活跃,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15.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3)专业能力的提高。这种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4)专业自我的形成。

16.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17.简述班主任的职责

(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18.简述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2)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境。

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研究法(3)分析书面材料(4)与学生本人的谈话来了解。

19.简述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0.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1)改变课程功能。(2)改变课程结构。(3)改变课程内容。 (4)改变课程实施。 (5)改变课程评价。 (6)改变课程管理。

22.简述教师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3.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5)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4.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5.简述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

27.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发扬教育民主。(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8.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②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③讲究语言艺术。

29.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3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心理学类: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哪些?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 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④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⑤适当开展竞赛。 ⑥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3.简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1)复习时机要恰当。要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复习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 (3)复习次数要适宜。复习数量要适宜、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4.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5.简述能力的个体性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1)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2)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 (3)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4)性别的差异。男女在一般智力因素上没有性别差异。

6.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

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7.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为学生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特点

代表人物:皮亚杰和维果斯基

(1)知识观: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学生观: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4)教学观:强调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

9.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课前调动气氛;明确教学的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好课堂小结

10.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等。

11.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2)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4)发挥纪律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1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问题的表征;(2)功能固着;(3)思维定势;(4)酝酿效应;(5)原型启发;(6)情绪动机;(7)个体智力水平

13.简述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教师   目的   身心   规律   个体   作用   策略   评价   过程   能力   课程   组织   学校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