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科医生的自述:生娃那天我被同事鄙视了

1

我断没有想到,作为一名产科医生,我会在生娃那天受到了来自科室护士姐姐的鄙视。

一个产科医生的自述:生娃那天我被同事鄙视了

先普及一下产科病房最常见的生娃鄙视链:顺产的看不上剖宫产的,而自然分娩的说打无痛的等于没生过。唉,我只想说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临近预产期前一周,我的胎心监护出现了异常,B超提示羊水少。我被同事留下来进行了吸氧、补液、监测血压等一系列干预之后,胎心监护恢复正常,脐血流值、胎动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我就回家继续待产。因为深知孕晚期的瞬息多变,所以我坚持每天到医院进行补液、吸氧、胎心监护。直到第四天复查B超提示羊水量回升达到正常低值,胎心监护正常,我才放下心来。

我天真地以为我可以等到宫缩自然发动起来,可是当天晚上频繁的胎动以及胎动时的腹痛让我紧张起来,一次又一次地摸肚子来检查有无宫缩,得到的结论都是肚子软、肚子软……我的直觉告诉我,“宝宝可能不安全”,这样的想法使我之前的紧张不安升级为恐惧。所以说懂得太多,有时不见得是好事。从第一次胎心监护异常,B超提示羊水少开始,我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怎么办呢,当然是收拾东西去医院了。

2

到了医院,胎心监护正常、B超提示羊水少(羊水指数5.0),同事建议我办入院手续,并安排第二天早上做OCT试验(OCT试验是利用催产素人为诱导宫缩,暨以观察胎心率与宫缩关系变化,进而推测胎盘机能的试验。看不懂吧,通俗地讲就是用小剂量的缩宫素诱导宫缩,对于胎儿,妈妈的一次宫缩就好比遇上一次地震,OCT催产就是分析地震前、地震时、地震后胎儿的胎心变化。)

接下来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隔壁床男家属的呼噜声让我的焦虑愈演愈烈。终于等到了天亮,我洗漱完毕,喝了点粥,就去产房做OCT试验。宫缩很快被调动起来,第一个20分的胎心监护变异差,无加速,第二次胎心监护变异小,无加速,简而言之就是两次胎心监护都不理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剖宫产吧,宝宝安全第一。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那些曾经告诉过我剖宫产术一点都不疼的人,你们是认真的吗?

我,一个深知剖宫产术所有并发症的人,躺在手术室床上一遍一遍地默念活着真好。此处略显矫情,但谁让我懂这么多呢?想想自己平时虽然达不到古人悬壶济世的高度,但是像我这样正直良善、努力上进的人自然会有好运眷顾。当然一切如我所愿,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这里一定要夸夸我们医院的麻醉师,反正从打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我一丁点儿疼都没感受到。

此处请做过剖宫产术的人回忆一下,事情到这里就真的结束了吗?剖宫产术真的这么神奇吗?不要告诉我,你们只能想起自己曾经变胖过邋遢过,“一孕傻三年”可不是这么玩的。拔尿管、翻身、下床活动比起术后的宫缩痛和按压子宫的酸爽就不值一提了,那滋味足够我回味一辈子了。

到了晚上,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护士床旁交接班,我很熟悉的护士姐姐来到我的床前,一边念叨为什么不试产,一边用强劲有力的手按压我的子宫,丝毫不理会我的哀求—“不要按我的肚子,我子宫收缩得很好”。住院期间,除了享受到同事们的关心和照顾,也感受到了来自他们的鄙视——为什么那么轻易就放弃了顺产呢?

一个产科医生的自述:生娃那天我被同事鄙视了

3

事实上,从怀孕到生,我很少考虑自己的因素,都是以娃的安全为主,这应该是每个准妈妈做选择的标准。后来得知我是属于羊水过少、脐绕颈、脐扭转的情况,我越发觉得当时的自己是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那么到底顺产好还是剖宫产好?据报道中国大陆的剖宫产率为54.5%,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即开放二胎,重复剖宫产率已然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之一。高剖宫产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如严重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甚至子宫切除等。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站在顺产这边了。

是的,顺产是最自然、最好的分娩方式。顺产产道的挤压,有利于新生儿出生后建立自主呼吸。减少羊水、胎粪的吸入,并发症发生几率远低于剖宫产,妈妈产后恢复的速度也比剖宫产快得多。但是在妈妈和宝宝的情况不适合顺产时,比如绝对头盆不称、产道异常、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缺氧等情况,应该优先选择剖宫产。所以顺产还是剖宫产,不是一道单纯的选择题,要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而定。

4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我一胎做了剖宫产手术,那么二胎是不是还得做呢。首先对于有足月剖宫产史的妇女来说,计划妊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家公认的是剖宫产术后2—3年为子宫切口愈合的最佳时期,也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时期。也就是说如果你一胎做了剖宫产手术,那么隔2—3年再要二胎吧。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再孕阴道分娩进入白热化,如果二胎有阴道试产意愿的,你要选择有条件进行监测的医院进行孕前、孕期以及分娩期的管理指导。同时也要做好随时中转剖宫产手术的准备。

分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分娩过程往往瞬息万变,且涉及到母儿两条生命。有的孕妈妈在孕期看到一些关于分娩意外的新闻报道,都会不寒而栗,对分娩方式更加充满疑惑。最后,作为一个产科小大夫,我还是建议,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能顺产则顺产,如果有条件打无痛,一定要打。遇见特殊情况,即便家里有擅长经验论的老人,都一定要听产科医生的,命最重要。

作者简介

Suzy倩,新晋宝妈,一个奋战在基层的产科小大夫。

本文完。本号自2019年10月20日起已经推出了有偿征稿活动(需原创首发稿),稿费标准请戳 一个盘了一年的想法,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产科   产道   羊水   胎盘   术后   胎儿   自述   子宫   护士   肚子   同事   手术   提示   医生   自然   妈妈   情况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