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鱼遭遇核污染,饲养鱼又激素超标,什么样的鱼才能放心吃?

随着日本最近在福岛海域钓上来的“辐射鱼”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鱼才是健康安全的?海里的鱼变成这个样子,我们还能吃吗?实际上,只要鱼肉污染物含量是在可控范围内,对我们影响不会很大。日本这次发现的鱼是因为严重超标才会上了新闻。

当然如果想要尽可能地减少摄入污染物的话,选择草食鱼或者杂食性鱼,会是不错的选择。

野生鱼遭遇核污染,饲养鱼又激素超标,什么样的鱼才能放心吃?

鱼体内的污染物主要是因为水,大自然的水有很多种污染物,比如说这次核废水排入海中,那么可以预见的就是太平洋附近海域的鱼都会慢慢被污染,从而成为“辐射源”。因为海鱼很多都是肉食性鱼,所以就有很多小鱼吃了污染物被大鱼吃掉,就导致了污染沉淀。

另外一点,鱼体内的污染物累计和鱼的生长速度相关,很多长得比较大的鱼和比较快的鱼更加容易受到污染,比如说黑鱼。很多人能够发现黑鱼体内有一层黑膜,这层黑膜很腥很臭,其实这就是垃圾污染物的堆积造成。

野生鱼遭遇核污染,饲养鱼又激素超标,什么样的鱼才能放心吃?

而人工养殖的鱼普遍是经过筛选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很多所谓的海水养殖的“伪海鱼”体内的污染物比普通海鱼污染物更多,这是因为在鱼类生长过程中还加入了激素等物质,因此我们现在吃的很多“海水养殖”的鱼,不仅没有营养,反而对身体更加不好。在韩国有一项研究显示,在海岸附近圈养的海鱼,其体内重金属比纯野生鱼含量更高。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海水养殖的鱼就不用担心污染问题了。

野生鱼遭遇核污染,饲养鱼又激素超标,什么样的鱼才能放心吃?

所以相对而言,对于鱼类的养殖技术就十分重要了,国内集装箱养殖行业专家裕舒鲂农业科技的专利4C养殖,其实就是通过4C养殖技术,使鱼体内零药残、零激素、零重金属和零抗生素。因为水生态中和陆地生态一样,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物链环境,所以在国内很多养殖的养殖基地,为了让鱼肉更加好吃,在喂饲料的同时也会喂一些小鱼小虾,这就是所谓的“活饲料”,为了降低“活饲料”的成本,就会在其生长过程中加入抗生素和生长激素,这些不容易排出体外的物质就会沉淀在大鱼体内而无法代谢,经过生物放大的反应,往往养殖鱼体内的激素会比养殖场的水体环境还要高,所以采用室内水+循环水+单元式和无污染的4C养殖技术就会使鱼类变得相对安全和有序减小鱼体内的污染。

野生鱼遭遇核污染,饲养鱼又激素超标,什么样的鱼才能放心吃?

湖南的一项研究中,洞庭湖圈养养殖的草鱼体内的铅、镉含量远高于裕舒鲂4C养殖的鱼的含量,这也被认为使稻米饲料中重金属浓度较大的原因所致。而在广东某地人工养殖的大黄鱼体内的汞含量也远高于裕舒鲂4C养殖的鱼的含量。

野生鱼遭遇核污染,饲养鱼又激素超标,什么样的鱼才能放心吃?

如此来看,无论是海鱼还是河鱼,仅仅从野生还是养殖,并不能分辨鱼的品质好坏,养殖技术和养殖水体才是关键。

你喜欢吃野生鱼还是养殖鱼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激素   黑鱼   海鱼   水体   污染物   日本   鱼肉   鱼类   重金属   小鱼   海水   饲料   体内   含量   生长   放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