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李佳琦这“戏精”一家告诉我们保护孩子的幽默感有多重要

Every body!
你们的魔鬼又来了哦!
这支尺子,真正的国货之光!全球每天卖出1600万支!手感非常顺滑!OH MY GOD!太顺滑了吧?我的天啦!而且搭配这样一只橡皮的话,这两个色号,给你们放在一起看一下,一个鸭屎绿,一个失血白,真的是绝配,真的好看到爆!而且同等价位里,最适合小学生……总而言之,买它!买它!买它!”

这语气!这Style!有没有觉得特别熟悉?

哈哈没错,光从字面就能感到超级带货网红李佳琦的灵魂附体了。


更意外的是,除了才华侧漏的天天爸,视频最后天天妈妈也出现了,一亮相也是“不得了”啊!

“秒杀”李佳琦这“戏精”一家告诉我们保护孩子的幽默感有多重要

原来妈妈还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梅花奖得主,那就是国宝级“戏精”本精啊!

“秒杀”李佳琦这“戏精”一家告诉我们保护孩子的幽默感有多重要

瞧那上妆后眼神犀利的,再想想人家在家随便耍个逗唱,那可真是信手拈来了。

不得不感叹,无论是遗传的幽默天分,还是后天的幽默家庭环境,天天小朋友妥妥都占全了。

幽默感自带资源磁场成功把网友们逗乐的天天小朋友,不仅吸引了央视《今日说法》这样高逼格的电视节目,也引起了许多商家的注意,合作邀约一个又一个,不过但凡非公益的商家邀约,都被天天爸妈婉拒门外了。但这个事情本身也说明了:一个幽默的人(即便只是孩子),是具有天然的资源吸附能力的。一个人获得怎样的发展和成就,说到底和资源和际遇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而幽默感,就像一块资源和际遇的“吸铁石”。幽默成就人生的故事有太多,就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演员黄渤,算是典型代表。在俊男靓女唱主角的演艺圈,丑萌丑萌的黄渤,如果单看颜值,那一定是负数,但他却在比任何地方都看中颜值的娱乐圈里混到相当高的地位,从名不见经传的驻唱歌手、舞蹈教练、影视配音一路混到手拿一系列硬气作品的知名演员,除了会演电影,还经常大型颁奖典礼上做主持人。这些,都因为黄渤的有趣又谦逊,圈内人缘巨好。

“秒杀”李佳琦这“戏精”一家告诉我们保护孩子的幽默感有多重要

曾看过他在“星空演讲”一个主题是“谁会拒绝一个幽默的人”的演讲,上台的第一句话就把我逗乐了——“感谢大家那么有耐心听了那么多人无聊的谈话”。这话听着很得罪人啊,在他之前讲话的是王凯、柳岩、邹市明等人心里得不舒服了吧,谁知他话锋一转,不慌不忙地说:“请大家忍耐,因为还要继续十多分钟更无聊的时光。”

这就是黄渤给观众上的幽默第一课——幽默。但本质上却是有趣和谦逊。

幽默感让人更聪明、豁达

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说,幽默感有时候真的会比天资、起点这些“硬件”来得更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幽默感不是一个单向生长的品质,它就像土壤,能源源不断地给智商、情商带来持续的滋养。奥地利研究者们近年发现,有趣的人,尤其是享受黑色幽默的人,相比缺乏幽默感的人,语言与非语言智力更高,而情绪受扰以及侵略性产生的几率则更低。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加工与表达幽默,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一个人不断加工和表达幽默,其实是在反复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这个理论放在孩子身上非常好理解,孩子要展现出幽默感,涉及到语言表达技巧、肢体配合程度,以及揣摩人心的能力,很显然,一个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笑点的娃,他的智商和情商一定是不低的。智商上的优势代表啥大家都知道,成绩好是没错了,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幽默感带给情商的滋养才是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根源。从小习惯于幽默表达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更加豁达包容,对周围的人更友好,对生活充满积极乐观的解读和向往,对挫折和痛苦有更好的回弹和修复能力,因此,有幽默感的孩子也更容易打破平庸、有所成就,抑或是生活得更为幸福。

