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优先!如果孩子犯规,可以试试这么做

常有妈妈困惑:明明自己照顾孩子的时间最多,但每次严肃要求孩子遵守规则时,孩子总是嬉皮笑脸,为何换爸爸来说却往往能一句话就管用?给孩子立规矩,当然不是家里某一个人的事,而应由父母共同协作完成。不过,爸爸们在给孩子立规矩和执行规矩方面确实有着妈妈不容易取代的优势。

奥巴马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谈到的“爸爸经”就是:定规矩,付出爱。他说“给孩子们无条件的爱。同时,给她们定下大方向和一些规矩。通常她们都会完成得非常棒。”别怀疑,美国总统做到的事,其实,每个用心的爸爸都能做到。

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优先!如果孩子犯规,可以试试这么做

爸爸们,请调动起自己的育儿智慧,成为给孩子立规矩,并且帮助他们遵守规则的人。

爸爸立规矩,强在哪?

安东尼·布朗的《我妈妈》《我爸爸》,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入门绘本。在《我妈妈》里,妈妈的造型都以花为元素,美好又温暖,表示妈妈在孩子的生命里担负照料和爱的责任。而《我爸爸》中多是格子和条纹元素,有规矩、有力量,明确地传达出爸爸在孩子的生命里是承担起规则建立的责任。

和更关注孩子生活细节的妈妈相比,爸爸更适合做那个孩子心中的权威。妈妈立规矩往往偏于生活细节:“好好洗手、不许乱跑、别把衣服弄脏……”这些规矩固然很重要,但规矩并不是越多越细越好。而爸爸们天生就懂得“抓大放小”,更能抓住重点问题,立下简洁明确的规矩。爸爸对于孩子的最大意义之一是“陪玩”。爸爸和孩子一起定立游戏规则并说到做到,在游戏中建立起的规则意识会更深植于孩子的内心。

在执行规则时,相对于妈妈,爸爸往往会更清醒,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孩子哭闹的非常情境中也能够坚持“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优先!如果孩子犯规,可以试试这么做

建立规矩,先有爱

对爸爸来说,要保证“立规矩”成功的前提,就是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先有爱,才能建立规矩。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却很容易被忽略。如果爸爸平时不太参与照顾孩子,与孩子很生疏,上来就宣布一堆规矩,很严厉地惩罚孩子,那么,除了让孩子畏惧你,疏远你,别无效果。

孩子需要持续的爱与鼓励作为好行为的“营养剂”。如果他能在按时上床后听爸爸讲一个故事,那么以后他就更愿意在规定时间乖乖上床。因为爸爸表现出的爱给了他满足感,使他发自内心地乐于遵守爸爸宣布的规矩。父母克制情绪和孩子理性沟通,就是爱的体现。孩子其实很在乎爸爸的态度,紧张的表情、急躁的语气,只会模糊规则教育的重点,把教孩子遵守规则这件事变成亲子情感对抗。所以,越是在孩子违反,甚至故意挑战规矩的时候,爸爸越需要心平气和地坚持,才能收到效果。

立好规矩,爸爸最该知道的事

为什么要立规矩?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让家长省事,而是孩子需要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需要知道别人对他们的期待,需要知道行为要有界限。明确了这个目的,用它来检验,就能明白自己给孩子立的规矩是否合理,执行时又是不是合适。

● 立什么样的规矩?

孩子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心知肚明是爸爸为孩子立规矩的前提。比如,要求2岁的孩子不能咬人,比让他们“守时”要容易得多,因为

“时间”这个概念对2岁的孩子来说太抽象了。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规矩的内容也可以相应增加和细化。

针对小孩子,规则不要多,但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不要事事都立一套规矩,只挑当下最重要的规则或针对孩子目前的行为问题来立规矩,比如不能做危险的事、不可以咬人、不能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再简单的规定,只要持之以恒地执行,就能使年幼的孩子渐渐明白规定的内涵,并将它们吸收、内化。

● 怎么把规矩传达给孩子?

有了规矩,怎么让孩子理解?很多父母对孩子宣布了规矩后,就默认孩子已经明白了,但实际上小孩子的理解力还很有限,而且孩子的理解力不会“拐弯儿”,他们需要得到最直接、明白、简单和容易操作的信息。否则,就为遵守规矩设置了障碍。

所以,首先保证你把要求说得很清楚,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不必讲很多道理,过多的道理容易把孩子绕糊涂,只要简单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最好再带着孩子做一次,以确定他明白你的意思。

在规则前面,孩子需要的是“做给我看”,而不仅是“说给我听”。爸爸所要做的,也不仅是立规矩和照章执行,而要更多地以身作则。

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优先!如果孩子犯规,可以试试这么做

● 孩子“犯规”了,怎么办?

孩子就是孩子,即使你花了很多心思立规矩,又耐心讲解,你说了多次不可以做的事情,他还是会做。这不是他故意与你做对,只是因为他还小,自我控制能力没那么强。因此,耐心地重复同一条规则,是爸爸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孩子违反规则,需要制止甚至惩罚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知道,约束他行为的是规则本身,而不是爸爸的力量。我们希望孩子理解的是“违反规则要付出代价”,而不是“因为怕爸爸罚才遵守规则”。

怎么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宣布规矩时,爸爸就要明确地给孩子描绘出来,如果不守规矩会怎样。比如,“吃饭时如果跑下桌子去玩,爸爸就会把饭菜收走,直到下一顿饭前不能吃东西”或者“坐车必须坐安全座椅,否则我们就不能开车出去。”

而当孩子违反规则后,爸爸要平静地有令必行。孩子会不断试探规矩的边界,以及你的底线。这种试探的过程,也是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因此,严格地执行规矩,但用温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孩子,也就是说,当孩子想要尝试逾越规则时,温和坚定地说“不”,这样的态度才能真正给孩子安全感。

从学规矩到“按规矩办事”,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爸爸始终如一、耐心地引导,是孩子最终走入“正轨”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巴马   安东尼   规矩   爸爸   孩子   理解力   传达   道理   态度   父母   规则   过程   妈妈   简单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