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失联了吗?

更多有灵魂的文字,等你来点击“关注”(◕ᴗ◕✿)

【个人成长·反思】

作者:Bella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你是怎么度过的呢?约着朋友去异国他乡旅游,还是和爱人悠闲舒适地宅在家里?7天的时间仿佛太短暂,可回顾快乐的时光却不难发现,假期似乎只是周末的“加长版”:爱热闹的人出门体验新奇的事物,喜欢安静的人在家享受慵懒的时光。这一切结束的时候,我们觉得怅然若失,开始期盼在下一个假期用更多的欢快来填满自己。

你失联了吗?

可我们深知,再多不一样的经历都无法使内心得到真正的满足。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成了孤独的人:心里的空洞是如此深广,以至于生活的快乐在它面前都显得渺小无力。亲朋相聚,把酒言欢,醒来却觉得更加寂寞;和师者交流,听励志演讲,一时的鸡血注入显然不能满足更深的干渴;辛勤耕耘,培养爱好,却发现“价值”与自己还是相距甚远。我们害怕安静,不敢独处,是想要逃离孤独的深渊;我们用快节奏的生活欺骗自己,因为内心深知,所谓的“充实”,多半是徒然劳碌。

孤独把人带向另一个极端:上瘾。字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喜爱某种事物,成为癖好”。因此,上瘾的对象不只是黄赌毒等明显有害的事情,还包括很多日常的存在,比如食物、游戏、小说、电视剧……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联系:我们让自己的生命深深依赖于某个狭小的事物,以至于不能离开。尽管我们理性上知道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些上瘾行为是不合法、不道德的,但我们就像陷在一个漩涡里,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

孤独的根源

孤独是一个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源是我们失联了——我们与生命的源头断了联结,成了一片死寂。我们害怕死亡,所以忙乱地建立联系来“激活”自己。生命的源头是完美真实的,我们在爱中被创造,在公义中生活,在光明中自由行走,享受平安与喜乐。这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联结于生命源头的人,因为没有死亡,所以不会畏惧。他就像冬夜中被点燃的灯火,带给人温暖与光亮。联结于生命源头的群体,一定会彼此相爱,相互敦促、鼓励、安慰。这样的群体既能赋予人足够的安全感,又能让人在奉献和顺从中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你失联了吗?

失去生命源头的人自然不能与他人建立鲜活亲密的关系。这正是我们在人群中感到孤独、在孤独中走向上瘾的直接原因。我们不会理解他人,总是站在人生导师的位置上去审查别人的生活。人习惯于判断别人的需要,告诉对方应该怎样改正;当他们没有按照我们心意行事的时候,就为其贴上“固执”“不听人劝”的标签。别人成了一个个的错误,而我们成了改正错误的橡皮擦——错误和橡皮擦之间,怎么可能有亲密的关系呢?我们也不愿意敞开自我,把别人接到自己的世界。我们几乎不与人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观点,因为认定别人不会懂。可是,究竟是别人“不会懂”还是我们觉得对方“不可能懂”?其实在开口前,人的内心往往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能懂”的判断,这样的判断等于认定别人“能力不够”或者“不会改变”。进一步说,我们认为他人比自己差,或者否定了他们改变的可能。所以,孤独有时候并不是因为“曲高和寡”,而是一颗骄傲的心促使人爬得太高,以至于“高处不胜寒”。

破碎自我,寻求恢复

人要救自己脱离死亡的孤寂,就要去探寻生命的真理与道路。你必须否定自己——不仅是那些做错的事情和邪恶的观念,还包括你所坚持的“正确”和“高尚”。这是最困难的,因为它直接撼动了你内心深处那个强势的自我。可想一想,这个自以为是的存在究竟给你带来了什么呢?你坚持教育孩子学习是第一位的,结果他长大了不懂得孝敬父母,不知道怎么跟同事和朋友相处;你坚持让爱人在每一次吵架后都先向你道歉,慢慢地你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为婚姻的危机埋下了伏笔;你坚持出人头地,不允许自己在任何一个方面落后于他人,却渐渐发现再多的荣誉和奖励都不能使自己得到满足,而且身边竟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你无法驱逐黑暗,除非引进光明。否定自己是为了去寻找真正的良善与智慧,并让其掌管自己的生命。你会经历“寻找,就寻见”的奇迹,也会体验到那至高的完美带给你的平安:爱会让你与己和解、与人和解、与生活和环境和解,并借由在你身上的和解,为他人带来光照与温暖。

你失联了吗?

与他人联结是否定自我最好的方式。“联结”不同于“联系”。“联系”好比把许多石头堆积在一起,它们只是暂时紧挨着彼此,并不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联结”像是将无数的彩色丝线紧密编织,在彼此坚实的缠绕中构造一幅绚丽的图画。

所以,要学会尊重和倾听,换位思考在对方的处境和感情下,他所渴望与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并用爱心说诚实话,用忍耐和温柔彼此劝诫。不要暴怒地禁止孩子打游戏,而要帮助他寻求学习的乐趣,培养他节制与自我负责的品格;不要嫌弃昔日的朋友争名逐利,而要用陪伴和关怀唤醒他的初心,帮助他在与欲望的战斗中获得胜利;不要指责团队的同伴自私偷懒,而要在尊重中设立界限,在原谅中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要敞开自己,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指正。他说对了,我们心存感激,谦卑改正;他说错了,也不要一蹦三尺高。涉及到原则问题,要严肃地争辩;只是与事实不符或者没有说到我们心里,则需要包容和忍耐。因为,别人所言是否客观是一回事,我们能否容下不客观是另外一回事。比事情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在这样的打磨中变得谦卑踏实。同时,包容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忠实的朋友。频繁的言语争锋会让人不敢靠近我们,最终自己落入试探的网罗却得不到提醒和帮助。

破碎自我,用心去寻找,你一定可以恢复生命的联结。爱与真理的光芒会打破死亡的牢笼,引你进入自由与永恒!


声明

《誓约》所有文章均欢迎转载,但转载时请务必声明来源(“转自《誓约》,头条号:誓约TheCovenant”),并且不得对原作内容进行修改!

如有合作意向,欢迎通过微信或邮箱(the_covenant@163.com)与我们联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誓约   橡皮擦   光明   平安   谦卑   上瘾   源头   事物   内心   孤独   事情   自我   生命   发现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