孩子都是天生的“幽默家”

幽默其实并不是什么稀缺品质,要知道,大部分孩子在孩童时期,就已经是天生的“幽默家”。我一个朋友是位二胎妈妈,有一天她对我说,突然发现8个月的儿子会有意识地反复朝亲近的家人抛媚眼,一边眨着小眼睛一边咯咯地笑,那画面简直可以萌翻全世界。小小人儿竟懂得眉来眼去是怎么一回事,朋友说她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完全没绷住,爆笑的音量估计可以穿透三层楼。谁知她这一笑,小宝贝的媚眼抛得更起劲了。

“秒杀”李佳琦这“戏精”一家告诉我们保护孩子的幽默感有多重要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这种天然搞笑的幽默行为。OK在两岁多的时候也有特别多幽默的行为,比如会把小玩偶放在头顶,然后轻轻一摇头,随即哈哈大笑;又比如,我让他亲亲我,他偏不,而是故意跑去亲外婆,然后回头冲我大笑,我假装生气,他会更加高兴地继续亲外婆。起初我以为OK只是学会了自娱自乐,后来研究了儿童行为研究的文章才知道,两岁是孩子幽默感全面萌芽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会在一些事情上故意表现出本末倒置、学会假装,甚至是制造一些恶作剧和小意外。到三四岁时,几乎所有非常规的行为,都能引发孩子哈哈大笑,比如妈妈戴上爸爸的大帽子,爷爷套上奶奶的假发,类似好玩的行为能令他们非常开心,他们自己也会制造出许许多多非常规的场景,并乐此不彼。

“秒杀”李佳琦这“戏精”一家告诉我们保护孩子的幽默感有多重要

等到了五六岁,孩子在语言中感知和制造幽默的能力,会得到全面的提升,一句寻常的话很可能让他们大笑不止,他们甚至还会自己去编一些绕口令、谜语或是荒诞不经的名词,说给大人听。

不幽默的父母,如何保护孩子的幽默感

孩子的幽默感与生俱来,但为什么多数人越大越无趣?这与后天环境、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是有直接关联的。但这种影响和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不完全是一回事,它强调的不是幽默的行为示范,而是咱们面对孩子的幽默能否做到“愉悦反馈”和恰当保护。也就是我们可以不幽默,但要懂得如何保护!有些时候,他们表现出的幽默行为,常常会被父母定义为调皮捣蛋;而更多的时候,忙于各种琐事的父母,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孩子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包含了满满的幽默感的,错过了大量的鼓励幽默感成长的机会。

所以,即使是看起来十分幽默的父母,养出的孩子也可能是个闷葫芦,而另一些本身并不幽默的父母,懂得抓住机,面对孩子的幽默表现出发自内心、毫无保留的欣赏,却能带出一个超级戏精。很好的一个摆脱基因“魔咒”的机会哦。


有人说,“一场伟大的教育,莫过于让孩子浑身都是幽默细胞”,我特别赞同这个说法。

培养一个幽默的孩子,除了欣赏,对于本身并不幽默的爸妈来说,还有一个改进方向,就是给到孩子更平等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幽默其实是需要环境的,这个环境,就是平等的关系。少一点家长的架子,少一点标签式评价,少一点不必要的家规,那么我们的孩子离幽默感也会更近一些。

“秒杀”李佳琦这“戏精”一家告诉我们保护孩子的幽默感有多重要

而丰富的阅读,也会让幽默感更高级。高级的幽默能让人感受到阅历和见识,低级的幽默能让人听出轻浮和贫嘴。所以,即使觉得自己闷头闷脑但是还是蛮爱读书爸妈们可以骄傲一会儿了,好好带娃一起读啊,这可是他们汲取幽默营养的必备土壤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幽默感   孩子   谦逊   智商   情商   有趣   成就   父母   能力   妈妈   语言   幽默   关系   环境   资源   李佳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