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是英国作家奥利弗·詹姆斯的作品。为什么你会成长为现在这样的人?你有认真思考过这个原因吗?知道原因的你是不是很想摆脱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不好的性格特征呢?也许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思路。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

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从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我们的旅程。

孩子努力获取父母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这是最理性的求生策略。匪一旦与人质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并将人质视作与他们一样的活生生的人类,他们撕票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人质也更有可能活下来。

照料过年幼儿童的人都会明白,这项工作不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让人筋疲力尽。你会睡眠不足、丧失自主,甚至会感觉自己逐渐过时,与文明社会脱节。由于当今社会过度分化,很多母亲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会感觉分裂孤立、与世隔绝,以及自己不是社会的一员。这样看来,她们普遍患上抑郁症或表现得怒气冲冲也就不足为奇了。家庭动力结构,也就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模式,对我们的成长影响巨大。

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孩子们明白凡事总有例外,规则也可以被打破,如果说身教是一种模仿,那么身份认同就是孩子通过代入父母的角色来体验他们的某些方面。孩子将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并将其当作自己本身的一面。爱可能是身份认同的根源所在,但是并非唯一的原因。

我长大后,很快就会察觉出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因此自主选择是否停止。想要摆脱与父母的身份认同当然要难一些,因为这早已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然而,最困难的却是克服幼年时遭受虐待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如果我们曾遭受虐待,就会产生严重的悲观情绪,而这会决定我们感受整个世界的方式。它们会顽固地留在我们身体内部,变成我们的一部分——因为孩子们对抗这种悲观情绪的方式就是将这种情绪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进行重演,包括幼年时与兄弟姐妹和其他同龄人相处,以及长大后与恋人、同事或是朋友相处。

对于这种将自己厌恶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我把它称为“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在潜意识中,你明白当他们看到邮件时,一定会诅咒一句,会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额外压力而感到焦虑。你明白他们打开文件后,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眉头紧皱,而这会让你在按下发送键的那刻觉得有一些舒缓。你的整个身体都会感到一丝放松,还能够使自己在消极的情绪中得到一丝小小的暂时解脱。

对他们发泄不良情绪对我来说更容易。用数不清的家庭琐事来一点一点地折磨他们 慢慢地,这会变成一种亲密的家庭恐怖主义,这种情况下我只要随口提一句话或是做出某种动作,他们就能够收到信号:虐待模式开始启动对于父母来说,这种模式产生的根源通常是他们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过同样的对待,实质上,他是与那个房客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就好像现在的房客就是童年时的自己,然后通过折磨别人来重演母亲折磨他的情景。

将自己代入母亲的角色,他就可以避开自己当年受的苦。我们通常会以这种方式重演过去,期盼能够获得不同的结果。我们要么选择主动折磨别人,要么寻找受折磨的情景或是让别人折磨自己。然而,这些完全没有作用,这种“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情绪之所以能够完美隐藏,是因为它早已成为我们内部情绪的固有组成部分。

受到循环不停的伤害,希望通过重复过去的经历,在下次得到不同的结果。由于受到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我们所有人都会为父母辩护,极不情愿批判他们的所作所为。曾经那个脆弱的孩子还住在我们内心深处,害怕自己的反抗会招致恶果。受虐儿童在为父母辩护时不遗余力。

精神疾病的最新观点认为,上述现象的主要成因在于虐待而非基因。由临床心理学家约翰·里德建立的创伤后遗症模型(Traumagenic Model)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人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做出了严格界定:脱离人类控制,大脑突然迸发入侵式的想法或记忆,有时甚至包括幻觉;对亲密关系和困难问题进行逃避;无缘无故的消极情绪和想法;突发或轻易被激怒、反应过激及过度敏感等所有受虐待的儿童都会同时遭受多种精神疾病的折磨:焦虑症、抑郁症、情绪失调及妄想症。

所有精神疾病的核心都是过去的事件在现今重演。概括一下我的观点——我们与父母相像的关键因素就是: 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就是说子女如同人质一样竭尽全力地通过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征,同父母也就是“绑匪”建立感情联系并获得他们的喜爱。他们通过言传、身教、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学习来实现这种目的。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

父母虐待或关爱子女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抑郁的父母会让孩子变得抑郁消沉。同样,父母的关爱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心。想要得到什么就要播种什么。播种的是爱得到也是爱。将“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转换为“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

实际上,葆拉自己在幼年也受过虐待,这一点十分符合创伤代际传递规律。葆拉曾写道:“我不断思考自己童年的不幸,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幸免于此。理智上明白与感情上理解完全是两码事。要想在人生的路口识别红灯并及时刹车,你必须明白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影响。

