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魔法岁月》里“父母的爱无可替代”是这样开头的:

“没有哪个疯子为了研究缺乏亲子联结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做过剥夺婴幼儿亲子联结的实验。但是人类的错误和灾难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可怕的实验室。”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出生在父母的爱和期待之下,这是为什么我们很少去关注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实质影响的原因。

但是,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从在孤儿院中长大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对比中看到:父母的爱给孩子带来的,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

·没有爱的孩子,认知发展缓慢

当我们抱着孩子的时候,孩子总会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并且时刻观察着大人的谈话和行为。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缺乏爱的孩子没有人为他们提供过超出生理需要以外的乐趣,所以他们对周边的一切提不起兴趣。

他们不会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事事充满好奇,比起正常家庭的孩子,他们少了许多认识世界的机会。

·缺少爱的孩子,更容易社交笨拙

早期情感欠缺的孩子,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不容易接收到社交的信号。

被忽略了情感关系的缘故,他们大脑中控制理解、同情以及与他人健康交往的区域会受到了干扰。

与人交往时更容易出现:尴尬、社交笨拙、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的情况。

·没有爱的孩子,难以建立自我认同

塞尔玛发现,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不仅与人交往困难,与自己交往也不能顺利。

孩子的自我认同是建立在与人的情感联结之上,如果无法和人形成稳定的关系,那么孩子也很难形成稳定的自我形象。

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也更大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没有爱的孩子,不容易自我控制

正常家庭里的孩子往往是通过对父母的依恋、想要取悦父母以及试图效仿父母来学会控制冲动。

而缺乏与他人情感联结的孩子,找不到自己控制冲动的积极动机。

只能通过对权威的恐惧和服从,或者是团体的压迫学会的自我控制,长久发展孩子要么变得懦弱无助,要么只是保持着表面的温和。

·没有爱的孩子,压力系统混乱

人的压力对应系统,来自大脑愉悦调节神经与我们的压力反应系统的相连。

与信任的人之间的交往就成了我们主要的压力调节机制。饥饿时的喂养,害怕时的安抚,温柔地回应他们在情感上和身体上的需要。

通过这些孩子将来才能学会安抚自己,学会自如地应对人生的起落。

泰国的有一个广告,儿子在自己的婚礼上细数父母的“差劲行为”: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当别的孩子都在上的钢琴班时,自己只能在家和父母唱歌

·别人去上昂贵的补习班,自己补习的老师只是隔壁的姐姐

·最好的朋友去佛罗里达州旅游,自己却只能去商场旁边的游乐园玩

·生日没有豪华的派对,没有魔术表演……

面对儿子的指责,父亲没有说话,他站起来揉了揉儿子的头。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是啊,没有钢琴班又怎么样,自己和父母在家唱歌也很开心。

没有昂贵的补习班,却在老师那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还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没有出过旅游、没有豪华派对,可是“如果不是那时你们给了我,我想要的一切。我就不会拥有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真正支撑孩子茁壮成长的是来自父母的爱。

它远远不止:一日三餐、有衣可穿、有屋子住、有书可读。因为这些收养机构一样可以提供。

一个小女孩子回忆起自己与收养家庭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含着泪,软乎乎地向收养妈妈表白道:

“当我看到第一次看到你时,我的小心心就爱上你啦妈妈。”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我们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来自父母的爱,也没有什么能代替父母的爱,是父母的爱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柔软,让他们变得闪闪发光。

一张曾经引起大家感慨的照片,直观地表现了小女孩被收养后的变化:从胆怯不安,到充满自信。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就像我们常说的,被爱着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被收养的小天使让人泪目,拥有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不少父母觉得越长大,孩子变得越难相处,他们敏感、易怒、脆弱。

其实,烦人的孩子总是有某些痛苦——是这些痛苦让人变得易怒、焦虑和好斗。

布鲁斯认为,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父母更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几乎完全忽略了孩子们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忽略了去爱自己的孩子导致的。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负面行为时,父母更想要找到快速解决的方法,而非了解背后的原因。

当惩罚、剥夺、强迫,成了父母对待孩子最常见的手法,它只会让孩子再次遭遇创伤,加重问题的严重性。

长期以往,也不利于激发孩子想要更好地控制自己,关爱他人的内在动机。

唯有耐心、关心、持续地照顾才能起到作用,没有什么是短期就能创造奇迹的良方。

就像有人吐槽的,所有的育儿公众号解决问题真简单,爱孩子就完事了。

确实,当你越是尽力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带这个世界,你就越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孩子也才越有可能表现良好。



最 后

在《童年,人生幸福之源》中有这样一个小片段,作者问他的儿子:

“塔克,你快乐吗?”

塔克是我三个孩子中最听话、最小的儿子。他放慢了速度回答道:“快乐啊,不过难受和生气的时候除外。”

“那什么事情让你快乐呢?”我又问他。他马上回答道:“爸爸和妈妈。”他一边跳一边说:“玩具、弹簧床、朋友啊。”他接着又补充道:“还有冰激凌、糖果和拥抱,更多的还是爸爸和妈妈。”最后,他停了下来,说:“就这么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佛罗里达州   父母   孩子   易怒   补习班   笨拙   社交   幸运   儿子   爸爸   压力   自我   妈妈   天使   家庭   情感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