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数感培养黄金期,3个小游戏让孩子从认识数字到学会加法

目前市场上兴起了很多数学思维课,上还是不上,是个问题。

上的话,小孩的时间已经被各种早教班、兴趣班挤占。不上的话,我会不会又错过了什么“风口”?

其实,我是非常支持在学龄前进行数学启蒙的,特别是对数感的启蒙。

“中国奥数第一人”孙路弘在他的书《好妈妈这样教数学》中写道:数感是未来数学学习的核心基础。有数感的孩子,上学后对数学知识的反应不知道是没有数感的孩子的多少倍。

数感源于大脑,是大脑对数量的一种本能反应,对数字的敏感意识。

见到一堆花生,就能感觉到大概的数量;见到前面的隧道洞口,就能感觉那辆想要通过的卡车可能会过不去;还有对速度、长度、大小的各种感觉,这些都是数感的表现。

抓住数感培养黄金期,3个小游戏让孩子从认识数字到学会加法

但是,数学启蒙=数学思维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五花八门的思维课,不外乎是对数感、空间、规律、等式、测量这几大数学思维能力的考察。只要妈妈花点心思,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

而且,在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数学启蒙,更能打动学龄前孩子的心,在愉悦的体验下种下热爱的种子。

今天,我就来分享几个数感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数感。


数字会画画

数感要好,除了数数外,第一步就是认识数字。但是学龄前的孩子,对图像更感兴趣,对符号敏感度不高。很多妈妈反映,拼命教数字,怎么教也学不会,或者学会后马上又忘了。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强迫,千万别一学不会就开始数落“你就是不认真不专心”。

接下来, 我们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数字。

抓住数感培养黄金期,3个小游戏让孩子从认识数字到学会加法

材料:A4纸、水彩笔、水彩颜料、棉签

游戏玩法:

1、妈妈在A4纸上写下数字1~9,可以写得大一些,方便孩子描摹。

2、孩子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料,用棉签沾上颜料,沿着数字的比划描摹。孩子在描摹时,妈妈可以在旁边对应描摹的数字,自言自语说出数字。比如:孩子正在描摹“3”,妈妈只需要在一旁说“3” ,不需要以老师的身份强调“记住了,这就是3”。

小tips:

1、学龄前孩子的学习要调动多感官,妈妈可以多提供视觉感受和动手操作的游戏,让孩子感知数字,而不是枯燥地念数字。

2、孩子在描摹的时候,比划顺序很可能出错,特别是“4”“5”“8”“9”这几个数字,家长不用着急纠正。



毛毛虫穿新装

很多家长在数学启蒙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数数。特别是老人,把孙儿会数数的骄傲全挂在脸上。家族一聚会,赶紧把孙儿拱到乡亲父老面前“露一手”。

然而实际上,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1,2,3,4,5,对孩子来说只是一连串的发音,对数感的形成作用很小。

在做数感启蒙时,我们需要把数数变成对数字背后数量的理解,用视觉把数和量联系在一起,现在用一个小游戏来示范吧。

抓住数感培养黄金期,3个小游戏让孩子从认识数字到学会加法

材料:A4纸、水彩笔、小绒球

游戏玩法:

1、妈妈在纸上画出5只毛毛虫,毛毛虫身体的数量由1~5变化。(画得好不好看不重要,只要是妈妈画的,孩子都喜欢!)

2、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绒球,放在毛毛虫的身体上。孩子在摆放绒球的时候,妈妈可以在一边点数。比如,孩子在摆放3号毛毛虫的时候,妈妈可以跟着数:1,2,3,一共3个球。

小tips:

1、在生活中,妈妈可以多提供将数与量相结合的游戏,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明白数字所代表的的含义。

2、类似的玩法还有很多,妈妈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吧。

抓住数感培养黄金期,3个小游戏让孩子从认识数字到学会加法



瓢虫变变变

等式计算也是数学启蒙的一道大坎,多少孩子能背出“1+1=2”,却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含义。那么学习加法除了用手指,还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吗?

抓住数感培养黄金期,3个小游戏让孩子从认识数字到学会加法

材料:硬纸板、水彩笔、小绒球

游戏玩法:

1、这是一个亲子游戏。一方选取一个数字,决定瓢虫甲壳上的圆点数量是几个。另一方数出同样数量的圆点摆在瓢虫甲壳上。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摆放方式,用笔在旁边写下算式。

2、两方轮换。比如,孩子为妈妈选取了一个数字8,妈妈可以说:“这回我的瓢虫身上要长8个点。”边说边数出需要摆放的圆点,可以逐一清点,边清点边在旁边一字排开;也可以两两清点:2,4,6,8,一共4对。

抓住数感培养黄金期,3个小游戏让孩子从认识数字到学会加法

小tips:

1、在生活中,妈妈是否经常会为孩子示范逐一清点、两两清点这两种清点方式?游戏,就是示范的好机会。不要重复讲解,只要自然地操作、自言自语就好。

2、在瓢虫的左右甲壳上拆分摆放圆点,带孩子一起写下算式。引导孩子熟悉加法原理,明白两边加起来就是总和。

比如,妈妈可以说:“宝宝选了一个8,我来想想怎么摆放更好看呢?能不能两边一样多呢?”接着妈妈可以把8个圆点按两边间隔摆放的方式,依次摆上,边摆放边自言自语:“左边放一个,右边同样的位置,也放一个;左边再放一个,右边也再放一个。直达全部放完,真的左边和右边的数量是一样的。”同样在针对已经开始等式启蒙的小孩,妈妈可以写下4+4=8。

同样是8,妈妈还可以挪动瓢虫左右两边圆点的位置,让左边多一个,右边少一个,然后数一数,5+3=8。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数量的外在形式变化与本质的恒常性。

写在最后

所谓“玩中学”,“玩”才是游戏的重点。而这种在多感官作用下的玩耍,恰好最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启发孩子的智力。

妈妈们要放下对“学习”的执念,和孩子玩起来。数感,就在愉快的玩耍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绒球   数字   甲壳   瓢虫   对数   等式   小游戏   加法   毛毛虫   数数   玩法   学龄前   数量   妈妈   数学   黄金   孩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