如果孩子因为父母的行为受到伤害,那么这种伤害会成为孩子的一部分。反之同理:如果父母冷静、精神健康,那么这些积极因素也会传递给孩子。研究表明,负面童年经历的数量是人格障碍的主要成因,比如自恋;反过来说,这些负面童年经历在追名逐利者以及名人中更为常见

早期的虐待及逆境会增加子女遭遇不可逆转的痛苦的概率。实质上是自己在尝试重复过去的创伤,希望这次的结果会不同。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许多其他的办法从痛苦中转移出来,比如寄情工作或痴迷某种爱好。只有了解问题的童年根源,我们才能摆脱自我毁灭的模式

尽管自助书籍以及认知把戏能够为我们带来暂时的解脱,潜藏的问题早晚会卷土重来。重复无用的方法不能起到任何效果——我们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然而,我们必须牢记自己是成年人,不要利用孩子们的脆弱来伤害他们。

在我们悲伤、愤怒或是心情低落时,尽量不要让孩子们感觉自己要应付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要照顾他们,而非让他们照顾我们。如果出现问题,父母根本无法将消极情绪彻底掩藏起来。我们所有人都会发脾气,然而我们可以向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必感到必须对父母的情绪负责。我们要尽全力为自己的“人质”带来一个安全又充满爱的“关押”环境。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

你不是天生如此这一事实可以证明:“丰富多样的人类心理并非先天基因带来的固有产物。我们生存的环境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告诉孩子他的数学的能力是能够改变的,那么他的数学能力得以提高的可能性就更大。特别是,孩子在最初越是相信自己能力不足的说法,那么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能力可以改变时,他们提高的幅度就越大。

某些情况下,仅仅相信一些事并非基因决定而且是可以改变的,人就能产生改变。然而在很多其他情况下,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不论原因如何,世界末日都尚未来临,我还能忍耐着好好活下去。充分了解自己能够让我们明白什么事是无法改变的,我们也因此能够专注改变那些可以被改变的心理特征。

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人很难集中注意力,他们的思维会快速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上,同时行动速度也会加快。自那么他在成年后就会发育停滞——一旦遭遇挫折就会突然变得“孩子气”,轻易变得暴躁易怒、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问题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产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非基因遗传疾病,产前影响才是儿童患病的重要原因,这一事实已经非常明确了。产前问题还会导致其他问题。

如果母亲在孕期精神焦虑、抑郁或抽烟喝酒,那么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孩子在十一二岁时患有人格障碍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己,无法考虑他人;情绪波动过大,同时无法遵守正常社会规则。提前多日早产的新生儿在童年晚期患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率比足月出生的婴儿高2.5~4倍。早产儿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概率也大得多,这种风险也极可能持续到他们的成年早期。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堪称20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曾说,对婴幼儿的成长来说,爱如同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无数研究表明,幼年时期受到的照料不足才是人的脆弱性甚至极端精神病的罪魁祸首,基因并非原因。产后早期的虐待会增加孩子随后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

通常会表现为我-我-我的自我关注、狂妄自大、情绪严重波动以及不稳定的恋爱关系。由于缺乏单独照料,这些孩子倾向于发展“无差别的友谊”。对于任何能够提供照顾或培养的人,他们都会与之亲近,并想成为每个人的朋友。进入青春期后,女孩很可能会用自己的适婚性作为吸引男性的方式,并愿意通过性来换取爱。失败后,则将这种方式转为获取金钱——对于那些被长期忽视的孩子来说,无区别的友谊会使他们对他人的魅力和友善性不加区别,并逐渐陷入一系列精神错乱的关系之中——以一种冷酷、算计、无情的方式利用他人,因为他们不相信有人能真正地满足自己的需要。精神变态的根源是幼年时受到的虐待而非基因。

根据精神疾病的创伤后遗症模型以及对以往研究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无回应式照料会引起皮质醇含量过高这会对大脑的发育造成损害,而且造成脑电波类型异常,如果一个孩子早期受到无回应照料,他在15个月大时就很可能会变得缺乏安全感,表现为大脑左额叶活动减少

儿童如果在两岁之前接受无回应式照料,就可能患上解离症(感到心不在焉或迷茫不安)以及人格障碍。3岁之前,儿童需要亲近的成年人对他进行有回应的照料,而且照料者不会换人,也不会因为需要照料其他孩子而分心。

如果父母不和,孩子更可能出现所谓的“外在化”的问题,比如尖叫、大喊、争斗、违抗以及少年犯罪。儿童的苦恼程度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已经被研究证实与皮质醇系统功能相关。因为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发育中,因此,受虐待开始的时间越早,造成的伤害就越严重。一个人是否拥有复原能力,要看他能否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感受到他人的爱和安全感。

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天生如此,你现在的样子藏着父母的影子和他们抚育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斯德哥尔摩   都会   幼年   人质   创伤   根源   基因   障碍   童年   情绪   父母   原因   儿童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