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虽然我们都知道童言无忌,孩子说的话不能当真,但是当我们被孩子冷漠无情的语言中伤,尤其是孩子表达讨厌我们时,当爸妈的还是会有说不出的难过。

▽类似下面这样的留言平时并不少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OK也这样“伤害”过我。有一回带OK去玩具反斗城给他的同学挑生日礼物,OK挑中了一个乐高小火车,选好了我就拉着他往收银台去结账,走出了几步OK突然停住了,说自己也要一个。

"家里差不多的也有,我们今天是来买生日礼物的。"我没多想,就这样回答他。"可是我也想要小火车,,,这不公平。"多买一个玩具是没啥问题,但我不想OK形成看中什么、想要什么就必需有的脑回路。我还是拒绝了。没想到OK突然就来了一句:“我讨厌你,坏妈妈!”一字一句,清清楚楚。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老实说,我还算是知道孩子这么“恶言相向”也属于正常范畴(待会儿后面具体说),但依然在那一刻会审视我和他的关系,亲子关系都糟糕成这样了?

一定不要这样回答

一般这样的当下,我们会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也容易想多,会觉得特“委屈”,自己这么辛辛苦苦养他,他居然这么“没良心”。当我们被这样的情绪控制时,随即会进行反击,如此矛盾会继续升级

大家一起来看看,应急之下,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做出下面的“应激”反应?

第1种-"你说的话让我很伤心"

这通常是比较温和的妈妈做出的反馈,回应看似是“示弱”。这搁在平时沟通中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起冲突的当下,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孩子正处在自己的情绪里,我们表达伤心、愤怒,任何情绪,他们都无暇顾及和体会!

第2种 -"你竟然对我说那样的话,你不知道我平时带你有多辛苦么?"

这是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有没有?说这话,内心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妈妈那么爱你,可是你说的话却让妈妈很伤心"。

但在孩子听来却是:我为了你付出那么多,所以你要给我好的回应。

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还没法理解成人世界的牺牲和付出,即使理解,他们感到了内疚,但内疚不是来源于他说了伤人的话,而是会让他们觉得,是他们的出现让我们辛苦,这不仅伤害到孩子的安全感,也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

第3种 -"你不能说这样的话!""你不能"其实等于白说。而且有研究指出,这样的字眼只会加重娃的逆反情绪,他们可能会想,哦,是么?那继续挑战试试,看看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第4种 -"我也恨你"/“我也讨厌你"。这样怼回去看着是有点幼稚,但在那种场景下,当你的脸刷地一下变红时,肾上腺素一飙升,"以暴制暴"也挺常见。

但这样的回应其实是在告诉娃,妈妈跟你一样情绪不受控制,并且是在向他们表明,处理语言攻击的方式就是发动新一轮的语言攻击。

所以,遇到类似的情况,到底要怎么回应呢?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很抱歉你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爱你

在这里,一定要跟大家说一个前提,知道这,心里会“舒坦很多”!

那就是,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孩子身上都会发生,尤其是3到4岁这个阶段,这个时候的娃处理情感的速度比语言快,他们说的"恨"、“讨厌"并不是我们成人理解的那种“强烈的不喜欢“,于是他们才故意说这些伤人的话,只是他们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之前妈妈们在群里也聊过这个问题,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我在朋友圈(个人微信是:mamiok208)分享过群里妈妈堪称“教科书式”的回复方式,也谈过我自己是怎么应对的,“你讨厌我,但我还是很爱很爱你,怎么办?”OK一下子就笑了,气就没了~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youtube上有一个点击超一亿的视频也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视频中一个3岁孩子因为妈妈不给他吃饼干跟妈妈拌嘴,他跟妈妈说:妈妈,我不喜欢你。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妈妈听完后,复述了一遍他说的话(这其实就是在承认娃的感受),然后笑着告诉他,“好吧,但我爱你”。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结果,娃很认真的回应了妈妈,我也爱你,虽然我并不总是喜欢你。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妈妈的一句话,就让娃马上平复了情绪,又变回了暖心的小可爱

“妈妈我讨厌你、恨你...”被娃中伤时,你怎么回应影响他的情商

戳心窝的"我恨你",其实是"我需要你"大多数情况下,娃说"妈妈我恨你","妈妈我讨厌你",背后的意思都是"我需要你"——妈妈,我需要你满足我的要求

我很生气,我需要你来帮我说出感受

我不知道怎么办,我需要你来告诉我怎么做…

所以,只是缓解尴尬的氛围,安抚娃的情绪并没有完,咱们的目的还是要帮他们解决问题。

所以那天看到OK情绪缓下来后,我继续跟他梳理这件事情:

"妈妈刚刚说的话让你很生气,你是不是觉得妈妈没有站在你的角度考虑?"承认他的感受,并提出一个问题,可以帮助他说出自己的真正意图。

"你为什么只给汤圆(他的同学)买,却不给我买。”OK委屈巴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在他看来,妈妈愿意给别人买玩具,却没有给他买,比起“想要玩具”本身,更多的是嫉妒心在作祟。

"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那你数一数,除了这次,妈妈还给汤圆买过几次?然后再想想妈妈给你买过几个?哇,完全不能比是不是?你也知道今天是汤圆的生日,咱们之前说好是一起给他买的哟。"娃平静下来,是可以跟我们好好沟通的。

当然,我们还是要坚持之前的做法。这也是想告诉他,说伤人的话并不能解决他的实际诉求。保持一致而不摇摆,这是永远的道理!(回顾之前的文章《我们的“摇摆不定”是娃发脾气的“催化剂”!》)最后要给大家宽宽心,当孩子慢慢长大,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明白"恨""讨厌"这些爱憎分别的狠词之后,他们也不会轻易说出口了。

社群丨Mazmac 免浸泡洗衣机槽清洁剂 ¥36.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高小   妈妈   汤圆   伤人   内疚   情商   这不   成人   委屈   讨厌   平时   情绪   辛苦   玩具   语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